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终于拿到学生时代曾经最爱的一个乐队----LED ZEPPELIN的SHM-CD全... [复制链接]

1#
学生时代最喜欢的一个乐队就是LED ZEPPELIN,源于在当时的中央商场买了一盘打口磁带,还是当时所谓的金属带,记得当时买的就是LED ZEPPELIN II,后来陆陆续续买了CODA\PRESENCE\I\III\IV,当时几乎把市面上能看到LED ZEPPELIN的磁带都买回来了.高中的时候发现了有卖他们的套装打口CD,好象是七张一套的,有一个很漂亮的套子.可惜晚了一步,被另一个朋友买走了,之后他把他收的我没有的另外几盘磁带送给了我.
工作以后也看到过YLJ中有原盘的部分LED ZEPPELIN的唱片,可是都因为不是全套的,所以没有买下.
后来有了孩子,也就失去了听LED ZEPPELIN的兴趣,慢慢喜欢上了爵士与古典,我以为已经忘了LED ZEPPELIN.可是前段时间订购SHM-CD的时候发现SHM-CD出了LED ZEPPELIN的全集了,二话不说,我马上订下了这套9月10日发行的SHM-CD,今天终于拿到了手上,刚听了LED ZEPPELIN 的I,又回忆起了初中\高中的时段,吉米·佩奇的吉他和声音,又一次传入我的耳朵,那份感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Led Zeppelin的IV中的《stairway to heaven 》,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让人心醉.
正式发行专辑:
1969 Led Zeppelin
1969 Led Zeppelin II
1970 Led Zeppelin III
1971 Led Zeppelin [IV]
1973 Houses of the Holy
1975 Physical Graffiti
1976 Presence
1976 The Song Remains the Same
1979 In Through the Out Door
1982 Coda
2008年8月24日吉米·佩奇露面与David Beckham, Leona Lewis一同参加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参见节目伦敦8分钟。

演出曲目为《Whole Lotta Love》
当时看到吉米·佩奇的时候,我就更加焦急得等待这9月10日该套装发行的日子,现在如愿已偿了.
接下来的三天假期,准备慢慢品位LED ZEPPELIN 的摇滚,听着Jimmy Page\Robert Plant\John Bonham\Chris Dreja 的作品,回忆一下以前的学生时代.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终于拿到学生时代曾经最爱的一个乐队----LED ZEPPELIN的SHM-CD全集了

同意海兄的说法----金属精神是永远不死的!
能够重新找回学生时代的感觉真是非常不错的事.
TOP
3#

回复:终于拿到学生时代曾经最爱的一个乐队----LED ZEPPELIN的SHM-CD全集了

今天在翻看有些网站的时候看到了一篇爱情左岸写的"Led Zeppelin:永不返航的齐柏林飞艇',觉得非常不错.特意摘了下来:
      2005年Led Zeppelin获得格莱美终身成就将,对于这支成员年龄平均60多岁的乐队来说,这或许是个讽刺。希望这个迟到的荣誉能给他们一点安慰。
  

                 重磅·飞艇成型

  

      “齐柏林飞艇”的前身是另外一只有名的摇滚乐队“新兵”(Yardbirds,其中的成员还包括后来都成为吉他大师的埃里克·克拉普顿和杰夫·贝克),1967年解散后,原来的两名成员吉米·佩奇(Jimmy Page)和贝司手克里斯·德雷加(Chris Dreja)继续沿用乐队的名字,1968年,罗伯特·普兰特(Robert Plant)加入乐队,而约翰·保罗·琼斯(John Paul Jones)则代替了贝司手德雷加的位置。佩奇在经过了一个月的劝说之后,使鼓手约翰·博内姆(John Bonham)加入乐队,这样“齐柏林飞艇”的成员就聚在了一起。最开始,他们用的是“新新兵”(New Yardbirds)的名字进行演出,到了1968年年底,他们才用“齐柏林飞艇”这个伟大的名字和亚特兰大唱片公司签约。“齐柏林飞艇”的正式录音室专辑大约为10张(数量来源于“齐柏林飞艇”的官方网站),前3张《齐柏林飞艇》、《齐柏林飞艇II》、《齐柏林飞艇III》奠定了乐队在摇滚乐坛的地位,同时形成了硬摇滚风格,所以很多人都说他们是重金属的鼻祖,这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吧。

  

                 云端·迷幻巅峰

  

