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弥赛亚》音乐会12月第一次在广州上演 [复制链接]

查看: 2855|回复: 10
1#
大型清唱剧《弥赛亚》音乐会12月第一次在广州上演

中山纪念堂“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
  
12月13日

【时间】 2003年12月13日晚7:30

【地点】 广州中山纪念堂

--------------------------------------------------------------------------------
    2003年是世界音乐大师亨德尔及其名著作品《弥赛亚》首演261年,大型清唱剧《弥赛亚》音乐会将于2003年12月13日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这次大型演出活动由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中国河北乐团交响乐团联合演出。由著名青年指挥家苏文星担任指挥。

    去年12月7日、8日在北京中山音乐堂(紫禁城旁)曾举行了纪念亨德尔及《弥赛亚》首演260周年的大型清唱剧《弥赛亚》音乐会。

    据苏文星介绍,以后将于每年的新年前举行《弥赛亚》音乐会,来纪念这们举世闻名的音乐大师。

    作曲家背景介绍:
    亨德尔(G F.Handel)是世界著名的圣乐作家1685年诞生于德国哈勒城。他从小就具有非凡的音乐天才,传说幼年时经常半夜从床上起来,跑到阁楼上去偷弹一架藏起来的小型古击弦钢琴。
    他的父亲是个外科医生,最初反对他献身音乐,希望他从事法律工作,后来由于接受了一位赏识亨德尔天才的公爵的劝告,就让7岁的亨德尔跟从全城最优秀的风琴家,也是一位好教师学习音乐。1703年亨德尔到汉堡,次年就作成圣乐作品《按圣约翰记载之耶稣受难曲》。1705年,他作的第一部歌剧《阿尔米拉》演出获得成功。从此,就开始了音乐作曲家的生活。
    1727年后,他住在英国,入英国籍。晚年生活困苦,在最后的六,七年中,因为工作艰辛,双目失明。于1759年复活节前一天的早晨逝世。
    亨德尔一生完成了百余部作品,包括51部歌剧,32部管弦乐曲,23部神曲。每部作品都得到很高的评价,在音乐发展的道路上起到了巨大的革新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弥赛亚”神曲是23部神曲之中最杰出的作品。亨德尔仅用了24天的时间——1741年8月22日至9月14日,就作成了。1742年4月他在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第一次演出《弥赛亚》,为孤儿院募捐,甚至在他眼睛失明的时候,仍然坚持着这件善举。为了使孤儿院得到更多的款项,他禁止人们在他生前出版《弥赛亚》。在写作的过程中,据说当亨德尔写完《哈利路亚》合唱曲后,他的仆人春到他泪珠夺眶而出,激动地说:“我想我是看见了整个的天堂,还有至尊的上帝”!
    自从这部神曲问世之后,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热爱。世界各地都可以听到它。千千万万的人们被这个奇妙的音乐的庄严大合唱和动人的独唱所激动。音乐把光辉的信息注入人们的心灵,激动人心的音乐中,使人们感受上帝的威严圣洁、慈爱与恩典。

