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萨蒂。 [复制链接]

查看: 12291|回复: 46
1#
Erik Satie
    
   前几天在168上有人跟我说喜欢萨蒂,只是不甚了解。现在整理出一些文字。共勉。

[upload=gif]Upload/20054128422141655.gif[/upload]


    Satie于1866年在法国诺曼底诞生,1925年逝世,享年59岁。创作以钢琴曲为主,旋律大多简单但富有浓厚的神秘感。大约是与印象乐派德布西、拉威尔同期,但当时并不怎么有名  一般人认为他是个怪人。(若去翻阅有关他这个人的文章,会看到eccentric 或 eccentricity这两个字不断冒出来 )

    诸多古怪事迹包括:

  1. 酷爱收集雨伞(据说他小小的房间里摆了一百把伞)

     2. 身为钢琴家,但亲朋好友均表示从未听他弹过琴(据说死后人们还发现他家的钢琴上蒙着厚厚一层灰尘)

     3. 专给自己的曲子取一些怪名字, 譬如「干涸的胚胎]、「软趴趴前奏曲]     、「树林里一个胖胖好好先生的速写与媚态]  等等。

   4. 手写的琴谱除了最早期的以外,从不加小节线 (不懂小节线是什么的人,可以去我下面介绍的第一个网站,有详细的图表)

     5. 琴谱上还写了一堆他本人稀奇古怪的批注,比如:「light as an egg 指尖要轻得像一只蛋」、「here comes the lantern灯要亮起来了] 、「open your head 打开你的脑子]、「play like a nightingale with a toothache要弹得有如一只患有牙痛的夜莺]、「 work it out yourself 自己动脑筋想]。

  总之,他就不像一般作曲家写些规规矩矩的符号就对了。老实说,若认真看他的指示弹,人恐怕会笑得摊在钢琴上了 。

  他的音乐极富原创性,但指法简单,概念又太过新颖,因此,与他同代的人常讥讽他为业余钢琴家。这位老兄脾气又非常火爆,任何他看不顺眼的乐评一定加倍给骂回去,所以啰,尽管德布西与拉威尔努力推销他的音乐,但仍然成不了名。


  他自己大概也很清楚这点,所以在自画像下面写道 (对了,除了弹琴之外,他还擅长画画及写犀利的骂人文章,总之,是天生适合当文艺青年的人就是了):jesuis venu au monde tres jeune dans un temps tres vieux  (I have come into a world very young into an era very old)
(我踏入一个非常年轻的世界,却身处一个非常古旧的时代)


    Satie最富盛名的曲子就是三首 Gymnopedie,均作于1888年(22岁),其中以第一首最为有名(德彪西曾把第一首与第三首改编为管弦乐)


  关于这个奇怪的名字,Satie研究者也是议论纷纷。gymnopedie是古希腊斯巴达每年为祭祀太阳神阿波罗而举行的庆典,到时,老老少少的男人都必须跳舞,以讨阿波罗的欢心。取这个名字的原因:据说,Satie看到一只希腊古瓶,而 瓶上有关gymnopedie祭典的花样触发了他的灵感,因此才以Gymnopedie为名。


  在网站上看过一种说法:三首 Gymnopedie乍听之下,旋律、曲调均非常相似,但同中有异,有如以不同的角度来观赏那只希腊古瓶,觉得这个诠释满有趣的。

    自己觉得,Gymnopedie是首像海一样深沉、神秘的曲子,好像在描述着沉入大海、安静地死去的感觉。(因此私心以为这首曲子满适合出现在「情人的吻」的)

     接着来说「Je te veux」(中文翻译大家都知道吧^^),这是Satie于1900年时的作品(34岁)。

  
  这首曲子与Gymnopedie的感觉完全不同,或者该说,Je te veux是Satie比较「不正常」的作品 。缺乏他惯有的神秘感,是首平易近人的曲子。可能也是因为Je te veux 是Satie为咖啡厅、小酒店等地而创作的吧。


  Je te veux是首轻快的三拍子圆舞曲,听着听着会忍不住翩翩起舞的。有个网站将它形容成「优雅的法国华尔兹」,不过我觉得,与其说优雅,还不如说甜蜜比较好,总之,是首很适合沉醉在幸福中的情人拿来跳舞用的曲子。

    日本人似乎满喜欢Satie的。(说到日本,我们只讨论音乐,不带任何的政治色彩)。
  小时候看过一部叫做「迷宫物语」的日本动画,里面第一个故事的配乐,就是Gymnopedie第一首 (那也是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立刻就迷上了。)

