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求置顶) 由文盲到大师 (三) --- 线材行酒令 (第12页116楼) [复制链接]

查看: 42306|回复: 160
1#
听音环境对HIFI系统的重要性在发烧圈子里早已得到普遍认同。作为一个HIFI新手,怎么装修自己的听音室呢?本菜鸟级老鸟专门总结了前辈烧友和大师们的各种经验供大家参考。只要阅读了本速成教材,所有HIFI新手都将跃升为室内建筑声学大师。

《由文盲到大师 --- HIFI听音室装修方案大全》

屋顶:
1. 贴一大片泡沫扩散板。这东西有进口原版还有国产克隆的。有钱的贴进口的,没钱的贴山寨的。
2. 用木条打井格子。格子打的疏密貌似又有说法。反正是听法师说,也没啥具体数据计算。
3. 屋顶吊越南草帽。有些音乐厅也这么搞,烧友也照虎画猫。
4. 贴海绵,大块的厚海绵。LPD也是这么干的。
5. 用石膏做波浪顶。仿佛到了东海龙宫。
6. 吊个顶,里面塞上吸音材料。多少随意吧。

前墙:
1. 有说墙面要硬,贴大理石。
2. 有说墙面要软,上软包,卡拉OK包厢一样。
3. 有说墙面要扩散,几个扩散板一字排开。扩散板的跨步又有说法。
4. 房间小不怕,中间墩个大吸音柱子。有钱的上意大利的,没钱的上国产山寨的。
5. 前墙两个墙角搞两个圆弧,里面塞上沙子。塞多少又有说法。
6. 前墙两个墙角墩俩吸音柱子。有钱的上意大利的,没钱的上国产山寨的。
7. 前墙两个墙角墩俩扩散柱。
8. 前墙中间放一个泡沫扩散板。记得是杭州某大师的独门绝技。

侧墙:
1. 第一反射点搞俩大吸音板。
2. 第一反射点搞俩吸音扩散板。就是把扩散板外面包个帆布,里面塞上点吸音材料。
3. 第一反射点以外的地方搞扩散,铺满扩散板。
4. 侧墙用三夹板隔个空腔塞吸音材料进去。
5. 没钱搞上面那些就贴海绵。
6. 侧墙左右不对称,搞个大反射板挡一下,变得稍微对称一点点
7. 侧墙摆书柜,摆碟柜。里面摆上书或碟,还要摆得曾差不齐。

后墙:
1. 后墙普遍认为要软,上软包卡拉OK那种。
2. 后墙挂扩散板。
3. 后墙隔个空腔,塞吸音材料进去。
4. 后墙贴厚海绵。曾经在一位烧友家,一边听音乐,背后墙上的海绵不停掉下来砸我脑袋,后来是边听音乐边警惕着后墙。
5. 摆书柜,摆碟柜。里面摆上书或碟,还要摆得曾差不齐。

地板:
1. 贴地砖不能用光滑的,要粗糙的。
2. 如果地面光滑,铺块地毯或地毡。大小又有说法。
3. 铺木地板。底下不能有空隙,填沙子石子。

除此之外,还有把房间贴满木条,搞得象个桑拿房的。还有全屋软包,搞成卡拉OK房的。
总之有一点各位新手一定要记住。你们的听音房如果是四面光墙,你们就一定都是菜鸟是傻鸟。一定要装修听音室,照着上面的各种方法装修一遍,不管声音搞成怎样,你们就是大师。
如果想更上一层楼,还可以做一些驻波计算,房间比例计算,不会数学不要紧,不知道声音波长和速度也不要紧,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快捷计算公式帮你们自动计算。搞了这些,你们就相当于建筑声学的泰斗了。
限于本人才识短浅,以上总结必有疏漏,欢迎各位大师拾漏补遗。

(以上各种声学处理方法皆来自民间和网络,仅供各位参考,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后果和责任。)

补充:
1. 听音室要乱,越乱越好声。搞DIY的,听音室往往也是工作间,特别乱,所以DIYER都觉得自己的东西好声。还有收藏二手的,一屋子垃圾,也乱,也好声。谢谢LPD的补充。
最后编辑ray_ji 最后编辑于 2011-02-15 15:09:31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1/2/19 0:38:17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逗你玩儿
TOP
2#

用EQ会有相位问题,好的EQ虽然音色影响不大,但还是都有相位问题。真正的老烧都不用EQ。

老烧和大师都是用线材调声,虽然用线材调整也有严重的相位问题而且价格昂贵且适配性很窄。但。。。

但。。。。 用EQ你就是外行,用线材才是内行,用最贵的线就是最大的大师。
逗你玩儿
TOP
3#

很荣幸的告诉你。我们确实听到了相位问题。在某处曾经听到一张瑞鸣的碟。录音重播出来整个乐队铺陈得很好,唯独一把二胡的定位高高在上,一听就知道二胡录音被单独处理过。

当然,不是每个听音室都能听到这种问题。有的精心装修的听音室里各种乐器的定位上窜下跳,但又怎么都跳不出房间,听得我们不知HIFI是何物,也就不差这么一把二胡了。
最后编辑ray_ji 最后编辑于 2011-01-28 14:05:16
逗你玩儿
TOP
4#

无关就无关吧。但如果你要在HIFI论坛混,就一定不能提EQ。如果有人在你面前提EQ,你要作不屑状,要有点高傲的神情,或者装傻,EQ?我不懂哦!

