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 [复制链接]

1#
摘自<<辛丰年音乐笔记>>之<<向太阳--漫说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
1785年,面对着莫扎特的老父,海顿说:“老天在上,作为一个不说假话的人,我地对你说,你儿子是我所知道的顶了不起的作曲家!”
很难想象,假如他听了此后几年中莫扎特写的歌剧、交响乐,以及综合了歌剧、交响乐与室内乐中美的精粹的那八篇钢琴协奏曲,再作评价的话,他又将怎样措词才能表达自己的赞叹之情呢?
同一年(1785年),莫扎特又谱出了三篇钢琴协奏曲,即“第二十”“第二十一”“第二十二”。
维努斯赞到:“篇篇都称得上是此一体裁中的杰作,深刻的灵感奇迹!”他甚至认为它们在各方面都可以同他最后三部交响乐相提并论。
那么,可以同最后三大交响乐中的“G小调”对照的,就是“第二十”了。
正面倾诉自己的满腔忧愤,这在他的音乐中是难得一见的。“第二十”和“G不调”都流露了忧愤之情,但又有所不同。听过“G不调”第一章那忧心忡忡的音乐,再听“第二十”的第一章,便觉得其中的怫郁之情更浓更烈,有时雷声殷然,酝酿着风暴、怒潮。这好像不但在同当时文艺思潮中的“狂飚突进”运动隐相呼应,也像是在遥唤着同他仅有一面之缘的贝多芬。无怪乎“第二十”是贝多芬最喜欢演奏的作品之一,并且不辞为之写下不止一段的华彩了。
维努斯形容它:从一开始便把听者紧紧抓住,而且迫使你一直被吸引到底。
诗人烈士闻一多曾埋怨别人不理解他,只见他的唯美,不懂得他心头也在“一团火”。
莫扎特同样是心头有一团火,胸有风雷的。
承接着紧张、严峻的第一章的,是作曲者标之为“浪漫曲”的慢乐章,一篇并不能宽怀解忧的抒情小曲。主题质朴得近乎简单,只有真正的民谣才有这气质。莫扎特有能耐将如此简朴的主题从容地展开,显出了其中孕育着的美与力。于是到了主题再现之时便叫人觉得它何尝简单,而其实是异常的耐玩了。
这第三章回旋曲,同前面那两章是两种心态。有人揣摩,作者大概是从他的愤世情绪中冷静了下来,感到前面的音乐已经把听众刺激得够了,还是应该给大家来点抚慰吧。
通读这三章,情绪的变化起伏大而又并不觉得突兀不顺。就那么自然而然顺理成章,悲剧气氛化为喜剧气氛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