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个问题,LP唱片每一面的最后一首歌为何总是播不好? [复制链接]

查看: 6625|回复: 35
1#

看來很多黑膠玩家對唱頭的調校和規尺的使用, 還沒有完全領會, 所以我再重覆一次.
在所有的規尺當中, 最容易調校和準碓的就是刻有弧線的規尺, 就像下面圖中的那種, 這是從網上下載, 用電腦計算, 然後打印出來, 精準度比市面上百份之九十九的規尺還高, 不用花費分文.

刻有弧線的規尺(原本厰家推薦的超距是15mm, 但改用這個規尺後變成17.296mm)


首先把唱針針尖調到能在弧線上任何一點上都沒有脫軌






放在第一點外圍的12.891 mm null point, 從前面看來有些偏差了


放在內圍第二點的65.998 mm null point


從側面看來也有極微的偏差


將唱頭作輕微的調整後






唱針在弧線的尾端也沒有絲毫的脫軌




至於VTA的調校則比較簡單, 不外乎是將唱臂的水平調準, 最好找一個能放在唱頭蓋上的小型水平珠來調, 便容易得多. VTA的調校不能太追求絕對, 因每一張唱片的厚薄都不同, 我們那能播放每一唱片便調整一次, 況且有些唱頭要稍為將VTA調高或低一些, 才会是最好聲的, 所以VTA的調校視乎個別的情形而定.

偏壓(抗滑力)的調校必需要利用測試唱片, 例如下列的:-










但我們也可用無刻槽的平滑唱片(例如laser disc大光碟)来調校, 雖然不甚準確 .

首先將無刻槽的唱片播放, 然後放下唱頭在唱片的中央, 看看唱頭是向内還是向外走, 向内表示抗滑力不够, 向外走则表示抗滑力過高, 當调至唱頭不再往外或内走而停留在中間時便成, 其實抗滑力的調校没有方位角和超距及唱重的重要, 不须太過刻意. 有些唱臂甚至沒有調校偏壓的裝置, 但在實際一般的使用上, 唱頭的循跡並沒有發生問題.
分享 转发
TOP
2#

下載我上述所說弧形規尺的綢站:-

http://www.conradhoffman.com/chsw.htm

擊點第三行的Custom arc template generator for phono cartridge alignment (also prints strobe disks), 輸入所用唱臂的數據, 例如安裝的距離, DIN/IEC/Typical和Lofgren A(Baerwald), Lofgren B和Steveson規尺標準的選擇, 一切都會由所用的電腦程式計算, 然後調整打印機 列印出來, 更可將之過膠後使用.
TOP
3#

以我的经驗來說, 抗侧滑力大概是针压的十分之一是不夠的, 普遍來說由一半到三份之二可差不多, 那要看唱針的類型而定.

用無刻槽的唱片來調校, 雖然不甚準確, 通常是抗侧滑力不夠( 曾以此方法調校後, 再用測試唱片確準, 基本上是抗滑力方面不足),  但絕不低於十份之一針壓, 我建議由三份之一的針壓值開始, 慢慢的微調到自己認為最好的聲音為止.
最后编辑KCC123 最后编辑于 2011-02-17 00:08:49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