    作品介绍:
    《弥赛亚》是世界著名的神曲。是亨德尔23部神曲中最杰出的一部。是中国人民所熟悉喜爱的一部音乐作品,在西方更是家喻户晓。可说是全世界被演唱最多的清唱剧(包括以英文及其他许多语言,当然英文唱的最多),也是基督徒耳熟能详的圣乐;其中之“Alleluia”大合唱,更是许多大大小小的合唱团、圣歌队唱过或试著去唱的曲子。而演出的人数,首演时有18人诗班(6位男童女高音,12位男性演唱者中有4位唱女低音、4位男高音、 4位男低音),共使用了33件乐器──12支小提琴、 4支中提琴、 3支大提琴、2支低音大提琴、4支双簧管、4支巴松管、2支小喇叭、1组定音鼓、1架管风琴。
    作者从1741年8月 22日至9月14日,仅用了24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他的创作。作者生前此曲只作为募捐演出过。直到作者逝世后,这部作品才正式出版问世。成为轰动世人的巨著。为音乐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是1742年4月13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首演的编制。而莫札特在1789年重编的乐谱,使后来演出的人数大增,同年在伦敦就有275 位人声及248件乐器的记录。而1859年在伦敦的亨德尔100年逝世纪念会时,合唱团高达2765人、乐器460件。1869年在美国波士顿“和平日节庆”演出时,更曾有过一万人大合唱“Alleluia”、500件乐器伴奏的记录。《弥赛亚》受欢迎的程度于此可见一斑。此外甚至有所谓的“弥赛亚大合唱节庆”,就如在美国普林斯顿的西敏寺音乐学院,常常邀请普林斯顿附近的居民,自备乐谱参加大合唱,英国的伦敦也常有此盛况,人数有时多达2000人。
    剧本的作者查理•詹宁斯(Mr. Jenmens 1700~1773)是伦敦当时相当富有的人,他以写文章及剧本为至高之乐趣,并充满雄心。他自认是当时最杰出的剧作能手,饱读莎士比亚的剧作,对于许多古典文学作品也涉猎广泛。亨德尔在1725 年开始与他成为好友,发现查理•詹宁斯对他的音乐了解至深而相当惊讶,后来就采用了查理•詹宁斯的脚本写清唱剧,不过,他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其中的《弥赛亚》会成为万世留芳的脚本,与亨德尔同被歌颂,永不褪色。
    全曲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基督即将来临的预言和基督的降生,第二部分讲述基督的受难、死亡、复活和基督的教义。这一部分的高潮处是最著名的大合唱《哈利路亚》;第三部分讲述以信仰拯救世界。结尾是宏伟的《阿门颂》。

    指挥家背景介绍:
    苏文星:苗族,自幼学习音乐。 师从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许勇三先生学习作曲与对位; 1996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先师从著名音乐学家田联韬教授,学习民族音乐学,后师从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徐新教授和卞祖善教授学习指挥。现为中国河北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客座指挥、中国电影乐团交响乐团客座指挥,曾为多部电影、电视节目指挥录制音乐。2001年底在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指挥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中国电影乐团交响乐团在中国首次用中文公演了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在首都引起剧烈的反响,得到音乐界的高度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China Daily),美国世界日报,北京音乐周报,中央电视台(CCTV),北京电视台,北京音乐台等新闻媒体先后做了大量的报到并给予极高的评价。随后,他指挥这部伟大的作品在广州,青岛,温州等地演出,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股《弥塞亚》的热潮。

    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简介:
    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是直属文化部领导的音乐艺术表演专用团体,成立于 1949年,目前有成员60名,均是国内外高等音乐院校毕业的优秀毕业生。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合唱团形成了朴实而高雅,豪迈而细腻的独特风格。能演唱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做到张弛自如,合作默契。合唱团经常出访并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为电影、电视录制音乐,为电台及唱片社录制曲目,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大众欣赏水平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中国河北交响乐团简介:
    河北交响乐团是河北省唯一的专业交响音乐、合唱艺术表演团体,设有交响乐队、合唱团两个演出实体以及演出联络和培训管理中心、舞台美术中心等业务机构。乐团重组后邀请了30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莅团指导,训练乐团、合唱团。逐步形成了以交响音乐演奏、重奏、合唱、重唱、独唱等形式为主,及大型交响音乐会、影视音乐会、交响合唱音乐会、综合性音乐会等于一体的独特表演风格。具有较强的节目策划、排演能力,储备曲目、节目千余部(首)。先后在北京、上海、哈尔滨、江苏、湖南、河南、辽宁、吉林、山东等地巡演,受到广泛好评,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被多位专家首肯“已跻身全国省级优秀交响乐团先进行列”。
分享 转发
TOP
2#

反正没得看了
TOP
3#

没票买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