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我的唱片夹里自己比较钟爱的CD是黄雅诗的〈蝶舞〉。一个并不太著名的扬琴才女。台湾人。被我从一个小店用很低的价钱连同其他流行摇滚一起买来。听后为之惊艳。
复合节拍用得很多。《蝶舞》是ABA的回旋,先是五拍,接着转三拍。还有《七拍》,旋律重音不断变换,让人琢磨不透,其实就只是一个七拍子的曲子。有人说它象夏布里埃的〈西班牙狂想曲〉,在三拍子中形成二拍子的切分节奏型,体现了现代音乐不受节奏约束的典型。
那首〈追逐〉在民族性中透露出世界性的风格。一些离调的和弦,伴奏旋律与扬琴声部交织使调性显得丰富无比。立刻被我用于编舞课的音乐。成绩不会很差。后来,这首歌被改变编,出现在女子十二乐坊的专集里。
直到前不久朋友推荐的〈弦上漫步〉。又一张完全创作专集。以现代化的编曲手法,改变了了人们心目中扬琴比较刻板的印象。专集的封面也很赏心悦目。春天来了。
[upload=jpg]Upload/2005478143940643.jpg[/upload]
这张New Age 风格的风潮唱片我立刻被我收入囊中。和上一张偏向实验性的曲风不同。旋律更加的甜密。“有爱有泪,有欢笑。与你漫步弦上,分享幸福滋味。”唱片的文案是这样写的。
也许是先入为主,我似乎更喜欢〈蝶舞〉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