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圳音乐厅及其他:致Brendel 兄 [复制链接]

查看: 5689|回复: 39
1#

回复:深圳音乐厅及其他:致Brendel 兄

经常与Scfan 兄一起去听音乐会,同意Scfan 兄的观点,一些小小的个人观点。东艺的声音低音有些薄,但 音色极其好。上海音乐厅声音混浊,可是很温暖。两个风格很不相同,两者相比一个好在声音的上半段,一个胜在声音的下半段,这是两种不同的音色的厅。当然,我总是借光大王与他坐在一起,都是音乐厅楼座上最好的位置,音乐厅有的位置声音确实不如意。但我个人还是喜欢音乐厅的音色的。

总的说来,东艺的声音也是不够全面的,虽然音色很靓。东艺的吸声有些过了,费城来的时候,我上半场坐在A区最后,下半场坐在A区前排,虽然我更喜欢A区最后的位置,声音的交融感很好,但是总是觉得低声部略弱(也有可能莫扎特协奏交响曲也不需要多少低声)。我在A区前排的时候,虽然直达声有些冲,却听到很多低声(柴六)。但是根据我在东艺多场的聆听经验,我还是认为东艺声音差在低声部的不足,它高大的体量导致更多的吸声,而牺牲了全面性。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我进去过但是没有听过,看数据我猜是偏向于上海音乐厅的音色。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8-07-24 23:57:36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深圳音乐厅及其他:致Brendel 兄

关于深圳音乐厅,我没有进去过,无法比较音质。
但是可以肯定两点,第一是我的同事说深圳的音乐大厅非常漂亮。第二,它的小演奏厅不符合目前实行的剧院规范中关于剧院大厅(音乐厅还没有专门的规范,对她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的是剧院设计规范)的视线设计要求。(不过最新实行的剧院规范是2001年实行,而深圳音乐厅方案设计时间是1998-2000年,不过,我想说的是,作为建筑师,设计者完全应该应该避免这种设计,因为我看完她所有的图纸,觉得这是毫无必要而且是很有余地可以调整的)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8-07-25 00:05:25
TOP
3#

回复: 深圳音乐厅及其他:致Brendel 兄

原帖由 Chanson 于 2008-7-24 0:03:00 发表
日本仔就是不安好心,多年前在广州起了个最高的中信广场外型就是一座战时碉堡,心里说不出的气愤,后来又在上海搞个刺刀楼,真是无恶不作!!!!


环球金融中心的圆月弯刀的设计,应该不是日本人的本意,而是建筑师美国著名设计公司KPF的设计使然。从视觉效果来看,顶部的圆形确实好于目前建成的方形。

但是我还是赞同这个修改,因为建筑具有社会象征的功能。后来建造方屈服于上海政府的压力,曾经对这个顶部做过几个修改,其中一个修改包括顶部做成中国传统的月洞门的形式,最后还是选择了目前的这个方形的简介形式。
TOP
4#

回复: 深圳音乐厅及其他:致Brendel 兄

原帖由 舒存 于 2008-7-21 11:48:00 发表
另外,所谓“煲场所”,正如你指出的,实质是对声效的细微调整。例如东方艺术中心,多次调节了演奏台顶的反射板角度。你的转帖中,有人提到某音乐家感受到了东艺声效变化。



又见舒存大侠啊。关于“堡”,我曾经交谈过上海的建声专家和录音棚设计师,他们告诉我其实他们无法准确知道他们所设计的厅堂和录音室,最后会给出什么样子的音色。对于他们的坦诚我很惊讶,我们可以认为国内最好的建声专家和录音棚设计师水平差。我估计国外优秀的声学专家确实能估计到所设计出厅室的音色,但是还是与所预想的有不少差距的。因而所谓堡也就是主观上对自己设计的调整。

客观上,声音与所在厅室的物理上的交融也是很有必要的,虽然我们无有任何所了解的理论来解释,但是它确实存在。最好的三个音乐厅都是100年前建成的,至少有两个变量存在,就是厅堂的矩形和厅堂的建造年龄,这都是我们无法忽视和排除的。所以,我个人不建议对使用2年内的音乐厅的音色做出评价。

对Brendel 兄说的是,在1800座以上的音乐厅,目前所建设和设计的厅堂,很少有矩形大厅的。而自从卡迪夫大厅让人惊艳之后,以及BPO大厅越来越让人满意,其实梯田式设计还是经过聆听考验的,因而,个人认为没有必要从音乐厅的形状而对音色有不好的联想。

仅是个人瞎说,希望有机会坐在深圳音乐厅,除了欣赏伟大大厅壮观之外,并能听到漂亮的音色,和深圳乐团优秀的演出。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8-07-25 01:31:50
TOP
5#

回复: 深圳音乐厅及其他:致Brendel 兄

原帖由 Brendel 于 2008-7-25 12:36:00 发表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效果如何,看过一些评价都不高。进去听过音乐会的朋友能否说说?。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混响时间2.2秒,按照一般观点是一个很不错的音乐厅。有观众报告说,坐在第四排声音很饱满温暖,而有的观众报告说,音乐厅音色有些混浊。 按此推断应该是有些像上海音乐厅的音色,有些纯甲类的味道。仅是猜测而已了。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8-07-27 01:15:12
TOP
6#

回复: 深圳音乐厅及其他:致Brendel 兄

原帖由 舒存 于 2008-7-27 11:29:00 发表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声学顾问是谁?


国家大剧院与东方艺术中心的设计师都是安德鲁和他带领的团队,其声学设计也是一个专门与安德鲁配的同一个团队。据闻这位法国声学专家在国家大剧院竣工前1年去世了。有时间我可以把两个音乐厅各种数据的比较贴上来。

我的同事(一位音响发烧友)听过一场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演出,他认为这是一个声音饱满的厅,而并不是以清晰性为主。相比东方艺术中心,他觉得国家大剧院的声音更好,非常适合于演奏交响乐。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8-07-27 14:21:17
TOP
7#

回复: 深圳音乐厅及其他:致Brendel 兄

原帖由 scfan 于 2008-7-27 12:25:00 发表
原帖由 alma 于 2008-7-27 1:11:00 发表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混响时间2.2秒...


alma兄昨天战果如何?


从功放到喇叭到线材全部拿下。咱们电话里聊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