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A Month with Mozart [复制链接]

查看: 8922|回复: 52
1#
准备花上整整一个月(目前时间正好过半),集中地聆听莫扎特的作品.单论半程时的感觉,就已经是愉快而神奇的.
“莫扎特的东西应该听全集”,这话不是我的原创,但是我自这次节日般的盛宴式的聆听经历开始,就更加确信这个观点.莫扎特值得你花一些时间,如果你有时间的话.
莫扎特是一个极为早熟的音乐家,以他的钢奏,小奏全集为例,几乎都是第一首就颇具气象,而不象很多别的大师那样,要经过一段模仿,热身,蜕变的过程,所以对莫扎特的这些全集来讲,错过任何一首都是可惜的.在钢协全集中,莫扎特也至多写了5首练习性质的小型协奏曲;然而从第6开始,最完美的协奏曲接连诞生,不是一两部,而是近20部!
至于莫扎特的歌剧,则是将人声的美妙发掘至无限的作品;他的歌剧配乐非常完整丰满,却并不阻碍人声的发挥,两者达到神奇的和谐.事实上任何乐器都是以模仿人声为出发点的,如果有人迷恋乐器,却抗拒人声,应该听听莫扎特的歌剧.
很多人忽视莫扎特,从专业到业余,从舞台到论坛.我们的应试教育体系培养出很多小小年纪就能弹拉2拉3的人才(插句闲话,半年来已经在电视里看到好几个弹拉3的漂亮MM了),对他们来说,莫扎特只是学琴时练练手指的,弹莫扎特是不可能得奖的.业余则更不必说,附庸巴赫的有好多,附庸莫扎特的几乎没有,因为"听莫扎特"的光荣程度,仅仅比"听老柴"好一点点.
所以,愿意在这里抛砖引玉,将自己听莫扎特的感受结合一些版本介绍给大家,边听边写,供大家讨论.(待续)
最后编辑mahler2004a
分享 转发
TOP
2#

chopin 在 2005-6-13 15:24:42 发表的内容
安达演奏并指挥萨尔兹堡节日乐团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全集可能是最早的立体声全集,也是我听过的最流畅的全集。安达对莫扎特的整体把握是非常到位的,非常符合我对莫扎特的理解:不仅仅是单纯快乐,还有敏感、羞涩和柔弱。


敏感、羞涩和柔弱.
肖邦兄说得好,我觉得敏感是第一位的.敏感的心最适合演奏莫扎特了.因为他知道手指在哪个时机落下去,会拨动心弦......
TOP
3#

[upload=jpg]Upload/20056131456719553.jpg[/upload]
再说一个"差点意思"的版本.
塞尔金在我心中地位很高,不过这一张似乎不能代表他的最高水平.最大的感觉是有点漫不经心,(但凡80多岁的大师演奏的时候都有些漫不经心,这很正常)."拖"是第一感觉,不过真到了第2乐章的时候,又这样轻轻松松过去了,真的挺让我困惑的.塞尔金为美国乐迷所津津乐道的音色,这里还是有所反映的.不过,录制的时候平衡分得很开,有时会感觉左右手在2个声道里.辉煌的连奏部分,塞尔金有些许吃力.
协奏又是阿巴多,那一阵子,阿巴多把欧洲室内乐团提升到很厉害的地步.规模小,质感却浓密,七成古典味,三成浪漫味,感觉刚刚好.
TOP
4#

[upload=jpg]Upload/2005613142984239.jpg[/upload]
先说说自己觉得"差点意思"的版本吧!
皮蕾总体的表现也很好,"差点意思",究竟是什么意思,我都很困惑.17和21的第1乐章,似乎都有些杂乱感,一方面是速度,有些"追"协奏的感觉.另一方面,鉴于第一乐章往往是全曲最宏大的部分,好像皮蕾对于结构的把握还是少些说服力.当然,其它几个乐章的演绎都很好,某些地方的漂亮音色会让人感觉通体舒畅.
阿巴多从来不是莫扎特的演绎专家,但是细数他协奏的莫扎特钢协,还是数目惊人.几款协奏中(古尔达,塞尔金,皮蕾),此处的阿巴多是最优秀的,协奏很"柔美",真的有丝绸的质感;乐句处理不见痕迹,很老到.简单对比萨瓦里希在安妮菲舍尔版本中的21中的表现,应该能明显地体会阿巴多营造的和谐.
TOP
5#

zjize 在 2005-6-13 15:10:32 发表的内容
天啦,偶是听老柴的,档次居然比听莫扎特的低!
对MALHER兄表示严重不满!!
莫扎特一辈子都是在玩音乐(他的谱子,估计自己也没认真看过,他弹奏时按不按谱子,天知道!),所以很多人奇怪,他后期的生活那么悲惨,可他的音乐(除了安魄曲)外,几乎听不到一丝悲伤。其实我理解音乐就是他的快乐,他怎么会在他的快乐中掺悲伤呢?!
但是,现在弹奏或指挥演出莫扎特音乐的人家们,有哪个是玩音乐的心态搞莫扎特的(除了那个特有个性的肯尼迪外),以这样的心态搞莫扎特的音乐,所以我很少听莫扎特。
不好意思,不知道我这样的话算不算挖屎坑的?如果是,先道歉下。


