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靓图来了-音乐之旅CD破腹开膛看究竟 [复制链接]

查看: 20351|回复: 66
1#
售价近3万元的音乐之旅CD-EMC1重达20公斤有余,内里又有什么秘密或“叫的起价”的地方呢?相信好奇的我和你都想一探究竟呱?
乘帮朋友“摩机”的机会,拍下下面照片和大家分享。
图一:一打开盖子,才知道它的“重量感”原来主要来自厚达3MM的机壳,分别同时用作转盘部分、数字部分和模拟输出部分的分区。
图二:发烧友希望有“丰富内容”的线路部分却“节省”得很。
图三图四图五:连“开盖”都是“全手动”
个人对这台售价二手都要近两万的“音乐之旅”的主观平价只有五个字加一行省略号:
哈哈嗬哈哈·········
音乐之旅.jpg (, 下载次数:720)

jpg(2008/1/7 17:23:08 上传)

音乐之旅.jpg

音乐之旅1.jpg (, 下载次数:759)

jpg(2008/1/7 17:23:08 上传)

音乐之旅1.jpg

音乐之旅2.jpg (, 下载次数:767)

jpg(2008/1/7 17:23:08 上传)

音乐之旅2.jpg

音乐之旅3.jpg (, 下载次数:695)

jpg(2008/1/7 17:23:08 上传)

音乐之旅3.jpg

模拟部分.jpg (, 下载次数:688)

jpg(2008/1/7 17:23:08 上传)

模拟部分.jpg

模拟部分看清些.jpg (, 下载次数:724)

jpg(2008/1/7 17:23:08 上传)

模拟部分看清些.jpg

全手动开碟盖.jpg (, 下载次数:732)

jpg(2008/1/7 17:23:08 上传)

全手动开碟盖.jpg

数字部分.jpg (, 下载次数:718)

jpg(2008/1/7 17:23:08 上传)

数字部分.jpg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靓图来了-音乐之旅CD破腹开膛看究竟

数字部分无甚话讲,最多弹它的电源处理太一般。而模拟部分则较有特色。采取了全分立原件设计的平衡放大形式,而且电源电压高达+-50伏。不过,你假如只采用RCA输出的话,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TOP
3#

回复: 靓图来了-音乐之旅CD破腹开膛看究竟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7 18:10:00 发表
请PM声音特征. 我正在CD大选妃


声音属于清丽甜美一类。当采用RCA(非平衡)输出时,稍显单薄不够张力。平衡输出时没试过,估计声音会饱满些、力度好些。和现在的新款CD比,此机分析力层次感也稍微弱些。没办法,数码时代,技术和工艺都是新的好!比如,谁会觉得奔4的13微米技术会比奔三的18微米技术差?


另外,不同意类似“好声音是靠调试技术高”之类的意见。技术总是需要原件和线路体现出来的。在这两方面没让人看到什么有说服力的东西,所谓的“好声音”哪里会有保证?
不过,机主买此机就像我去市场买棵菜那么轻松,那又不同看法了。^_^
TOP
4#

回复:靓图来了-音乐之旅CD破腹开膛看究竟

还有位朋友新买了套25万的分体CD。有机会的话很希望也和大家分享分享她的内里乾坤!
TOP
5#

回复:靓图来了-音乐之旅CD破腹开膛看究竟

转盘那里确实还有一个变压器。不过它最大的卖点不在电源和数字部分,而在于模拟输出部分,花了很多功夫来减低CD的“数码味”,让聽感更接近于模拟讯源。尤其模拟部分电压竟高达+-50伏,暂时还没在其它CD机的模拟放大上看见过。不知其真实用意?但这样以来,要“摩”这些滤波电容就会很麻烦了。:'(
TOP
6#

回复:靓图来了-音乐之旅CD破腹开膛看究竟

关于“原件校声”我的理解是这样的:采用“极品”原件并非“校声”的手段,而是可以理解为“极品”原件的质素高,给电路带来的负面影响小,所以能更充分发挥原线路优势。这样,声音就“变好”了。
上面的这台CD机打磨还没开始,正进行另一台采用6N8+ECC83胆前级换件“打磨”。换件後的声音变化及摩机情况有空再介绍。
TOP
7#

回复: 靓图来了-音乐之旅CD破腹开膛看究竟

原帖由 taibaerdi 于 2008-1-9 10:07:00 发表
你就是把50万元的柏林之声069-cd机拆了,里面也就是那些东西,但是我们论坛的侠客们能做出来吗?5万元能做出来估计都抢疯了


所以50万元的CD机是只能卖给某些特定人员的。
2007121163630735.jpg (, 下载次数:325)

jpg(2008/1/9 15:42:38 上传)

2007121163630735.jpg

TOP
8#

回复: 靓图来了-音乐之旅CD破腹开膛看究竟

这两天真正“看究竟”这台CD。^_^
如图所示,模拟部分电源设计采用两级滤波、悬浮接地的方式。经双桥整流後的电压是50伏,再通过二极管稳压成32伏作悬浮接地分别左右声道供电。整个模拟部分从电源到放大电路尽量简化设计,采用了6色环电阻、精确配对的晶体管和富有特色的线路,在完全没有精密稳压、终点调零、小电容消振等等常规措施的情况下,仍能够保证其平衡式直流放大的稳定性,末端仍能够无需电容耦合及继电器保护输出,确实体现了厂家的技术水平。这样的设计可以让音乐信号在放大过程中受到的电路本身的负面影响最小,能让声音流畅、开阳、细节保持最好,但又是最难保证其电路的稳定性的设计。音乐之旅的这台CD确有独到之处。
实际聽感正是这样,该CD声音细腻甜美、音乐味好,分析力层次感也不错,令人久听不累。现在机主是想更换某些高级原件,以让其声音的张力和密度有所增加就更好了。
模拟部分2.jpg (, 下载次数:316)

jpg(2008/1/18 20:42:19 上传)

模拟部分2.jpg

TOP
9#

回复: 靓图来了-音乐之旅CD破腹开膛看究竟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18 21:07:00 发表
依老兄看法,若国人仿造这台机器,声音能出来几成?


仿不了吧?又没有6色环电阻^_^
不过,为何要仿呢?是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