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那年…那月…那些音符“之1” [复制链接]

查看: 37642|回复: 288
1#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9-10-8 10:33:00 发表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事情,必将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特殊的一笔。当时过境近,再回首时。泪眼朦胧中,有些人早已不在,许多往事也如雨过烟云。那年月是个纯真、欣欣向荣的年代。太阳是分外地明媚,美好的童年就在偶得了一块糖果的狂


俺60后不吭声,听诸位大侠忆苦思甜。

我突然想起苦与甜完全在于当时的心境,就以这个为证吧。

浪漫和反思的王西麟。


3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8 1:42:34 上传)

31.jpg

3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8 1:42:34 上传)

39.jpg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9-10-18 01:44:14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10/20 19:18:07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那个梁祝吧就别讲了吧,音乐上的创造性一般吧,就是2个大学本科生捡到一个戏曲旋律编织了一下,和声部分写的很一般,听长了有点腻,就是这样的还是被认为是中国最好的小提琴协奏曲而已吧,按照巴托克的分类方式,属于最低级的那类。
TOP
3#

原帖由 雷笑天 于 2009-10-13 17:54:00 发表
对何谓“伪现实主义”,我确实不懂。请原谅我的愚昧,再说,音乐也不是我的专业,仅仅是业余爱好而已。
不过,我记得那个年代,为了突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都强调并要求创作人员要深入工厂、田头、营房去体验生活,所创作出来的作品算不算“现实主义”?


我倒觉得那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的时代。
我很体会父亲对那个时代的看法,那些50年代大学生对时代的热爱远大于现在大学生对时代的热爱。
这些艺术作品我们从艺术价值上可以批判,但是我们很难否认这些作品被赋予的时代价值,
那是时间流逝。
20061220205044297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8 1:57:45 上传)

200612202050442971.jpg

TOP
4#

原帖由 上山砍柴 于 2009-10-8 16:07:00 发表
怀念的可能只是自己的青春,哪怕是被糟蹋了,也是自己地青春。既然无法挽回也只好无悔。我想,这是对自己青春的尊重,不是对恶政的赞美。


砍柴大侠这话说的太残酷,真该拉出去砍呢。
可是,我还不得不顶这句话,个人的意义依赖于某些人、事件和物品,而这些音符正是人生经历的一些锚点。
TOP
5#

原帖由 上山砍柴 于 2009-10-8 16:07:00 发表
怀念的可能只是自己的青春,哪怕是被糟蹋了,也是自己地青春。既然无法挽回也只好无悔。我想,这是对自己青春的尊重,不是对恶政的赞美。


教书15年,一直对每届毕业生的毕业照合影很感兴趣。我看到哦的我们学院50周年纪念中的毕业班的合影,
越往前的学生合影,笑容越灿烂,越往后的学生笑容越黯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