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篇回帖,发现这个写法也有失全面。
对于一部分喜欢玩器材,尤其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朋友,这个帖子并不适合他们。对于经济水平和业余时间有限,主要为了欣赏音乐的玩家来说,缩短升级过程,尽快过渡到不再折腾器材,单纯享受音乐的阶段,是更加幸福的。
但问题在于:一个人很难弄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声音,在听了别人的器材以后就更加迷茫了。我的听音历程虽不长,但对于器材的级别也有了一点感悟。
器材的档次,关键在于实际成交价格。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永远不会错,超值的器材,顶多可以挑战120~130%价格的对手,绝对的超班恐怕只有在diy中出现。
然后是器材的搭配。器材搭配不好绝对是恶梦,而对于不同的预算也应该进行更加灵活的搭配。比方说喜欢丹拿的声音,又不愿意付出高昂的价格购买功放,就可以考虑夜莺这样高解析力又相对好推的箱子,配一些高频较柔和的功放。失去一些没有关系,因为你得到了其它的东西,你买单的不是器材的单一指标,而且各种指标、各种因素的综合。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过于执著某种声音。
一旦器材到位,就不要整天想升级了。君不见,bt论坛里有成百上千张cd碟片,要全部听完都要多少时间!在新唱片中寻找乐趣,不是比在新器材中寻找乐趣更容易,也更廉价吗?
我曾经为夜莺,为月影2,为pmc和图贝利着迷过,但是多听几次,着魔的劲头就开始消退。为什么?因为有限的价格是买不到完美的器材的,这些东西或多或少总有一些你不满意的地方。
我曾经想配2/3对不同的箱子倾听不同的音乐,现在看来,完全没有必要。一对相对全面的箱子足以让你领悟音乐百态,某张唱片播得不是特别完美又有什么关系,还有千千万万张唱片可以聆听啊,同样重播100张碟片,如果你的器材和别人的相比胜负结果是52:48呢,那么你就是赢家!
不过话又说回来,斗机不可取,玩音响,其实玩的就是心态。我的系统很廉价,ae的evo1,凤之声的甲乙类功放,原创a8s碟机,几十块一米的廉价线,很多音乐一样听得我如痴如醉,有时候我甚至在想:这样的效果已经很好了,我为什么还要花钱升级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