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响系统里聆听到的音乐包含着些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 7107|回复: 30
1#
其实仅是时间坐标上的Hz(赫兹)和dB(分贝)。
分享 转发
TOP
2#

有人曾经这样问我:钢琴低音的能不能够达到50Hz或更低?尽管我有的是数据,却无法瞬刻回答。这使我觉悟到我们聆听音乐的人,大部份对各种不同的乐器的频率不能够真的记忆在脑子里的。

我也发现在声强上的一些有趣的数据,乐器的和人类的人声可闻性频率范围,和我们所实际上谈论分贝时声强是有分别的。

理由是因为声学的仪器发出来的声音未经放大,频率只包含基音。举出一个极端的例子,假如敲响教堂钟楼上的’大钟 ’,钟声将会令你的肠胃管里都会感觉到低频,而且它的谐波将会不断发展,超越人类的听觉音域。
TOP
3#

名琴LP 在 2006-1-29 10:21:22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1-29 9:11:18 发表的内容
harvey 在 2006-1-29 7:07:26 发表的内容
[quote]松香味 在 2006-1-28 22:30:45 发表的内容
衷心祝愿前辈春节快乐!合家幸福!身体健康!
盼望您安排时间到桂林阳朔旅游。


谢谢,由于近来身体不怎样好,走不到半公里便觉得心律不正常,故迟迟未能还阳朔一游的心愿!


多多保重,春暖后择日吧。


harvey老先生,你来阳朔旅游吧,我和松香味正迎接你的到来。[/quote]

今天儿子建议开车到阳江湛江游玩几天,我看离桂林已经相当近了,反正已经出来了,走远一些没关系,故或者会去桂林遛遛也不一定,到时我会联络你们的。
TOP
4#

musicmad 在 2006-1-28 9:30:57 发表的内容
祝前辈春节愉快!!!!!


谢!谢!祝春节愉快!!!!![/
TOP
5#

对现代人来说,欣赏音乐由于音乐软件来得太容易(唱片、广播……),反而不会倾听音乐了。这对于今天耳福大好的听众来说,是值得扪心自问的:你真正用心倾听了没有?这里延伸出一些值得思索的问题:你愿做哪一种的听众?

发烧友里有多种类型的听众,你当然不屑做一个 “志在消遣的听众”或“单纯追求娱乐的听众——生活中的享乐主义者”。那么,让我们互勉,做一个“动感情的听众”吧。当然,理想的听众,应该是同时既能进入音乐又能超脱音乐的。这就太高了!我们可以作为理想境界来追求。

有决心做一个真心的、动感情的听众,你才能自觉养成严肃倾听的习惯。当你聆听音乐时,那时候假如你实在收不拢心猿意马,不如立刻把音响系统关掉为妙。
TOP
6#

松香味 在 2006-1-28 22:30:45 发表的内容
衷心祝愿前辈春节快乐!合家幸福!身体健康!
盼望您安排时间到桂林阳朔旅游。


谢谢,由于近来身体不怎样好,走不到半公里便觉得心律不正常,故迟迟未能还阳朔一游的心愿!
TOP
7#

audio 在 2006-1-31 22:29:30 发表的内容

呵,先生若要出游,我们则押后登门咯:)


昨天晚上已经回家,欢迎光临贺岁!
TOP
8#

其实仅是时间坐标上的Hz(赫兹)和dB(分贝)。

欣赏音乐,還應該包含著些什麼?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乐曲的创作、演奏(演唱)和欣赏,是音乐艺术实践的三个方面。

我们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美的标准是由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社会阶级和阶层的审美趣味所决定的。音乐形式上的美,只是艺术美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艺术作品的内涵的美。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作曲家创作乐曲,也象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

欣赏音乐包容了有三个层次,它首先从宫能上剌激聆听者的听觉,今聆听者对这种声音产生喜爱的感情,然后这种喜爱的感情渐渐炽热化起来,令聆听者发展成为发烧友。发烧友除了对音乐的追逐和热爱之外,还会额外的对音响器材能再生录音的音色的追逐和热爱。于是发烧友进入了一个理智的欣赏音乐层次。

要想理智的全面地欣赏一个音乐作品,就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1.官能的欣赏:官能的欣赏主要满足于悦耳,旋律非常好听,这是音乐吸引人的诱惑力,纯粹这样去聆听音乐,仅是官能的欣赏上的剌激,可以说是比较肤浅的欣赏。
2.感情的欣赏:要对一个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领略,从而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除了官能的欣赏以外,还必须进入感情的欣赏。
3.理智的欣赏: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各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

旋律又叫曲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这是声音令人产生官能的和感情的感觉并喜爱上音乐的主要要素。我对莫扎特的旋律信手拈来的天才,真是由衷的钦佩,旋律彷佛取之不遏,创作之多是历史之冠!

节奏是各音谐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然包含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是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做“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是快慢的程度。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1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是强弱的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等都是音乐感情表露的最主要的手段。

音区是音的高低的范围。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音色是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其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是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和弦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谈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复调是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时问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调式是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而调性则是调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在许多音乐作品中,调式和调性的转换和对比,是体现气氛、色彩、情绪和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法。          ’

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互相配合,具有千变万化的表现力。旋律尽管是音乐的灵魂,但其它要素起了变化,音乐形象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其它要素甚至可起主要作用。想要进一步的了解,那就牵绊到音乐的理论专业的课程了,脱离了我们欣赏音乐的原始目的,故此点到即止。
简单的说:欣赏音乐进入另一阶段是:从音响系统和聆听空间里,捕捉音响系统回放出来的声音的「贵气」。「贵气」仅仅是声音的一种高雅气质,一种令人聆听起来身心很愉快、心仪仰慕、很舒畅欣慰,并且是一种铭记于心,很难忘记的经验。应该说是一种官能和感情混为一体的欣赏,但是如果缺乏了理智的分析,就很难品味出「贵气」而变做盲目的崇尚了。
TOP
9#

无论是谁,初始聆听音乐时原先只是随机地听,听说什么作品有名,好听,就听什么。我觉得今后应该听得比较系统化些较好,有目的地听,系统全面些,有助于看到音乐的全景,领略音乐天地之无比宽广丰富。枝枝节节地听当然也可以,缺点是仅能够音乐某单方面的美。现在听赏条件虽然因人而异,总的来说环境是好得很,是老乐迷从前连做梦也想不到的了。只要有这个聆听音乐的决心,你的构思总是可以实现的。然而使人为难的是,音乐文献实在浩瀚,专家们“皓首穷经’ 也听不完,何况我辈!即使满足于从海中取一瓢饮,也会列出一份长长的曲目了,我们只能委屈地贵精不贵多地去欣赏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