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的首选版本 [复制链接]

1#
《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 CBS MYK 36720/瓦尔特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

  在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中,我一直对《田园》情有独钟,这是贝多芬在完全失聪的情况下对大自然依恋的表达,是生命乐章的伟大漫步。近一个世纪以来,这部作品的版本可谓不计其数,而我认为这张珍贵的“报纸”版则是最能表现贝多芬精神的伟大录音。
  瓦尔特对《田园》的诠释机智、鲜活、富有想象力,第一乐章漫步主题的几十次巧妙变化,犹如光影在不断变换,而第二乐章简单朴素的主题在优美乐句上的反复留恋则使人在宁静安谧中感受到天使缓缓拍动的翅膀,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充满开阔的抒情,第四乐章暴风雨则有着戏剧性的铺陈和幽默的玄机,高潮之处充满力度。终乐章的经营则极为细腻,精美无比。总之,瓦尔特所把握的《田园》是一种没有阴影的愉悦,一切都沐浴在明净的阳光下。好的真没什么好说的。
  该片的录音也发烧得要命。瓦尔特在CBS的唱片张张精彩,这已是发烧友人人皆知的事实,而这张CD所带出的绝顶之美更是超出了我的形容词所能描述的范围。我很少听到像这张唱片中那么令人入神入魂的管弦乐,即使你以极小的音量播放,音乐的细节竟还是如此的丰富,温暖透明的感觉一点都不会减少。听得令人屏息,当乐曲一开始森林般青绿的木管以及弹性柔软、直叫人情绪激动的弦乐悄然加入时,我敢保证足以叫发烧友们魂飞魄散,舌头伸出而难以缩回。
  这张CD还有着管弦乐录音中难得一见的轻松和从容,音场开阔庞大,成群的、极富光泽的弦乐让人真想一把将它们抱住,当音量微弱而又无处不在的低频从两只喇叭中徐徐爬出时,那一片漂浮在低频前面的如海弦乐则美艳的几乎不太像真的,细滑如丝的质感,简直叫人食不知味。我断言听过这张CD而没能占为已有的发烧友将肯定夜夜失眠。[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12213414041578.jpg[/upload]
最后编辑chopin
分享 转发
TOP
2#

大卫 在 2003-11-23 19:48:14 发表的内容
除了这张,在此本人向各位乐迷推荐一张令我感触尤深的唱片版本,就是富尔特文格勒1951年指挥维也纳爱乐在EMI公司的录音。当我聆赏到(暴风雨)乐章过后,感觉到自己仿佛置身于田野之间、眼前一片绿叶就像刚被暴风雨洗刷过一样、显得特别翠绿,空气也特别清新。感觉特好。各位有机会一定要听听。

在富尔特文格勒全部的贝多芬交响曲录音中,我最喜欢这个录音了。贝五和贝九我觉得太慢了。
TOP
3#

回复: 《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的首选版本

原帖由 仁厚里权少 于 2007-12-30 8:11:00 发表
Chopin兄,我不是唱对台戏。这张碟子,我真的觉得她的录音不是坊间说的那么好,不知道是我的器材有问题还是其他原因(我说的是录音,不是演奏),反正我觉得没有DG的伯母的录音好!!请您指教!!备注一下,我的CD是......

哈哈,没想到这个多年前的老帖子又被大家翻出来了。这篇小文是我1995年给台湾《唱片音响购买指南》杂志写的,整整12年了。现在看来,描述虽有夸大之嫌,但基本观点我还是保留的的。这只不过说明了,不仅演绎见仁见智,录音取向也依然有不同的喜好。仁兄,就录音而言,我还是认为瓦尔特版绝对好过DG伯母版,严格来说我不是发烧友,只是一个喜欢听古典音乐的人。我很少会刻意注意什么高、中、低频,也对所谓的分析力、细节和透明度心存疑虑。我心目中好录音的唯一标准就是耐听,长时间的聆听而不感到劳累,甚至越听越想听。因此我的描述肯定不是客观和科学的,而是我个人的主观感受。

关于版本,由于喜欢这个曲目,我有老美国报纸版,新sony版,新美国报纸版和香港报纸版。下面简单谈谈几种版本之间的差异。

再次聆听这张老美国报纸版,我依然认为是最顶级的交响乐录音之一,CBS老美国版的声音密度感极佳,声音既厚润又有层次感,滑爽而又鲜活,全曲听完耳朵几乎滋润的流油。相比之下,sony版在同一音量下,电平略高,声音雄浑有力,和CBS老美国版略微内敛的声音走向比起来显得张扬了一点,音场也显得稍稍靠前了,听感上先声夺人,似乎“过瘾”点。但几分钟过后就感觉sony版声音的密度下降了,音色暗淡了,有些发蒙,颗粒感也变粗,原有录音的细腻被稀释了,有点类似于混响开得过大的效果。sony版这种SBM的再处理方法我想用另一种比喻更能说明问题。现在大家都热衷于网上下载流行的美剧,多数下载的视频文件都不超过800×600的分辨率,在电脑屏幕上观看并不会满屏,但画质的密度是最佳的,如果调整到满屏观看,比如1024×768分辨率,画面自然变大,冲击力增强了,但画面的密度感会随之下降。如果你的显示器足够好,比如能达到1600×1200的分辨率,那这种满屏观看会变得难以忍受,密度感会下降到足以产生马赛克的程度。这也就是CBS美国版和sony版随着器材的档次上升差别越加明显的原因。当然如果你不在乎细腻度而只在意“规模感”那就另当别论了。我一位好朋友就喜欢sony版,因为他喜欢粗犷的风格。
至于新美国报纸版和香港报纸版,这二者之间没什么差异,我感觉就是同一个东西。和老美国版相比,还是有差异的,虽然音色取向没变,解析力和高频信息也未见明显减少,但是整体声音单薄了,这是致命的差别。还有两者的版面印刷也差异较大,相比起老美国报纸版,颜色变浅了,显得新净了不少。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4#

回复: 《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的首选版本

原帖由 莱纳 于 2007-12-30 14:25:00 发表
还推荐大家一款演录俱佳的田园
确实奇出品
莱布维兹指挥的田园
录音自不待说,演绎严谨大气,相当有味道。
基点上甚至有人推为超过瓦版的首选,认真听后也觉得不为过啊。

莱布维兹指挥皇家爱乐演奏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是我最早听过的版本,这套确是奇的唱片至今都是我的最爱。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5#

回复: 《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的首选版本

原帖由 仁厚里权少 于 2008-1-3 9:02:00 发表
真的很感谢肖邦兄!!我知道你是一名资深的爱乐者,我真的很佩服你,在论坛里面,您跟砍柴兄是我最佩服的人了。元旦假期,我回去再细听了这张碟子,觉得..............唉,不好说啊!!反正觉得录音是一般般!我喜欢......


哈哈,很正常,各人有各人的喜好。我一位朋友听这个曲子最计较第三乐章,速度不够一概被他pass,所以他只喜欢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的。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