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海公差烧事两不误 [复制链接]

1#
自kkman2002 兄发的本地烧友家访记看后深深被北海的发烧热情所动,正好16-17日有个会议在北海召开,趁此机会既完成会议任务又得发大烧何乐而不为呢!!!
kkman2002 兄原来认为:一直以来,觉得居住的这个滨海小城玩HIFI的氛围并不浓重,在本地火爆的公共论坛里,音响兵器坊这个发烧友专属的版块鲜有网友交流更新的帖子,偶尔的新帖也是应者寥寥,缺乏交流的孤独和寂寞时有所感。
当天得到大烧们的热情接待非常高兴,自认为这个滨海小城玩HIFI的氛围非常浓重,通过这次交流我得到了非常好的收获,杨总的器材调整确实到位,听人声敢说是到达一流水准了;从LPCD再回归到开盘带的邓君;玩PCHIFI的kkman2002 兄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1/8/21 20:46:21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goodes 于 2011-8-19 17:03:00 发表
名琴兄还在北海吗?北海的李兄,你有到他家吗?

没有到过,如果知道肯定去啦。


杨总的器材调整到位啦,听人声敢说是到达一流水准了。
IMG_005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8/19 17:16:57 上传)

IMG_0059.JPG

TOP
3#





柏思纯后级350.5
TOP
4#



柏思前级
TOP
5#



原帖由 BOM标志 于 2011-8-19 21:38:00 发表
件件精品,很不错的组合。
TOP
6#

TOP
7#

原帖由 丽.君在前哨 于 2011-8-19 19:31:00 发表
顶名琴,有时间不妨到隔壁一游如何?

好象不远了,有机会一定去玩!

TOP
8#



看了这套系统,我对kkman2002 兄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就是说他与邓兄两人音源系统是完全不相同的,一个是模拟开盘一个是数码流PCHIFI,正如K兄讲过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足矣。只有回归音乐的本质,求同存异,才会让自己的发烧之旅不至于太过疲累,烧友之间的交流,诸如心血来潮之对酒邀月、同好之闻香而知茶、知音者听琴而辨声等等,其中滋味,类似红酒和香茗,虽风牛马不相及,但不妨碍彼此的交流,""不同但""可相谋,即便君子之交淡如水,也远比真刀真枪PK打口水仗来的舒服。我想,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家访,或许能让心情完全放松,在过程中尽情享受和品味。
TOP
9#



邓大烧器材菜单:
音源:德国REVOX(瑞华士)开盘机PR99 MKⅡ( 2轨)\ A77 MKⅡ( 4轨);飞燕FM-50-B收音头
功放:广州雀仔300B单端
音箱:1、英国同轴喇叭落地箱。2、乐爵士3/5仔-ROGERS 3/5A 15Ω书架箱
TOP
10#


德国REVOX(瑞华士)开盘机PR99 MKⅡ( 2轨)

使我掉口水的多伦士301
TOP
11#




试听了雨果录音开盘带,德国REVOX(瑞华士)开盘机PR99 MKⅡ( 2轨)录音的确要比 A77 MKⅡ( 4轨)音质来得更好,但4轨录音带确实容易得到,适用较广。
通过从开盘机重放出的《陈洁丽》歌曲及其梁祝等古典音乐,声音自然是此模拟音源最大的优势,高度的音乐流畅感是关键所在,乐器的真实自然勾画出一幅幅美丽的音乐色彩,小提琴的琴音与现场非常接近,没有刻意地进行任何美化,但听上去给人一种非常顺滑自然美感。开盘机的细节,特别是中频细节是非常丰富的,没有丝毫压缩,因此声音的饱满度也是一流的,现场的鲜活度即是:现场氛围灵活现地展现有聆听者眼前,给人一种震撼。
    人声演唱磁带独有的磁性嗓音非常吸引人。由于开盘机,信息量非常之丰富,它是未经过任何压缩的,所以声音的还原度非常高,相比之下数字音源的CD声音实在是输了几条街。
TOP
12#



kkman2002 兄PCHIFI播放系统


PCHIFI主播
TOP
13#



解码、功放


PC主机
TOP
14#


PMC
TOP
15#

原帖由 无难 于 2011-8-23 13:40:00 发表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1-8-23 10:37:00 发表
开盘机的信噪比、动态也就60分贝左右,而CD有90多。很值得我们深思啊。
CD最大的败笔就是对音源做了降噪处理。。。

无难兄啊,你解决了我心中之凝结。
TOP
16#




我是第二次听PCHIFI了,以前认为不能听,通过这次聆听,重新对PC有了新的认识,如果是录音录得好的PC还是非常有听法的,前面听了几张我都没什么印象,这张PC我听得津津有味,这是美国的一家公司录制的,从当晚听音感受是该公司是以完美捕捉现场演奏的的灵光的神韵为主要目标,特别主重听了大提琴的质感,感觉体现出了演奏者的临场情绪,上次去丹拿帮主家听还没听到这种感觉,我却得否定一件事需要时间,其实PC也是一种很好的音源,关键还是在于录音质量的好坏,当晚听的这张PC是在第一个环节就做得非常好的:
这种以两支麦克风收录,并且尽可能地减少剪辑次数,以求完整的重现演奏家的诠释风貌,[并且该后制过程中录音不使有任何的降噪、压缩或等化处理]这一点正是上面无难兄所提到的——等的手法,务求最真实的乐器音色,最自然的残响空间和最大的动态范围。
实听无论在高、低音弦之间的音色变化,弓毛与弦的摩擦质感,大提琴音箱共鸣氛围都被清楚的捕捉反映出来,达到了中等CD的水平。


TOP
17#

回复 39# kkman2002 的帖子

非常感谢兄陪伴我进行本地烧友家访,你的PP拍得非常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