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郎朗技术真的很好吗? [复制链接]

查看: 26844|回复: 133
1#

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不好意思,面对洗具,我本来尽量忍着,实在没忍住。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2-7-9 16:13:00 发表
郞朗如果看了这些建议并虚心接受改进, 是不是就技术、技艺、艺术都德艺馨馨了呢!
郞朗一天不来168取精,他就永远不可能让168听得满意。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7-9 20:26:00 发表
昨天免费教你****河是怎么听的,今天没有感谢心理,说这些讥讽之语,有意义吗?

分享 转发
TOP
2#

二十世纪初开始,俄罗斯(及前苏联)开始系统化强化技术训练,开办了遍布全国的"中央音乐学校",在琴童儿童和少年阶段系统地强化钢琴技巧。同时各种国际钢琴大赛不断成立,钢琴大赛的基本模式就是层层淘汰,技术不好的,不管做乐多牛,铁定早早出局。科尔托和施纳贝尔(还有晚年的霍洛维茨)这样"一兜子"错音的,第一轮都爬不过去。

现在活着的钢琴大师,没经过这种血洗的很少很少,科瓦赛围棋算是一个,而且他连音乐学院都没进过,一直跟私人教师学习。但这样的、后来又成为大师级人物的还是比较少,而且,也不能说跟私教就没经过严格的技术训练。科瓦赛围棋这种没学完贝多芬32首奏鸣曲就敢和EMI签约录制全部32首奏鸣曲的信心爆棚的人太少了(据他自己说他签约时没敢告诉EMI他当时只学了十二首)。

原帖由 zxjy1991 于 2012-7-9 22:15:00 发表
原帖由 老范 于 2012-7-9 14:11:00 发表
说张五常不是专家不懂,那在座的说郎郎不好的都是钢琴专业的?
老一辈的大师技术上赶不上现在的年轻人太正常了。


为什么老一辈的大师技术上赶不上现在的年轻人很正常?
最后编辑qsyd 最后编辑于 2012-07-10 00:50:18
TOP
3#

愿闻其详,客观的,有具体依据的。看到说郎朗演奏不好的,就是骂,却很少给出具体理由的。

原帖由 qingping1953 于 2012-7-11 13:01:00 发表
lang的技术应该还是可以的,但音乐表现力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鲁宾斯坦在弹完肖邦的夜曲后,有人对他说:尊敬的大师,您弹错了几个音。鲁宾斯坦回答说:哦,是的,但我再也弹不到这么好了!把一首难度大的曲子完整的弹下来,只是完成了基础的部分,更重要的是神韵、味道、音色、完整度、平衡性等等。我听过朗朗的一些录音,有的作为一个年轻演奏家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有的确实差,比如《门德尔松钢协》,真的不好,不看人只听音
TOP
4#

DG、Sony那帮人真不行,他们那水平连北京低哥都不如,哪能和hifi168的大虾比。就郎朗那三脚毛四面斗,hifi168的大虾一看就知道他装B,DG、Sony还当他牛B。

原帖由 ludwig2000 于 2012-7-14 0:20:00 发表
我不懂乐理,但是我相信百年老店DG的眼光是毒辣的,看看曾经签约在DG下面的钢琴家就知道,如果只是靠动作花哨技术好是不会博得DG的青睐。毕竟古典音乐演出和唱片的主要市场还是在欧美,光靠一张黄种人的面孔和花哨的技术怎么能忽悠的住欧美那些资深的观众和老法师?反证法可以说明LL还是有点真本事的,不排除贬低他的人有酸葡萄心里。
TOP
5#

古典音乐什么时候没落了?国内的高水平音乐会越来越多,几个主要乐团的水准也比十几年前提高很多。纽约好一点的音乐会一票难求,上次大卫金曼指挥纽约爱乐全场演奏贝交,我站在寒流里等了半个小时,就没见到一个退票的。我在伦敦的同事所述那里的情形大致相同,郎朗、李云迪、王羽佳的音乐会都很受欢迎。

人在贬低别人的时候,未必是被贬者的境界不够,而是贬人者的心底不够宽。

我不是郎朗迷,但他的东西我仔细听了、看了。朗郎技术顶尖,音色方面,演奏舒曼和李斯特等人充满狂想、随想的作品也是属一属二。海顿和贝多芬早期作品,味道也不错。他不是少年老成的人,巴赫、舒伯特、贝多芬晚期、忧郁的俄罗斯浪漫派诸子的作品,他技术上绰绰有余,但要弹出品味,要等他的心智更成熟些。三十岁,在古典音乐舞台上,基本还算是个孩子。