另外,也要告诫老兄,虽然你说现在的音乐都是在录音室里电脑上做出来的,所有耍HIFI的其实都知道这么回事,但几乎没有人承认电脑播放出来的声音好过CD,虽然老烧们觉得CD在LP面前也是烂渣。在HIFI论坛耍PC HIFI的要装孙子,不是真孙子,是装孙子。
逗你玩儿
TOP
5#

新书预告:
《由文盲到大师》系列二 --- 《电源处理一日谈》
逗你玩儿
TOP
6#

怎么无知啊?
怎么害人啊?
HIFI大师们行家们有几个不是这么干的?
大家平时这么交流就不误导人?
我把大师们的玩法总结出来就是误导人?!!!
逗你玩儿
TOP
7#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真有外星人或者来自未来的地球人藏在我们身边,那我可以肯定的说,这些外星人和未来人一定以音响工程师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严格的说,这群人的职业是HIFI电源产品工程师。

HIFI玩家总会认为音响中的很多事用目前的科学解释不了,这些事情并非不科学,只是我们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多。音响系统中,电源处理的问题就是个很好的例证。几乎所有的电工,电子工程专家教授都只是认为电的关键是够A数,电源线的关键是够粗,导电能力够强。但HIFI玩家和大师, 几乎个个都能听出不同电源产品的声音特征,HIFI高手可以巧妙运用不同的电源产品来给系统调声,尽管大师们都说不出其中的原理或者只能臆测一点无法严格验证的原理。这些电源产品都号称是用很高的科技来生产出来的,既然生产产品应用了很高尖的技术,这些产品的机理又不为现代科技所能解释,我有足够的理由怀疑当今音响工业高尖技术来自外星科技或者未来科技。这种推断比夏商周断代工程更严谨,比中医药理研究更有逻辑性。

《由文盲到大师(二)--- HIFI系统电源处理大全》

这一节我们谈谈音响电源产品。音响技术的根本是电能转换成声能,电是音响发声的必要因素。普通人对音响和电的关系的认识仅此而已。但HIFI大师们都有个共识:好的电力供给是音响出好声的必要因素。要玩好音响,必须要玩好电。

电源产品价格跨度很大,大家可以根据各自荷包的大小来挑选产品。一块钱三块的作坊豆腐跟百十块钱一块的日本豆腐味道绝对不同,但都是吃豆腐。吃豆腐不分贵贱,有钱的吃明星豆腐,没钱的挤公交吃豆腐。同样,HIFI不分贵贱,经济上的贫富决不是成为大师的决定因素。


下面我按照价格由低到高的顺序介绍各种电源产品。

电容:
搞个电容焊接在电源插头上,然后在音响插排上找个空位插上去。传说有净化电源的作用,据说换不同的电容声音不同,尤其是刚换上去的时候声音变化最明显。没钱上几块钱的电容,有钱上几百上千的吃明星豆腐。

电源清洁工:
样子像个液体蚊香或者象个手机充电器。里面装的不一定是电容,可能是个吃杂波的小电路。名厂的几百块,LPD等小厂的也就百来块。插上去声音明显有变化。不光可以插在音响插座上,还可以插在冰箱旁,电脑旁。保证声音有变化,没变化你找LPD。关于LPD大师,很多理论也非常超前,我怀疑他也是未来人,但相比起来,其他的产品设计师如果来自2060,LPD大概也就来自2012的俄罗斯真理报。

保险丝:
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大师们都用这句话来形容保险丝的重要性。各种HIFI保险丝因应而生。有镀金的,有纯银的,后来发展到镀铑的,保险丝的外壳也有讲究,石英的陶瓷的声音也有区别。2A的工业保险丝换成2A的HIFI保险丝,结果就是千军万马挤着镀金的独木桥,纯银的独木桥,镀铑的独木桥。材料不同,桥面阻尼系数也不同,所以声音一定有变化。有的功放里面有十几根保险丝,真怀疑这功放厂老板跟保险丝厂老板有一腿。也有民间大师振臂一呼,要什么保险丝,用根铜棒直接短路,于是,独木桥变成了坑坑洼洼的康庄大道。

滤波插排:
就是个带滤波功能的电源插排。几个插座带滤波功能,几个不带。一般推荐把大功率的设备比如功放接到不带滤波功能的插座上,避免动态压缩。把小功率的设备比如CD解码等接在滤波插座上,可以获得更纯净的电源。有的还带相位指示灯,可以解决电工装反了电源相位的问题。在这个神奇的国度里,这个相位功能很有必要。这些东西不贵,千儿八百就能获得纯净的电源。不过我要提醒一下各位,买这些东西,虽然不贵,但很累,买回来后总想听出滤波后的声音跟不滤波的声音有什么区别,甚至要发动老婆孩子爹妈丈人丈母娘来帮忙辨认。

