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一本企鹅唱片指南说起…… [复制链接]

查看: 3374|回复: 9
1#
前天晚上我正在为重装windows刻苦奋战的时候,在另一台电脑上逛团购论坛的老婆突然发现了新大陆。“有人要卖企鹅激光唱片指南耶,快来看!”

我突然一惊,难道就是那大名鼎鼎的“三星带花”?一个箭步蹿到老婆身旁,果然有个帖子说要卖书,原价248,二手价124,成色不错。心中窃喜:对折耶,可以下手!

昨日成交,一切顺利。书的硬封有点碰皱,但里面部分还是雪白干净的。对于一个早就想买企鹅指南的人来说,能便宜一半入手,感觉很值。
分享 转发
TOP
2#

介绍完这本企鹅指南,我又想起一件事。

昨天我在当地发烧友的qq群上问兄弟们,买碟之前看不看企鹅指南之类的书,结果应者寥寥,有人说逮到什么听什么,有人说封面设计非常重要。我觉得颇有些遗憾,看来烧友中的古典爱好者并不是很多,愿意在音乐领域深入的烧友和在器材领域深入的烧友相比,实在是不成比例。

烧器材自然是件很好玩的事情,可是和烧音乐相比,哪个是本哪个是末呢?买器材是为了研究器材的音色变化,还是更好地听音乐呢?

想起那个转让企鹅指南的烧友,他为什么不在hifi168/avtime/家电论坛上转让呢?在女孩子比较关注的团购论坛卖如此专业的东东,自然卖不出个好价钱。

不过话说回来,也许他在各hifi论坛上做过尝试,可惜都无果而终,如果真是那样,那才真令人心寒。

从一本企鹅指南扯到国内严肃音乐的氛围低迷,说得远了点。没有批判器材发烧的意思,纯粹是有感而发,有失偏颇之处欢迎拍砖。
TOP
3#

拿到书仔细一看,真把我吓了一跳。家里有套上下册的音乐圣经,接近A4的版面,每本书有5厘米厚;而这本企鹅指南居然比音乐圣经短一截,接近丹拿52正面投影的比例,厚度就比较吓人了,10cm左右,不分上下册,就一本!拿在手里,厚实得要命,商务印书馆出品,老牌出版社,品质保障,不错。

回到家里粗看了一下,这本书对唱片的介绍以演绎方为主——也就是说,不对作曲家、作品作任何介绍。书的编写方式也和中国人的习惯有些许不同。最大的遗憾是该书出版日期为1999年,估计很多唱片都改编号了。

家里的音乐圣经倒是以介绍作曲家、作品为主。它会先介绍作曲家小传、主要作品(最重要的作品)、全部作品小析。对于非常重要的曲目,例如卡门,会作1-2页纸的详细介绍。但是音乐圣经对唱片的介绍采取点到为止的做法:先介绍最值得购买的几个版本,然后介绍重要历史录音,最后介绍值得推荐的版本,但版本之间的描述几乎是完全欠奉。

而企鹅指南却是专门介绍优秀版本之间的差异的。两本书相得益彰,取长补短,爽也!
TOP
4#

没有照片,什么照片都没有。只有文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