  另外,吉田秋生「情人的吻」里也提到了两首Satie的作品,一首自然是最着名的「Gymnopedie」(中译本是翻为「吉姆诺贝帝」),另一首就是「Je te veux」。

  其实里面提到的音乐,我都满喜欢的,而且,和剧情配极了!所以,如果喜欢「情人的吻」,绝对建议去听里面提到的音乐。

  另外,第六章的篇名「Tempest」,在自于贝多芬的d小调第十七号钢琴奏鸣曲「暴风雨」(Sonata No.17 in D Minor "Tempest" Op. 31, No.2),那首也是好听得不得了 ,觉得自己喜欢「情人的吻」, 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背景音乐。
  
  另外,日剧「长假」里面也有Gymnopedie。第二集中,凉子打电话去找木村拓哉演的濑名,但没找着(反而给中口智子演的小南给接到了),后来隔天濑名跑去琴房找凉子,凉子说打电话是想问他一首曲子的名称,并当场弹了前面一小段,也就是Gymnopedie的第一首。

  觉得好玩的是,凉子是音乐大学的学生,却把Gymnopedie弹得比正常速度快了好多。那时她的心跳速度显然不太正常 。


「长假」的音乐确实做得非常用心,连这种小地方也注意到了。


  濑名那个学生弹的音乐也是,真的是一个不喜欢钢琴的人才弹得出来的音色。每次听到,都忍不住要闭眼睛 >__<

    另外,那首常常在凉子出场时播放的背景音乐,是德彪西的「棕发少女」。


    回到Saite。


  Satie钢琴曲的CD,国内比较容易找得到的应该有两家:

  一是EMI,Aldo Ciccolini曾为EMI灌制了Satie全集,后来EMI还替他出了一张精选集,收在「红与黑」系列,低价位,附有中文解说,而且是双 CD,买起来非常划算,唯一的缺憾就是没有「Je te veux」。 Ciccolini算是引介 Satie的大功臣,有一个网站索性就写道:「只要是Ciccolini弹的就是佳作」。

  我在桂林的时候,就在龙船坪淘到了一张 Ciccolini的双CD。原版的。全是法文。而且包装的盒子打开方式和传统的是反向的,真的很有意思。不过经常也听罗格的。

  另外一家是 Decca,Pascal Roge也灌制了几张Satie的专辑,里面有一张「3 Gymnopedies and other piano works」,不太好找,而且里面收有「Je te veux」(只要是Satie的精选集,一定都有Gymnopedies,但Je te veux就不一定了)

    以乔治‧温斯顿在台湾出名的「Windham Hill Records」公司,也出过一张Satie的精选,不过几乎很难找到。

  在一般CD店,通常都看不到Satie的名牌,CD大多很可怜地夹在Saint-Saens(圣桑)与Schubert(舒伯特)之间(往往是连CD都没有)。




Satie的网站,推荐两个(都是英文的):
http://www.ozemail.aust.com/~jazclass/satie.htm
  (这个站比较适合初学者,而且英文字较大,不会伤眼,还可看到Satie的自画像)

  http://www.af.lu.se/~fogwall/satie/html
   (收有不少关于Satie的评论文章)

   http://shift.merriweb.com.au/satie/
   文字数据满丰富的,还有satie的links
分享 转发
TOP
2#

我只弹过一首萨蒂。没有小节线的。
虽是舞曲,却象是在地狱与天堂之中沉思的感觉。
TOP
3#

cdc 在 2005-4-12 9:20:28 发表的内容
我老婆喜欢听萨蒂,我在YLJ中买到一张EMI法国版的,双CD。

那应该就是 Ciccolini 的双CD了。
TOP
4#

上山砍柴 在 2005-4-12 11:14:26 发表的内容
Gymnopedie好象也被译成“裸体舞曲”?


是。也有叫“裸男舞曲”。
第一次接触到觉得很奇怪。
TOP
5#

dahaixiao2004 在 2005-4-12 10:40:02 发表的内容
谢谢琴韵小姐的好帖子,使我对SATIE有了更进一步的感受,恕我孤陋寡闻,能告诉我“Je te veux”的英文译名吗?


英文?法文翻中文庸俗一点的意思是:我要你。
TOP
6#

下海捉鳖 在 2005-4-12 17:33:52 发表的内容
琴MM的签名很个性嘛。

什么?你灌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