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玩LP黑胶系统的一点体会 [复制链接]

查看: 50308|回复: 179
1#
简单概括这段时间玩LP黑胶系统的体会:

玩转盘,要玩好“驱动平稳性”;

玩唱头,要玩好“输入负载阻抗匹配”;

而唱头唱臂的精心调整,是获得好声“必不可少的功课”。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4/9 23:13:07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

大多数玩LP黑胶系统的朋友,都比较重视“唱头唱臂的精心调整”,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因为它是获得好声“必不可少的功课”。这方面的讨论很多很多,有时候个人感觉,我们的注意力是不是过于“偏食”了呢?试想,这些“必不可少的功课”完成了,黑胶系统就算玩好玩尽了吗??

个人体会是:按照声音表现权衡,唱头唱臂的精心调整到位,仅仅完成了让黑胶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让黑胶系统发出好声的前提条件而已,距离好声还远着呢。其实,要获得真正的好声,一方面,唱头放大器的品质非常重要;另一方面,玩好转盘、玩好唱头,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

仅仅是个人这段时间玩黑胶系统的一点点体会,提出来与大家讨论的,个人观点往往都有偏差,仅仅代表自己的观点而已。

对于:“要获得真正的好声,一方面,唱头放大器的品质非常重要;另一方面,玩好转盘、玩好唱头,才是关键中的关键”有什么体会,看法,希望在这里畅所欲言。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

谢谢参与!!消磁器没有玩过,以后慢慢接触体会体会。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

原帖由 jeff 于 2009-4-1 20:32:00 发表
黑胶慎玩


O(∩_∩)O哈哈~哈哈!!肤肤浅浅水过鸭背玩玩没有问题;【警告】:玩到一定程度——基本无法上岸!!加入“黑社会”是唯一出路。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

动磁、动铁唱头的输出电平比较高,线圈绕制砸数较多电感量较大,内阻抗也比较高,可以看成是“电压输出型”信号源。
“电压输出型”信号源当负载阻抗比较小时,高频衰减幅度比低频衰减幅度大,相对的高频衰减快。如果16KHz以下高频过度衰减,会造成听感上高频延伸不足的种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它去负载一个足够大的(输入)阻抗,例如47K欧。但是这时候线圈绕组(类似信号【电】源)释放“信号电流”就会是非常非常小,这就等于白白浪费了绝大多数信号【电】源的“信号电流”能量,尽管后面的放大器电路可以通过如“射极跟随”等等方法获得足够的电流放大,但毕竟是“弃甘露而取浊水”。想真正玩好mm、mi头,个人认为此法并非良方。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

有人很反感谈理论,但是这里还是要谈谈理论的,要使线圈绕组(类似信号【电】源)获得最大的“功率输出”,就要使负载阻抗正好等于信号【电】源内阻抗。这个知识好像中学物理教材里就学习过吧。

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不同的唱头选择一个与唱头内阻抗相当的输入负载阻抗,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唱头内部的信号能量(甘露),而尽量减少后极放大电路的“放大”(浊水)呢??答案是明显的。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9-04-02 01:16:56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8#

原帖由 menn 于 2009-4-2 3:16:00 发表
前段时间说您胖来着,您不乐意;还死气掰捏地跟大家伙急!这回好了,一不收拾您,还真就喘起来了?
        一、没人反感谈理论!那您总爱夸夸其谈的这套“理论”总得是对的才成啊!
        二、中学物理教材里肯定不敢学您这样瞎鸡巴扯!除非您犯病的那时候读的是青山或芳村那个院里办的中学。
        三、别老向别人哭诉我又怎么欺负您老来着。权当学习先贤们敬老并日行一善了——五倍!按照IEC标准规定,信号源内阻(输出阻抗)与负载阻抗之比应为1比5甚至以上!
        这又是为什么捏?
        单从理论上讲,当负载阻抗与信号输出内阻相等时,负载方的确可以从输出信号源处取得的电功率的极大值,此时称为阻抗匹配。然而,(注意了,这里有个“然而”)在音响系统中的阻抗匹配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如果仅作为信号源的设备输出阻抗以及作为负载端的设备输入阻抗之间的取值,能使设备以及整个系统满意地工作,这就可以视为达到了阻抗匹配!这里,信号源和负载之间并非有最大的功率转换。在音响系统中,通常信号电平低,为了高质量进行传输,(注意是为了高质量地进行传输)要求负载阻抗应远大于信号源内阻,这是因为信号源内阻小,则信号源内阻消耗的功率也就低;输出同一电平值时要求信号源的开路输出电压也较低!更重要的是,信号源内阻比较低时,更有利于增大信号的有效传输距离,从而改善传输的频率响应。
        这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也就是说,除非您可以直接将唱头,以最短的传输距离连接至唱头放大器的输入端处。(当然了,如果都成这样子了,您老还非说能用这唱头听唱片的话?除了说您那张老脸皮子忒厚之外,我还真没啥好说的了。)那么就请您遵循1:5或小于1:5进行阻抗匹配吧!
        那当什么时候,您所罗列的那“知识好像中学物理教材里就学习过”是成立的呢?答案是——当此时的唱头放大器并不全是电路放大!它的第一级电压放大使用的是一被动零部件升压变压器。而此时的输出阻抗则应等于甚至是略低于升压变压器的输入阻抗(这里不好用“负载阻抗”一词,因为下一级电路放大的输入阻抗,才可称作是负载阻抗),这才是合理的阻抗匹配。
        完了,期待您的下一次冲动,或称之为下一次的人来疯外加满嘴跑火车!哦!忘了,是满嘴冒“理论”。真不晓得您老是誓死捍卫那嘴里冒出来的狗屎理论呢?还是等着我那伟岸的真理大棒去把那儿给堵上呢?
        
        还是忍不住得调侃一下——您恬脸自问又陶醉自答,曰:甘露……浊水…… 答案是明显的。(画外音)答案是明显——错误的,错……误……的…… 的…… 的……


O(∩_∩)O哈哈~胆唱放是很难做好低输入阻抗了,甚至1:5都很难做到吧??menn又急了,我应该想到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9#

其实论坛交流大家应该心平气和,注意语言语气,才有真正的讨论交流,这对论坛发展有好处,意见不同可以保留,何必语气咄咄逼人??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