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点关于头版,再版的实际看法 [复制链接]

查看: 5224|回复: 27
1#
来论坛也快一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看了很多各位达人的高帖,在下这次来献点丑,发表点自己的看法,先上点小菜,后面慢慢上菜。

自己由于地点限制,不能用箱子,只能用耳机,也不知道这能不能有点说服力,还望各位指导。
系统搭配

君子行星2000 + Lehmann BCL + VDH Integration

原配电源线,经过两个很小的转接头直接上墙
耳机:AKG701


RCA钢琴:肖邦夜曲,鲁宾斯坦演奏,立体声版
版次:1984年RCA头版,鲁宾斯坦大全集版,日本版
对比曲目:都是第一首夜曲
1984年RCA头版听起来底燥比较大,但是完全不影响聆听效果,结像清晰,钢琴琴键敲击感十分的形象化,琴音饱满,曲目结束时候钢琴的延音很清晰,很逼真。
A&R大全集版:和头版总体差别不是很大,进行了降噪处理,听起来觉得更舒服了一点,总之制作还算过关。
日本版:录音有点放不开,似乎笼了一层纱,有点闷虽说也符合夜曲的意境,日本版处理得有些过头了,很多应该有的泛音被削减掉了,但让我最郁闷的是,这张碟里在大多曲子结束时本来应该是延长音的,不知是小日本处理碟的问题还是鲁宾斯坦大师不会踩板,每到最后应该余韵弥漫时却噶然而止,这点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总之这个版本加了味精,听感不错,听多了就会讨厌了。
个人建议:有钱就买头版;想听音乐,不在乎收藏的话买鲁宾大全集版本。

小提琴:海费茨演奏柴可夫斯基和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
版次:1987年德国头版,90年代大红印德国版,后来的现场立体声美国版
对比曲目: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首先还是头版制作比较真实,没有应用过多的现代科技处理,毕竟是50年代的录音,底燥在所难免,但是录音师雷顿的制作总是那么让人满意,小提琴音色像天鹅绒一般华美,乐队 录音也很好,就是觉得乐队齐奏的时候有点太夸张,小提琴的形体变得很微小,这个录音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第一乐章华彩过后有一段小提琴录音明显移位,感觉出海费茨在舞台上换了一个位置,录音底燥异常变大,让人觉得是两个不同的录音。
90年代高价版听起来上述现象不是很明显,觉得制作和听感好于头版。
现场立体声版:中低频比较好,乐队好于小提琴,恰恰是主角的小提琴有点被埋没的感觉,但是还对得起他便宜的价格。
结论:不要迷信头版,90年代大红印可以满足一切了,有钱人另当别论。
最后编辑我是路边一棵葱
分享 转发
TOP
2#

这几位达人看来确实比较适合开博物馆或者成立CD历史研究协会,不知道谈论这个和新老版本对比有什么关系。
TOP
3#

碟子上确实是写1981年出版。

[upload=jpg]Upload/2006711395081191.jpg[/upload]
最后编辑我是路边一棵葱
TOP
4#

Raxel 在 2006-7-1 13:25:19 发表的内容
第一批CD是1982年10月份上市的.哪里来的1981年的CD.


好,你正确,但是小克的勃拉姆斯四是数码录音总不会是DG公司欺骗我们吧?对于这张碟子81年也好,82年也好,DDD录音母带应该不会损坏很快吧?大荷花难道也要把母带拿来大肆整改一番?我这里只是说我听不出差别,要是你觉得有什么和大的差别你要举例出来,差别是什么。
TOP
5#

DG公司出版的Carlos Kleiber指挥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
版次:1981年头版和大荷花,DDD录音
听了几遍都没有听出差别,DDD录音,估计不存在什么母带的损耗报废这个问题了吧?只是发表一点对这张碟子的看法:这个1981年早期的DDD录音并不是很成功,有点和小克的演绎不相配,糟蹋了小克的演绎,再说小克的这个录音也不是勃拉姆斯的原貌,处理方式不是适合于每个人,我认为卡拉扬80年代的数码录音好于这个版本。
结语:还是那句话,有钱人花几百元买头版去吧,没钱的爱乐者买大荷花就可以啦,没有必要为了老版再版争得口干舌燥,你死我活的,买什么是大家自愿的。
TOP
6#

angY 在 2006-7-1 13:18:01 发表的内容
我是路边一棵葱 在 2006-7-1 10:48:32 发表的内容

小提琴:海费茨演奏柴可夫斯基和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
版次:1987年德国头版,90年代大红印德国版,后来的现场立体声美国版


这张是1987美国版。跟德国版有什么区别?
[upload=jpg]Upload/20067113175370515.jpg[/upload]


对比了手中的几张海费茨,外观上和美国版毫无区别,碟子里面是德国的一个压片厂:SONOPRESS,很多德国版的EMI碟子也是这个厂生产,所以这个德国版海费茨碟子质量和德国版EMI没有区别,但是觉得和美国版比起来有点小小的差距。
TOP
7#

DG公司出版的Carlos Kleiber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版次:头版,大荷花,还有日本版大荷花
由于时间关系,都只听了第一乐章,头版,德国版大荷花,日本版大荷花总体差别不是特别的大,本来这个录音就不是特别的好,个人认为音响效果还不如63版的卡拉扬版,也不知道大家为何会这么追捧小克,其实他自己把自己搞得神神秘秘的,稍微不满意的录音就禁止发行,他自己估计也怪难受的。我觉得不管是福特还是卡拉扬的指挥都已经登峰造极,喜欢谁的演绎纯属个人爱好了,为何大家经常把卡拉扬贬的很低,把小克的命运奉为NO1版本,我认为卡拉扬的命运和小克处理的差别很小,都是一样的风格,很多时候我都分不出来哪个更好。言归正传,高价版的低频更加清晰,下潜更有力,低频好听起来就感觉势气十足,更加过瘾。再说德国版大荷花,低频有一点混,BASS听起来不是那么的清晰,至于中频和高频的话与高价版几乎没有差别,日版大荷花渲染有点过分了,感觉大提琴和倍大提琴有那种拉爆的感觉,过太于突出低频了,高频又太亮,有点顾此失彼的感觉,个人很鄙视这个版本。

结语:我个人支持买头版,毕竟这个碟子具有收藏意义,对于小克粉丝来说更是毫无疑问买一张头版来收藏,不过这个碟子价格不菲。如果只是听音乐的话大荷花足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