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群星云集逐个捉——广东亚洲音乐节前瞻 [复制链接]

查看: 4726|回复: 38
1#

原帖由 jimmyhq 于 2010-10-26 0:43:00 发表
俺已经买好四场的票:林昭亮,郑明勋,吕绍嘉,马友友。

所谓的“台湾爱乐乐团”,其实是台湾的“国家交响乐团”,NSO,原来叫“国家音乐厅交响乐团”,是台湾no.1的乐团,水准据说在亚洲也是顶尖。不过到大陆来却连本名都不能用了,哈哈。唉,政治厉害啊,音乐算老几。

这很正常,没可能直接打着“台湾国家交响乐团”的名号在大陆演出的。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0/11/11 9:46:00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mmxh 于 2010-10-26 9:14:00 发表
和NHK、东京都响、大阪爱乐不是一个档次。

还要看具体场次具体发挥,郑明勋挥首尔爱乐、余隆挥大阪爱乐,你看谁啊?哈哈。
TOP
3#

原帖由 mmxh 于 2010-10-26 9:54:00 发表
这倒是,据说前几天Hogwood指挥广交那场就不错。
ps:广交近年不知被余胖子糟蹋得如何,自从他接手之后就再没看过。

你可别冤枉老余,人家这音乐总监一年才来三四回,糟蹋的时间有限。。。
TOP
4#

这次音乐节,一位广交的朋友最推荐我去听的是首尔爱乐这场,他在日本听过他们的排练(当时指挥是个不出名的),说乐团素质很高,和NHK有得一比。
TOP
5#

回复 11# jimmyhq 的帖子

大阪爱乐在朝比奈隆手下玩的布鲁克纳真牛*啊,不知道现在咋样了。
TOP
6#

话说台湾NSO的首席客席指挥是东德大师赫尔比希。
TOP
7#

昨晚谁去听首尔爱乐+郑明勋了?
感想:中韩乐团之间的差距比中韩足球间的差距还大得多。。。
TOP
8#

原帖由 Sibelius 于 2010-11-11 9:01:00 发表
原帖由 第8交响曲 于 2010-11-11 8:39:00 发表
昨晚谁去听首尔爱乐+郑明勋了?
感想:中韩乐团之间的差距比中韩足球间的差距还大得多。。。

总体感觉还不错,有些地方感觉郑用力过猛了,比如第三乐章,少了些优雅,第一乐章开始管乐的轮番进入时在起承转合以及音色上和高水平乐团还是有些差距,缺少那种黎明时阳光和鸟鸣穿过层层暮霭的意境,


不用和国内的团比马勒,就上半场那“简单”的门德尔松小协,他们出来的声音和国内团就不是一码事,尤其是管乐。当然,我们不能用BPO、NDR的标准去衡量韩国乐团。但与我现场听过的欧洲二流团巴黎相比,首尔在音色的通透与色彩上还不及,但在乐团的整体性、完整度上已经相差不多了。别忘了,马勒对任何一个亚洲团来说都是难的东西,能在现场有这样的完成度,实在难得。
最后编辑第8交响曲 最后编辑于 2010-11-11 09:32:21
TOP
9#

转贴一下老赵的评论

超一流的郑明勋,超水平发挥的“首尔爱乐”
2010-11-11 by qna
标签
特写报道
作者:赵毅敏

这次广东亚洲音乐节,来自韩国的郑明勋是最具国际声誉的指挥家,誉之为“大师”不为过。在今晚的音乐会中,他确实表现出超一流的水平,令人叹为观止。

恕我见识浅薄,郑明勋指挥手势之清晰准确,指挥技巧之高,是我见过的最准确的一个。他指挥的幅度不大,身体动作也比较小,但是动作是相当清晰和到位,给乐手的指挥非常清楚。比如棒上极细微的动作,都能够使乐队有着明显的反应。而在第四乐章,一个上下的手势,使乐队发出的声音从渐强到渐弱,有如拉风琴一般的效果,是顶尖高手才能做到的控制力和张力。相信这是郑明勋多年在欧洲乐团浸淫的结果。

马勒第一交响曲,近期演出是比较多的,这部作品本身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容易演好。马勒作品中那种讯息万变的效果,在郑明勋的棒下,表现得非常清晰和自然,同时进行的旋律,各自的明暗、强弱和旋律之间的关系的交待,也是我在现场中听过最为清晰的。或者可以说,在郑明勋今晚的指挥中,笔者听到了以前的演出中没有听到的,作品中许多丰富的旋律与和声的脉络。正是郑明勋在大结构上准确的把握,扎实稳定而不滥情的表现,使听众被紧紧地抓住在作品中。

纵观当今乐坛,能有郑明勋这样水平的指挥家不是很多。不见得西蒙·拉特尔每次演出都有这样的表现,也不见得巴伦博伊姆每次的指挥都这样由衷而发。比起老年迟暮的小泽·征尔、祖宾·梅塔、罗林·马泽尔,郑明勋的演出要精彩得多。

韩国的首尔爱乐乐团是第一次在广州亮相,相信很多人关心这支乐队的水平究竟如何,韩国的乐队水平究竟如何。或者乐团自己也带有这样的心态,看出他们也很想有很好的水平发挥。所以在在门德尔松的协奏曲和马勒交响曲的开始,听到他们是比较谨慎,但是给人是相对拘谨的感觉,声音不是完全打开。不过,越到后面,乐队的状态越好。到了马勒第一交响曲的大高潮,乐队也进入了整晚的最高状态。

就乐队的发挥,基本上是能体现指挥的意图,乐队声部之间比较平衡,粗听之下,感觉好像是比一般亚洲乐团的水平要高。对比乐团的职员名单,笔者发现,外援对这支乐团水平的提高和承托所起的作用相当大。

乐队首席Svetlin Roussev并没有担任今晚音乐会的首席,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副首席Marko Komonko。这个首席水平一般,不见得带得起乐队,其小心翼翼的态度反而使乐队在开始的时候显得拘谨。坐在她后面第二谱台的应该是另外一位副首席Wojciech Dziembowski,他的表现比起首席的Komonko要好,要是换他做今晚的首席,相信对乐队的带动会更好,那拘谨的程度也相对可能会低些。

再看今晚节目中很吃重的铜管和木管声部。铜管声部大部分是外国乐手,而木管声部,外国乐手即使不是首席,他们发挥的效果不见得比首席差。可以设想,要是首尔乐团没有这些外援,整个的乐团的水平可以达到什么程度。而外援补充的这些声部,恰恰说明是了该乐团最为薄弱的地方。从这个可以看出,亚洲乐团铜管声部是最薄弱,次之是木管声部的情况,在韩国乐团中不见得有很大的不同。

要是换了不是郑明勋指挥,或者是乐队的乐手的情况有所变动,今晚演出的效果那也肯定会不同。所以笔者认为,“首尔爱乐”今晚是超水平发挥了。也可以看出,适当请外援,是袮补乐队声部水平不平衡的有效手段。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