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3年6月9日清晨,一辆旅行车停在奥地利萨尔茨堡一座简陋的楼房前。一位叫作莱奥波德·莫扎特的乐长正领着一个七岁的男孩登上车子。这个男孩是沃尔夫冈·莫扎特,就是后来饮誉世界的天才神童音乐家(图一)(图二)。此刻,他随父亲远行,举行旅行音乐会,开始了莫扎特(1756—1791)踏人世界的第一步。当马车在坎坷不平的路上驶过,直奔巴伐利亚边界而去时,小莫扎特透过烟尘,看到了与马车同步跃动的音符。此时,他踏上了欧洲之旅。小莫扎特除了睁大好奇的眼睛望着异国的风光,头脑中奔涌的全是明快清新的音符。
在布鲁塞尔,他不知旅途劳顿,用钢琴记录下了他的旅行感想与印象,—首《C大调钢琴奏鸣曲》在他的笔下涌流而出,1956年正当莫扎特二百周年诞辰纪念之际,比利时及其属地发行的邮票印上了莫扎特在布鲁塞尔写作的这部钢琴奏鸣曲的乐谱。
在莫扎特诸多的钢琴作品中,这首奏鸣曲连同他最初的小步舞曲,虽不是著名的篇章,但却显示出了天才作曲家的杰出才华。在人们并不太熟悉的旋律中,那种纯洁明丽的色调与欢愉清新的气氛,透露出天真的童趣和对世界的美好幻想。邮票上印出了奏鸣曲快板乐章的曲调。
带着这首奏鸣曲莫扎特来到了巴黎。他和父亲先拜访了奥尔良公爵的秘书格林。
小莫扎特弹起了未完成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格林激动地问:“这是谁写的?”
“我写的,是我在布鲁塞尔开始写的”。7岁的孩子边弹边回答。
格林激动地叫道:‘‘这是一个奇迹!”
在巴黎,莫扎特继续写作这首奏鸣曲。一天清晨,母亲被一股烧纸的焦味弄醒。小莫扎特穿着睡衣站在壁炉旁,一大堆撕碎的谱纸在燃烧,灼热的白色纸膜上还依稀可见一些音符。他不满意已写的篇章,早点后他开始重新改写这个奏鸣曲的最后一个乐章,并重新改写了第二首钢琴奏鸣曲。
他的父亲当时就发现,奏鸣曲中的展开部完全是奇怪的东西,没有他教过的规程与格式,也没有当时众多作品中那种遵循逻辑的思路。小作曲家的笔下有更多的即兴,更多的感性,完全是一种幻想的展开。父亲高兴地看到,儿子已经超越他了。
圣诞节这天,莫扎特一家受到国王和王后的接见,并把这两首钢琴奏鸣曲呈献给国王的女儿维克托瓦;出版后的奏鸣曲扉页上写着:“作曲:萨尔茨堡的莫扎特,时年七岁”。
从这首奏鸣曲开始,莫扎特揭开了他音乐创作的新的—页;这一曲是他汗牛充栋名作中的一个开篇之作。
摩纳哥发行的《莫扎特的一生》(1981)
[upload=jpg]Upload/2005481219351061.jpg[/upload]
比利时发行的《莫扎特的小奏鸣曲》(1956)
[upload=jpg]Upload/20054812193248457.jpg[/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