玩音乐心态搞莫扎特的应该是有的,比如霍洛维兹晚年,当然玩得怎么样就是众说纷纭了.莫扎特的20,23,25我觉得都是参杂忧伤的,尤其是20,是公认的晴空之中好似乌云密布的情状,常令我暗自神伤.
所以,弹莫扎特,如果全然的乐天,我倒不看好.包括哈斯吉尔弹的20,安妮菲舍尔弹的22,内田弹的钢奏,都是有一些让人着迷的忧郁加上温柔的气质.
以上是个人愚见,请指正."粪坑"说已是陈年往事,不必再提......
TOP
6#

[upload=jpg]Upload/200561313582088929.jpg[/upload]

先说钢协吧.钢协集作为一个整体而言,个人认为是莫扎特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全集目前本人只有一套,就是安达演奏并指挥萨尔兹堡节日乐团的8CD环保装.安达从1961年开始录制这个系列,时间都选在每年萨尔兹堡音乐节演出间歇.每年录两首,慢工细活.从1968年开始,突然加快速度,每年录6首左右,直至1969年完成,此时距安达离开人世已经没几年了.
安达的全集完成度极高,却一直没有获得对应的声望.连发行也是藉瑞士一家私人银行的赞助而完成的.听过安达和哈斯吉尔合作的巴赫/莫扎特双钢协的人,从录音上未必分得出谁是谁;这恰好说明安达的琴音具有优雅,柔软的女性气质.事实上,整个全集也是弥漫着优雅的氛围.有人说安达技术不行,我觉得不然,安达只不过表现地比较规矩忠实而已.莫扎特的音乐固然可以使人忘却技术,但大师是绝对有技术底子在那里的.
总体上来说,录制年代靠前(1961-63)的那些作品的演绎更佳,大禾花那张精选(6,17&21)即是该阶段的精品.年代往后,琴音变得稍微”硬”了,灵性随着这份”硬”也稍稍流逝.
还有,DG把全集挤入8CD,每张都接近80分钟,是一个颠覆普通意义上的”超值”的做法.
下一步我在等待海部勒的全集……
TOP
7#

上山砍柴 在 2005-6-13 14:51:59 发表的内容


莫扎特的作品最好整套听,也许是我说的。[/quote]

当然是你说的!
我也就熟识这4大乐友:标哥,砍叔,威廉兄,TIM弟.
TOP
8#

[upload=jpg]Upload/20056131540570478.jpg[/upload]
科曾的这5首,弹得漂亮极了.音色饱满而扎实,珠圆玉润,每个音都透出醇香,有如品尝绝好的茗茶.速度呢,也是不拖也不赶,保持一种老派的矜持与节制,很令人神往.乐队不论是科尔特斯的还是布里顿的,都扮演了很好的倾听者的角色,常常是一番齐奏落罢,大家屏息凝神,万籁俱寂中,科曾泛着钻石光彩的声音再度响起.......声音,还是声音,我承认听这款录音时我成了器材派.维尔金森担纲了其中2首协奏曲的录音,不过我更倾向与好声音是弹出来的,而非录出来的.
再说说这款录音正统与否的问题,有人认为科曾代表了最正统的莫扎特,有人觉得其中还是渗透着很多浪漫派气息,很多自由空间.我较支持后者.
最后编辑mahler2004a
TOP
9#

troll 在 2005-6-13 20:01:01 发表的内容
马勒胸觉得最近市面上多的SONY的佩莱亚的mozart钢协全集如何?有人说他是弹mozart的专家啊。


没什么研究.曾经几乎已经买了,后来却搁置了.其性价比相对比较低,现在交流版有300多的价钱的,如果品相好,拿之可也.
听到过的主要评论有:1.独奏有点"粘".2.录音不行.仅限于听到.
莫扎特的专家有很多:哈斯吉尔,艾德温.菲舍尔,吉塞金,布伦德尔,安达,内田,爱申巴赫,佩莱西亚,扎卡里亚斯,等等.我现在也是东弄一点,西弄一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