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Classic Records老板Michael Hob... [复制链接]

查看: 42342|回复: 322
1#

这个贴子功德无量.
鲁迅曾经好笑一个现象: 国内批评家们,左一个'XX主义',右一句'XX作者',却连XX主义或者XX作者的经典作品,都没有引入翻译过几本. 他还有一篇<匾>, 说连匾上有无字都没看清楚,就在低下争论究竟写的是什么.
FELIXCAT兄的这些珍贵资料索引,正可以使我们的眼睛擦亮看到匾, 不再用臆断去批评想象.

我也来提供一些话头. AMAZON这个网站应该很好进入. 各位可以多去看看那里的经典录音的CD复颗的评论,无论是专业评论还是网友评论, 就可以看到很多对于当年的LP版和现在的CD版的点评了,基本上,都是称赞现行CD版好的.说句得罪人的实话:他们才是真正从LP堆里走过来的.他们当年消费的是第一手LP新品.而正因为如此,才不会有距离产生美的矫枉过正的心理了.所以值得参考.
他们对LP的评论大致为:声音薄,闷,频响受限制等等.很有趣的现象.

但我的意思是:要打破的是LP神话.不是LP本身.LP作为一种媒体就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且不说它们本身的历史收藏价值.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开盘带能有多大动态?)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07-6-2 13:08:00 发表
我觉得有些朋友是不是过于迷信和崇拜录音师的观点和说法了?录音是录音师做出来的,但他们是不是就是听到了录音的最好或全部频段甚至正确表现.答案是不一定的.

看看"高保真音响"上对张亚东的采访,和赖英智......


这些话的逻辑有问题. 当然,就事论事. 不用争吵.
TOP
3#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EMI阿贝路录音室设备设计师Dan Lavry谈数码技术)

关于高低BIT的问题, 目前日本和欧洲的DAC确实有一股反潮流出现. 就是说:16/44做到最好就可以了. 他们的理由,也很明确: 最终还是要播放CD.
他们的设计理论是LESS IS MORE. 而且一些DAC标榜使用的电子元件少到个位数.

仅仅提供参考, 个人没有听过任何类似产品.不好评论.

从理论上来说, 24/192确实可以提供更好的过滤器的忍受度是事实.
TOP
4#

回复: 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DCC混音工程师Steve Hoffman是LP爱好者)

原帖由 felixcat 于 2007-7-3 0:10: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07-7-2 23:19:00 发表
录音的好坏与器材当然有莫大关系.但我们绝对不能够忽视的因素,DECCA威尔金森\RCA雷顿乃至近年RR公司的强生教授,不论......




1.录音师能否成名,不单只跟个人技术有关,还跟时代有关。大家回忆一下现在历史上有名的录音师,几乎都是在立体声录音刚出现那段时期一炮走红的。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大唱片公司就是那几个品牌,同时那几个大品牌下主要的录音师来来去去就是那几位了,并且立体声录音当时大受消费者欢迎。因此就算你不想去知道他们,你接触唱片的时候眼前也要经常闪过这几个名字,久而久之当然就熟了。因此合适的人碰上合适的时候,就成了。这好比买股票,早入市的人碰上牛市,必定赚翻了。

不参加讨论,仅对这点提出一个小疑问. 五六十年代的LP恐怕是不怎么展示录音信息的.PHILIPS最彻底.一直到八十年代的CD也一直没有制作人名字.....只有一个P年份.....
不过同意'跟时代有关'的观点. 成名要趁早.我的感觉,是当时还是报纸时代. 唱片消费者多数是以诸如NYT之类的媒体来获得唱片的主流观点的.
顺便说一点: SIBELIUS为什么突然消失,也是要'感谢'NYT...
TOP
5#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录音师John Atkinson谈CD制造过程中的误差)

...CD比LP更接近母带...

'我爱LP'....

这不是要让某些人手里很多的LP都套牢吗?
TOP
6#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录音师John Atkinson谈CD制造过程中的误差)

接上面的话,不过请冷静, 避免不必要的吵闹.

您的听力论基本正确. 但是并非'听不到',而是'有削减'. 另外,这其中并没有考虑到人脑自动频段弥补的问题...而且还没有考虑到作为专业录音师的经验问题.....另外,退一步说,即使FINE15000以上都'听不到'了, 那么她至少横向比较母带和CD,LP,还是有发言权.因为是横向比较,不是前后回忆比较.所以还是可以说明问题.

其实,根据等响频率曲线,20岁之后人耳就开始走下坡路. 要都这么讲究起来, 坛子里还有多少人可以有资格发言?
TOP
7#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Classic Records老板Michael Hobson认为LP...

--The LP, says he, is additive, and in many ways is more musical with better sound.---

LP的声音,(对母带来讲)是一种添加剂,在某些方面来看显得更有音乐味和音质更好(felixcat注:怎么可能会比母带声音更好?这逻辑关系......晕)。尽管数码格式的音质更加像母带,但它们不够黑胶那么有音乐味。”

这段话很好理解. 他说的意思,就是LP不保真,但却因为其修饰性是正面的,所以听起来更好. 所谓'音乐味'者是也. 比母带声音更'好'是可能的,因为若不追求保真,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被任意修饰的声音称其为'更好'. 母带在'好'听上面没有什么绝对话语权. 对于大多数DISCO爱好者来说, 舞曲最好听的版本,绝对是DISCO里播放的那个. 而不是母带.

所以,还是回到以前的结论:

要保真,远离LP. 要美声,悉听尊便,口味上面没讨论.

另外, additive 翻译成添加剂恐怕有待商量. 可能用' 润色' 更好. 因为这里他的意思是正面的修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