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家的社会属性影响他(她)对音乐的表达么? [复制链接]

查看: 3740|回复: 18
1#
古典音乐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反映的是人类共同的喜怒哀乐,因此它应该是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超越政治信仰的。它应该是纯粹的形而上的体验,它提供给人类的美的感受也应该是相似的。
但音乐家是有国籍的,是归属于某个民族的,是有某种政治立场的,这样的差别在他(她)们的音乐表达中有差别吗?
社会主义苏联的里赫特、大卫演奏的贝多芬在西方反共的听众的眼里有没有红色的印象?(他们可都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的),内田光子演奏的莫扎特在中国人听来有没有邪恶的联想?
俄国的钢琴家弹奏肖邦的(革命)时,有没有异样的感受?法国人聆听(1812)时体验到的是那种激动人心的喜悦还是灰溜溜的酸楚?福特文格勒、卡拉扬在二战期间为纳粹演出的瓦格纳与战后为盟军演奏的瓦格纳有区别么?(犹太人认为是一样的)
想听听各位大侠的说法
分享 转发
TOP
2#

说说我提出这个问题的缘由
我一直认为美的音乐应该是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政治信仰的,它吸引人们的魅力正是能触动人类心弦的魔力,也就是说它的魅力在于它反映的是人类精神领域内的共同的东西,所以才有classicail(经典)之说。
最近看了一部殷大师在文革期间录制的《黄河钢协》,大师紧锁眉头,情绪激动,几乎将全身的力气都用于打击钢琴,钢琴发出的巨大声响几乎掩盖了整个乐队,倾泻的那种狂热和冲动让我震惊,我理解的《黄河钢协》是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战中展现的波澜壮阔的情怀,而不是殷大师表现的那种宗教般的狂热和冲动。
我没有经历过文革,但我知道那段焚琴煮鹤的历史,我相信殷大师的演奏是真情的流露而不是虚伪的政治表演,由此联想,身受某种政治情绪感染的音乐家,在对音乐的理解上是否也打上了政治的烙印呢?
这就引发了我关于《音乐家的社会属性影响他(她)对音乐的表达么?》的思考。
TOP
3#

山东大王


级别: 论坛博士后
发帖: 2185篇
来自: 上海市
鉴定: 未知地区
注册: 2004-7-6
  
                

--------------------------------------------------------------------------------


这些想法好像都来自听众吧
根音乐家没多大关系  

此言差亦,音乐家也是有强烈的政治取向和民族尊严的,鲁宾斯坦战后就拒绝到德国演出,而且申言及其厌恶德国人(但还是要演奏贝多芬),这种情绪到晚年才渐渐淡化。施瓦茨科普夫在战争期间与纳粹比较亲善,恐怕心里还是在热切的歌颂纳粹的丰功伟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