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金碧辉煌深圳音乐厅使用于设计失败zz [复制链接]

查看: 9971|回复: 67
1#

回复: 金碧辉煌深圳音乐厅使用于设计失败zz

原帖由 eckel 于 2008-7-9 13:12:00 发表
厄……拉德斯基倒的确是有演奏过,2007年12月31日新年音乐会。号称“维也纳宫廷爱乐乐团”出品。
但是,关于拉德斯基的掌声,是Johann Strauss写在谱里的么?1987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时哪位观众知道该怎么鼓?是也只能是Karajan带动大家做到了。
那么,对于不常听古典(哪怕烧友谁会经常听拉德斯基?)的观众们鼓掌时机的把握,是指挥的问题,还是观众的问题?



鼓掌又怎么了? 这首曲子本来就是欢快的, 用来调动气氛.
有的人把古典音乐看的太神圣不可侵犯.

有必要吗?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金碧辉煌深圳音乐厅使用于设计失败zz

原帖由 souslepond 于 2008-7-10 0:48:00 发表
看了上山砍柴,明白了如下问题:
什么叫混淆视听!
什么叫强以不知为知!
什么叫片面的爱国主义!
什么叫惹急了的狗喊得最凶!
什么叫拉帮结伙蛊惑人心陷害忠良!

上山砍柴先是转移话题把音乐厅问题变成LZ背景的阴谋论问题,
紧接着把对观众素质的批评转为对深圳人的批评甚至是国人的批评,
等到有人指出鼓掌问题又顾左右而言他。
最后拉着一帮国人集体叫嚣爱国主义,拿着爱国主义棒打一切,



典型的粪青.
看来还是老话,古典音乐迷是三教九流什么淫都有.

BRENDEL转的这个贴就是用很夸张的语气骂街式的批判, 有意思吗?

特别是这一句:"世界上哪个乐团离开后不叹息中国的这伟大的茶馆文化呢。"
我自己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参观的时候, 导游说, 马勒当年当指挥的时候做的最大个贡献就是,
改造当时的看戏的气氛, 那个时候台下 听歌剧是吃零食,聊天,小孩到处跑都是.
可见他们那个时候是真正的茶馆嘛.
但是可以肯定,今天的深圳交响乐厅里绝对不是茶馆文化.
TOP
3#

回复: 金碧辉煌深圳音乐厅使用于设计失败zz

原帖由 Brendel 于 2008-7-11 17:08:00 发表
我最初的动机是想大家说说深圳音乐厅好声的位子在哪里,对这种音乐厅各种位置声音是有比较大差别的,这也是柏林爱乐大厅的特征。杨洋说过,深圳音乐厅正面的位置不可能好声,侧面得不错,不过这种说法太模糊了,没有具体指哪里。下面


哈哈, 楼主就是以误传误鸟.

我有幸在去年底以色列爱乐梅塔演出之前,看了他们的彩排, 还是坐在正中的皇帝位.
交响乐的音响音色给我终身难忘的印象!!!!
当天晚上我再次去听, 坐的位置就是侧面, 那是完全不能比.
TOP
4#

回复: 金碧辉煌深圳音乐厅使用于设计失败zz

原帖由 hpstudio 于 2008-7-12 17:14:00 发表
深圳音乐厅的设计失败,我是行内人事(当然不是建筑行业)也比较了解,的确有建声设计上的重大缺陷,如果不是的话不会建成后5年才勉强开业~~~别的不太了解,首先最让我吃惊的是在演奏区,就是主舞台区击掌,你会听到音乐厅的顶部反射回颤动回声!这是建筑声学的大忌,我当时很诧异,问了工作人员,他说一直都无法解决~~~你说乐队在演奏听到这样的回声会怎样的反映?

还有的是如果你去小演奏厅就更搞笑,除了一层,期



这个, 去年本人也有幸在音乐会演出的过程中,作为普通观众应邀登台去按了几个钢琴键.
我好象没听到什么颤动的回声耶, 哈哈, 或者可能那个请我上去的半老徐娘让我太过分心了?

有关这场争议,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听众买票入场的心态来正确评价这个音乐厅.
不要动不动就吹毛求屁, 而愤青式的发言就更加要不得.
TOP
5#

回复:金碧辉煌深圳音乐厅使用于设计失败zz


这个音乐厅不同座位得到的声音绝对是不一样的.
好象以色列爱乐演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理查的配器构思之精彩美妙,中间一段抒情旋律从第一小提琴到第一小提琴首席到副首席之前传递, 我只在彩排时能扑捉到细节.
这是唱片里绝对听不到, 侧位也听不准的.

还有一个例证是,吉顿克莱默那场音乐会,因为没钱, 所以买票入场的座位靠后.
一首曲目过后的间隙, 偷偷换座位到前面的一个方阵, 感觉就很不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