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交有什么深刻的呀?! [复制链接]

查看: 73086|回复: 763
1#

深刻与否与道德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可以很深刻,同时也可以很不道德。马勒的价值观飘摇于传统与新派之间,动荡不定。勃拉姆斯担忧眼前的洪流是流向大海还是流向小溪,但马勒更宁愿赞颂洪流本身,同时也注定其音乐的流动性和无根性。有句话好像是说马勒就是古典乐迷的摇滚乐(仿佛大意如此,原文不祥),应该说是有见地的。个人认为马勒对终极意义的、形而上的东西关注的很少,他对生和死的态度更多是一种感受,并且致力于将这种感受描述下来,而非解读,更非超越。所以马勒作品中没有关于生与死题目的解答,也不可能有。

说马勒是俗人其实也不为过,他致力于描绘一种状态,而从不寻求解答,或者仅仅浅尝辄止。他的音乐对于终极问题既没有信仰,也没有彻悟,更没有解答(巴赫布鲁克纳属于信仰,贝多芬介于彻悟和解答之间,莫扎特属于彻悟)。马勒音乐中听不到“权威感”,就是说他对他音乐中所涉及的问题自己都没有答案,所以音乐本身也就是游离的,我认为马勒音乐中缺乏解答并非因为他不够“深刻”,而是他压根儿就没兴趣要那个答案。马勒音乐没有主心,全然是一派流动的景象,从而也无从把握,无从捉摸。

所以说马勒的音乐反而是最通俗的,没有那些终极价值的困扰,没有择善固执的艰苦,一切都在无解的状态中自然流动,因此听马勒真该放宽心,不必正襟危坐,因为实在没什么大道理可讲,也没什么大信仰可折服。但随意听来,其中流动的情绪总能切合某一时的心境——尤其在这个对终极理想、终极精神的追求已经不复存在的时代,其实大家都不过是随波逐流的俗人,都不过借酒浇愁罢了,因此马勒实在很对路。在不追求道德高尚、信仰深切的前提下,听马勒很过瘾。

其实马勒挺像李白,李白诗好,但终究也没有主心,大不了酣醉一场,“与尔同销万古愁”,就其境界而言,虽偏道家,到底与庄周不同类。
最后编辑kbohm 最后编辑于 2010-02-18 17:34:22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9/29 0:18:5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Backhaus
TOP
2#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9-17 13:19:00 发表
我认为音响只是一个原因,应该还包括很多原因。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往往喜欢莫扎特的朋友一般很难接受马勒以及现代作品。象巴托克、普罗等。
我认为万老是做的比较好的,他既能欣赏莫扎特,又能接受马勒和巴托克。
更深层的原因大家一起讨论吧。
。。。那瓦尔特岂非人格分裂?
Backhaus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