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张“报纸版”瓦尔特我还没有收藏到,李杭育推崇的版本之一。
[upload=jpg]Upload/20067142122116084.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71421222838900.jpg[/upload]
莫扎特的音乐细腻,华贵含蓄典雅,风格明朗,旋律优美,结构严谨,具有强烈的古典色彩和超自然物外的特点。人们曾有一度认为莫扎特的音乐技巧复杂,思想艰深,具有一种华丽的落可可风格,属于华而不实的类型。其实,无须深入的推敲我们就可以发现上述观点与莫扎特的艺术个性完全相左。我们看到,18世纪,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哲学家和诗人都具有同样的理想主义倾向,他们渴望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并积极投身人类的解放事业,其作品贯穿着表面相互矛盾其实却相互补充的个性与仁爱两种思想,实现了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并且超越了信仰、种族和民族的差别,具有宗教与世俗的双重特色。
超然独立的艺术家们于是成为宣传个性的斗士与和平的使者,莫扎特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积极宣传个性,具有强烈的革命意识,并且不屈不挠追求自由,其艺术创作真正体现了自己的个性与思想。卢梭倡导的“回归自然”的思想就是莫扎特生活与创作的基本原则。他认为一切矛盾的产生都源于自然与非自然因素的对抗,是否合乎自然原则是解决矛盾的标准。虽然我们无法指出巴赫、亨德尔、莫扎特与贝多芬孰优孰劣,但是却可以肯定莫扎特的个性和音乐具有一种独一无二的自然主义特色。伟大的音乐天才往往各有千秋,而莫扎特的音乐创作则完美的体现了歌德的一句名言,即“艺术就是自然,自然就是艺术。”
有书上评论莫扎特的音乐内容没有涉及浮士德的精神痛苦和内心冲突,充满阳光、鲜花和欢笑。但是细细品味莫扎特的音乐,似乎能感受到更多的东西:它不是简单的欢笑,在欢笑的背后还蕴藏着一种更深层次的、更巨大的力量。莫扎特自己说,“我的舌头已经尝到了死的滋味,我的创作还是乐观的”。这就是虽然他的性格和贝多芬比较相似,但他们的音乐却又有一定差异的原因——二者表达方式不同:贝多芬的音乐直接表现冲突,具有强烈的斗争色彩和普罗米修斯式的反抗精神;而莫扎特的音乐创作虽然也源于冲突,但是又完全超越了冲突,力量寓于幽雅之中。我很偏爱莫扎特的音乐,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