拉专线:
官僚可以从电厂拉专线接音响,还可以对比各电厂的电带来的声音变化。
富豪可以从市电变压器拉。
中产可以从小区电房拉。
屁民可以从家里的电表那里拉。
送装修的商品房强烈建议拉,你根本不知道原来的电路是怎么铺设的,可能是绕了几个房间最后才到放音响的客厅或者房间,可能电线是由几段短线接起来的,可能铜线的材料是垃圾回收料。在咱们这个神奇的国度,一切皆有可能。
说说拉专线的材料,本地正规大厂出品的电线就行了。所谓4A,6A,10A哪个好,各有各的说法,都是大师们在自家和朋友家少量实验主观不完全统计出来的真知。有的大师几种规格的格拉一组对比测试,在此,对这些HIFI先行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DIY紫铜插排:
厚厚的紫铜插排,上面装几个名牌插座。正规厂一般是不用紫铜,也许是舍不得,也许是没必要。但发烧友都认紫铜,紫铜插排是穷烧友迈向大师的标志。发烧友众生平等,有钱的大师用天价电源处理器,没钱的搞个紫铜插排,大家也认你是大师。但如果用公牛,用山寨插排,那你一定是个HIFI文盲。

DIY电源线:
买自己买得起的最贵的HIFI插头,插尾和散线DIY电源线。这些贵价零件对声音的影响足以PK十倍价格的成品线材。这些东西挑贵的买,绝对会跟换了高价电源线一样惊艳。当然了,这些东西千万不要拿到别人家去PK,真要比,让别人把天价厂线拿到你自己家PK,这样,你会发现自己的DIY水准不是一般的高,你甚至会怀疑自己是未曾复苏记忆的外星人或未来人。自己DIY电源线的朋友一定要记住,玩PK一定要打主场!!!

稳压器:
家里电压波动太大,绝对有必要装个稳压器。这是生死存亡的事情,机器烧了,什么都听不成。决定上稳压器之前,记得测测自家的电压波动是否在机器的正常工作电压范围内,电压波动到底是缓慢变化,还是瞬间跃变。我认为机器正常工作电压范围内的缓慢电压变化无需使用稳压器。不过,神奇的HIFI,电压不同,声音也不同,很多人喜欢电压高于220伏时候的声音,够V5。你如果买个稳压器用调电压的方法来调声,那你可以忽略下面的文字直接大师了。顺便说一说,在瞬间电压摆动很大的情况下使用扫描仪,扫描结果是一道颜色深,一道颜色浅,加个稳压器后,扫描结果经常还是一道颜色深,一道颜色浅。

隔离牛:
传说中能将杂波隔离在HIFI大门之外的利器。普遍认为功率越大越好。如果功率不够大,会压缩动态。大到什么程度才好呢?有个朋友曾经用1万多瓦的隔离牛,跟我说不压缩动态,我也相信,是真相信。后来再去取经,不见了体积硕大的隔离牛,说是压缩动态。到底多大功率的隔离牛才不压缩动态呢?也许一般系统的动态本来就不大,加隔离牛也不见得发现太多问题。

成品电源线:
价格跨度比较大,从3位数到7位数都有。你决不可以否认6位数7位数电线的用家是大师,也决不可以轻视3位数电线用家中没有大师。电源线的详细问题将在后面线材的章节统一讲解。这里只是提醒大家,电源线对声音的调节作用跟其它线材一样。这也是HIFI资深发烧友的共识。你可以买不起它,但决不可以怀疑它的疗效。一般来说,电源线跟同一系列信号线喇叭线的声音走向相同。

多功能电源处理器:
最高档,最贵,科技含量最高的电源净化设备就是各式各样的电源处理器。这些高端电源处理器个个号称能把市电中的各种杂讯和缺陷彻底清除。但奇怪的是HIFI系统应用不同的电源处理器后,声音效果各不相同,有的更饱满,有的更通透。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电源处理器的科技含量远远超过滤水器。滤水器仅仅过滤出纯净水。电源处理器在净化电源之余,还顺便调整电的味道。购买我们买得起的最贵的电源处理器确实是条HIFI真理。当我们使用了电源处理器后,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纯净的电源,我们通过选择不同的电源处理器,可以获得可乐味的电,橙子味的电,啤酒味的电,川菜味的电,西餐味的电。由此可见电源处理器的性价比之高。

本章总结:
HIFI大师必然是用电的高手,用电的高手不一定要有电工基础,关键是要有能力挑选合适自己系统的未来科技和外星科技电源产品。

(以上各种电源产品资料皆来自民间和网络,仅供各位参考,本人不承担因DIY电源部件和使用各类电源产品引起触电事故的任何责任。)
最后编辑ray_ji 最后编辑于 2011-02-02 09:27:46
逗你玩儿
TOP
8#

LPD花雕又喝多了
最后编辑ray_ji 最后编辑于 2011-02-03 18:33:11
逗你玩儿
TOP
9#

新片预告:
从文盲到大师(三)--- 线材行酒令
逗你玩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