原帖由 条顿骑士 于 2012-7-14 11:53:00 发表
原帖由 Weihe 于 2012-7-14 3:53:00 发表
反讽手法啊。。。。
朗朗的流行和古典音乐的没落才是真正的反讽手法。。。。。
TOP
6#

呵呵,看来你真是不知道。欧美音乐厅(体育场馆一样)的售票情况在网上一目了然的。网上有音乐厅座位图,已售的和未售的颜色不同,想买哪个座位自己挑,点击购买。所以,每场音乐会的售票情况清清楚楚。

原来非欧美国家的演艺水平很落后,现在上来了,谁好谁上,很正常。非欧美替代了欧美的就是没落了吗?

唱片公司没落等于古典音乐没落吗?

心底宽不宽那句话是个基本准则,当然用在谁身上都可以。


原帖由 条顿骑士 于 2012-7-14 17:40:00 发表
最讨厌用传销手法证明自己的观点,你请三姑六姨二表姐现身说法能证明什么?你去纽约做过市场调查?你伦敦的同事没事每天守在卖票亭数卖了几张票,不然怎么知道音乐会大受欢迎?古典音乐如果不走下坡路,为什么现在大力发展非欧美艺员五大唱片公司为什么还要破产倒闭合并?和你观点相左就是贬低别人?就心底不宽?你来回答问题!!
最后编辑qsyd 最后编辑于 2012-07-14 19:52:55
TOP
7#

郎朗五月的卡内基音乐会我记得最高票价一百二十美元左右,和波利尼的一样。

不但票早早告磬,连舞台上都加了好多座位。纽约人太他妈的没文化了,挤破头听郎朗的破音乐会。郎朗要是在HiFi168的大舞台上独奏,观众席上要是有人,肯定都手握着鸡蛋和西红柿,说不定嘴上还叼着只鞋子等着伺候他。





节目如下:


Program

  • BACH Partita No. 1 in B-flat Major, BWV 825
  • SCHUBERT Sonata in B-flat Major, D. 960
  • CHOPIN Twelve Etudes, Op. 25

  • Encores:
  • LISZT Romance in E Minor, S. 169
  • LISZT "La campanella" in G-sharp Major from Grandes Études de Paganini, S. 141, No. 3

原帖由 若飞公子 于 2012-7-17 20:31:00 发表
请问您知道他在国外演出的票价和国内演出的票价吗?
最后编辑qsyd 最后编辑于 2012-07-17 22:39:13
TOP
8#

是呀,老范来纽约,给他买好了波利尼在卡内基的音乐会票,可惜波利尼抽烟太猛,突然病倒,换成了奥赫尔松全场李斯特。

原帖由 Weihe 于 2012-7-18 11:53:00 发表
波利尼今年又取消了全美的巡演吧?
TOP
9#

这笔帐算在郎朗身上恐怕有失公允。

票价一般不是演出方定。演出合同里签定承办方支付给演出方的报酬,承办方根据当地情况定票价。当然,承办方支付给演出方的报酬可能包含票房分成。

欧洲票便宜因为有政府对艺术活动的补贴。美国政府从来不补贴,乐团和音乐厅顶多拉些私人赞助,所以美国的音乐会比较贵。

中国的票价是个很奇怪的事情。欧美几乎没有赠票,但国内的音乐会要准备大量赠票,我在国内参与承办过中央级乐团的音乐会,两场音乐会的第一场赠票大于50%。没办法,所有的政府部门都是爷,你赠票给他们吧,他们未必当回事儿,但你不赠回头就收拾你。连街道办事处都得罪不起。

当然,市场因素也有。热门价高是肯定的。美国的热门流行歌手演唱会,两百多美元的是低价票。NBA篮球和美式橄榄球,最好的位置要几千美元一张票,下手晚了还买不到。人穷志短,我买不起是我自己的问题(这两句我说我自己,欢迎共勉,但不喜者请勿对号入座上纲上线),我不会去鄙视那些一年挣几千万美元大球星,我坐家里看电视就是了。


原帖由 BWV 于 2012-7-19 19:40:00 发表
在体育馆这样根本不具备起码音乐厅声学标准的场合开音乐会已经让人不可思议,还要2000多元的票价,我只有对其不齿。
最后编辑qsyd 最后编辑于 2012-07-19 22:34:45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