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双线分音(可能有的)效果之前,需要为音箱建立一个适当的简化模型。最简单的配置如图 4。
[upload=gif]Upload/2005871922010261.gif[/upload]
在这个简化模型中,分音器网络(滤波器网络)故意地假设得尽可能的简单。一个级数电感器L,作用是阻止高频通往低音单元;另一个级数电容器C,作用是阻止低频通往高音单元。实际的音箱里,每个单元纯粹地当作为一个抗幅射性电阻数值Rbf 和Rlf。每个单元的声学幅射功率PR,与电流iR的平方成比例,然后被假定经过它的抗幅射性电阻数值(也就是与每个单元产生的音压,假定与电流成比例)。
PR = iR2 (Rbf + Rlf)
真实的情况中,任何的实际喇叭都会有较为复杂的特性或质素。然而既然我们只想关注究竟双线分音可能会引起怎样的变化,因此我们才使用这一种简单的模型形式,令问题浅而易明。但大家要紧记:我们一定要非常小心郑重地解释我们所作的分析结果。这是因为——即使我们得出结论是会有变化可能发生——我们所作用来的结论,不能够拿出来作为某典范的指南,现实里这样的变化,可能不可以在另的情形中发生同样的变化。因此,我们只能够说:「大体上」双线分音可能引致会产生些许变化。我们必须了解一些更详细的特殊例子,作素质的分析会研究,要评估定是否可能出现的任何听得见的变化,这才是重要的。
为方便起见,我们假设 Rbf = Rlf = Ro,其中Ro是一个随意选择的标准电阻值。每一个分音器/单元组合中,会有一个已经选择好的设定运作频率数值,这在音箱的确定讯号范围内,负责哪一个部分的频率频域的声音,变成是可以听得到的。再一次,为了再简化问题方便了解,已经被设定到两者相等相同的数值?
ƒo = 1 / 2πRoC = Ro / 2πL
高音单元的输入阻抗Xbf,和低音单元的输入阻抗Xlf 将会因此是
Xbf = 1/ j 2πC + Ro
Xlf = j 2πƒL + 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