      后面的专辑中以《齐柏林飞艇IV》(其实这张专辑没有名字,只是按照前3张的顺序起了一个名字)和《肉体涂鸦》(Physical Graffiti)为一个巅峰。《齐柏林飞艇 IV》中的《黑狗》(Black Dog)、《摇滚》(Rock and Roll)、《通向天堂的阶梯》(Stairway to Heaven)和《前往加利福尼亚》(Going California)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双CD专辑《肉体涂鸦》中的15首歌曲,演绎出了“齐柏林飞艇”的各种音乐风格,有点类似一个音乐剧,需要整体的去听,这张专辑名曲不多,但是整张专辑的影响力是相当大的,对于以后的很多摇滚乐手都有很大触动。这也是他们自己组建的唱片公司“天鹅之歌”(Swan Song)发行的第一张他们自己的专辑,并在美国和英国迅速登上排行榜首位。

  

      后面的1976年的《出席》(Presence)和《歌声依旧》(the Song Remains the Same),演唱会的实况专辑)虽然都取得了不错的专辑销量,但是乐评人给予这两张专辑的评价并不高,整个乐队也陷入了低谷期。而后到了1979年,乐队才推出了他们的最后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录音室专辑《自出口而入》(In Through the Out Door),这又是一张在美国和英国排行榜双双登上冠军宝座的专辑。1980年5月,“齐柏林飞艇”开始了他们的最后一次欧洲巡演。

  

                 漂泊·永不返航

  

      9月25日,乐队的惨剧发生了,鼓手博内姆死在自己的床上——在一整天的狂欢饮酒后,他被自己的呕吐物窒息而死。1980年12月,“齐柏林飞艇”宣布解散。随后,吉米·佩奇编辑了一张乐队的从未发表过的歌曲精选《尾声》(Coda),该专辑于1982年年末发行,这也算得上迟到的一张录音室专辑。

  

      解散后的“齐柏林飞艇”的两位重要人物,佩奇和普兰特都出过个人的专辑,但是反响平平,虽然有些作品有些实验性质的风格,但是整体的风格和“齐柏林飞艇”时代区别不大。1994年,佩奇和普兰特在乐队解散后第一次再次联手推出了以1973年的《圣殿》(House Of the Holy)中的一首《绝不饶恕》(NO Quarter)为名字的专辑,让音乐界和“齐柏林飞艇”的歌迷以为乐队有重组的可能。但就像他们在博内姆死后所说的一样,他们不会再重组这个乐队,因为他们受不了在演出时候回头看到的不是博内姆这个事实。

  

      “齐柏林飞艇”之所以经典,不仅仅因为它是布鲁斯音乐的一种全新的诠释,同时还得意于它们的神秘主义色彩。它们音乐中融入了大量的世界音乐和英式民谣(British Folk)。他们很少接受专访,所以,惟一能够让听众和歌迷了解他们的就是通过专辑和现场的演唱会了。他们建立了一种面向专辑的摇滚乐模式,他们拒绝将专辑中受欢迎的歌曲作为单曲再发行一遍的模式,由此在当时,他们建立了对于重金属音乐的绝对统治权,同时影响了其他的一些音乐形式。

  

      为什么“齐柏林飞艇”可以成为伟大的摇滚乐队?因为他们的东西给人一种激情,一种共鸣。不同时候听不同的“齐柏林飞艇”的歌,感觉会很不同。需要心情安静的时候,适合听《前往加利福尼亚》,优美的吉他声,嘶哑的歌声,慢慢的吟唱,会让人随着歌声慢慢地放松下来;混混欲睡,没有精神的时候,需要听类似《摇滚》、《全部的爱》(Whole Lotta Love)这样的节奏感强烈、充满激情的作品,让你会随着歌中的节奏摇动身体,恢复原有的活力;感情失落的时候,适合听《我所有的爱》(All My Love),伤感的歌声让你真正理解爱的真谛。

  

      好像说的跟“齐柏林飞艇”能治百病似的,其实真正好的音乐是可以让人产生共鸣,从而唤起一些记忆,一些灵感,一些莫名的感觉。有时候,歌曲只是在不断的一遍遍的重复一句歌词,随着音乐的不断变化,随着歌手不断变换声调,都可以产生不同的感觉。

  

      听他们的音乐感觉像喝二锅头,口味很重,但是回味无穷,细细品味,可以寻到里面的各种味道。一般的人可能不太喜欢其中的味道,但是真正喜欢的人,则会享受终生。舞台上的他们更像是一群斗士,演出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晃动着他们的长发(后来很多金属摇滚乐队都在效仿的标志性动作),摆动着身体,用手中的乐器和歌手的嗓音让台下的观众发出一次又一次的潮水般的欢呼。
TOP
4#

回复:终于拿到学生时代曾经最爱的一个乐队----LED ZEPPELIN的SHM-CD全集了

今天算第一次遇上抄袭的了.
我今天无意中用GOOGLE查看SHM-CD,发现一篇文章完全抄袭我的这篇,连图片用的也是我自己在家拍的.大家请看http://www.mynit.net/read.php?tid=246653&fpage=0&toread=&page=1
虽然非常庆幸我的拙文能被他人抄袭,不过至少也应该标一个出处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