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的门槛 [复制链接]

查看: 8763|回复: 33
1#
《论语》里的一则故事,讲到了不切实际提高道德门槛的危害。春秋时鲁国有项强国之策,若鲁人在外为奴遇人赎身,后者的花费可由国家报销,良政让数以千计的鲁人得以自由和返乡。孔子弟子子贡却在帮一奴隶赎身后,当众撕毁票据,表示不愿增加国家负担。子贡本以为孔子会因此表扬他的“仁”,但孔子却责斥曰:贡此行看似仁,实是将一项仁政逼入死地。因你擅自提高“仁”的标准,让后人陷入两难的境地:既难以承担赎买费用,又以去报销为辱,于是只有干脆不去赎买奴隶了。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仁的门槛

所谓爱心的真谛,必是尊重,必是敬畏!
不是同情
不是可怜,当然更不是施舍
更不是和灾难中痛苦的人们比较出来的幸福和珍惜

谁都知道,捐款当然越多越好,但是,如果攀比谁的钱多,只能说明我们未必理解所谓爱
更不代表我们有权利指责捐款少的人
如果给爱心设置门槛
只会失去更多的爱心
社会应该鼓励人们捐更多的钱
但更应该鼓励人们学会尊重
学会懂得在灾难面前保持一点愧疚
一点点就可以
TOP
3#

回复:仁的门槛

无限拔高曾经给中国带来灾难,带来低效和内耗.共产主义再崇高,还得从市场经济开始搞,这就是现实.从道德上讲,自由是最高的道德,不要指责比你道德低的人,既是道德,也是风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