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qianlufei “听过几万张CD的人,和听过几百张的人是不可以争论的。听的多人自然见识就广,所谓批评家就是见多识广的人。”
这里的每个老烧应该不会只听过几百张的,但我理解你的意思:
听得多的比听得少的见识广,所以那些日本乐评就是见多识广的人。
但“见多”不一定“识广”的。就如一个学小提琴的,并不是练得多就可以成才的。
这涉及个人的天赋的,乐评还涉及个人的偏好的。
引用bbc4《少讨论谁好谁差,谁高谁低,多谈谈自己对音乐的原始体验,168才更有意思》:
日本人尽管已经很努力,但是骨子里对别人文化的不自信还是欲盖弥彰。最终的结果是人云亦云,好多东西和追星族没两样(比如大家熟知的版本三连霸这些垃圾评论)。大师的都好,去世的更好,单声道听不清楚的最好。老录音,要不断从绝版LP中拯救出来;新录音,很少评价,即便评价也要和大师扯在一起。我不喜欢这样的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