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欢迎大家给《高保真音响》提意见! [复制链接]

查看: 37063|回复: 243
1#

回复:欢迎大家给《高保真音响》提意见!

对于潘主编,我有接触,呵呵,只是电话与邮件联系,感觉人还是相当不错的。
当时是请教器材,潘主编一针见血告诉我某某CD就是大陆组装的二流产品,感觉很真诚。
只是对于杂志,还有很多的建议——我个人也是从事与杂志传媒相关的行业。
最喜欢看的内地杂志目前只有《高保真音响》,毕竟广告的成分少了一点,相比于上海与广东的两本杂志来讲。
但有一个问题是,杂志生存,就需要器材经营商支持,所以就不可避免地要妥协。大家都说不错的《论坛》我一直有买。可能大家也对其中的一些评价持有意见。比如一对实际价格6000元(台币5W)的暑假喇叭,也是会写出“交响乐庞大的声场与低频袭来”——但谁都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你用全套柏林之声的旗舰来推,也不会这样。
说此话,一是为了说明杂志也有自己的苦衷;二是让《高保真》引以为戒——即便有时身不由己,却也不要说地过分。
还有,建议增加黑胶LP的章节,比如器材测评等等。即便小潘说——如我这般的年轻人是不会听回去的——但黑角客的崛起还是显而易见的多。而如何适应读者的需要,是一本杂志生存的必须。
另外一些细节杂志还要加强。比如介绍一个器材的时候,最好背部一定给一个明晰的照片(《论坛》这点做地非常好)。
还有尽量推荐一些价位6W之下的器材,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喜欢。因为5W在内地就是一个相当大的坎,过去了就是高位发烧,过不去就是低位发烧——又有多少人的器材超过6W?这是一个事实,期望大家不要针对这个攻击。因为工薪层的发烧友最多。
不要带有明确的经销商倾向——比如“别超”的东西,事实上,介绍的足够多了,且评价一味好,对于其不足之处很少提及。
对于器材的参考价格尽量呈上——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论坛》中的参考价除于8基本上就是内地的实际交易价格!
另外对于器材的评价时候,尽量写上搭配的优缺点——要知道,很少的发烧友能够有金钱与机会一一拿过来那么多的器材来搭配!
当然,我会一如既往支持《高保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