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另贴讨论,关于刻录与原版的详细对比 [复制链接]

查看: 6621|回复: 35
1#
差别:总体来说,刻录对比原版比较容易在高频泛音,低频能量上有所缺失。
今天在朋友的ATC100系统上再次对比了两个刻录碟与原版,音质上的区别要比家里的系统明显,不错!,对改进的方向有启发。总体的对比在大系统上主要也是高频泛音和水分和原版有差距。目前还没试过更高级的刻录机和更好的盘片,不知是否在先天上更高档的配置会否有更好的表现。

优势:晚上调整了刻录的避震和线材的措施重新刻了个碟对比原版,歌剧中的提琴手和腾格尔精选。对比结果,在中高质感和高频表现上与原版差距更小了。另外比原版差距感觉主要在中低频的纯净度和低频下潜能量上,。。经过反复对比歌剧提琴手第13首卡门幻想曲。感觉在小提的表现上,刻录的碟可以更清晰的再现弓弦发声之间的关系,运弓的变化,轻重,揉弦,每个音出的都有道理,有用弓拉弦的完整的过程再现,,而原版在清晰再现每个音的完整发声过程方面表现不如刻录,很多音就这么发出来了,有时感觉这个音符好象不属于这个琴拉出来的感觉,倒有点象是琴在发声,包括有些泛音也有点没道理。另外第三首的音乐性的实在程度与感染力刻录也是要超过原版。            原因是为什么呢?不知道,有些朋友可能认为是刻录碟的声音特质导致的错误 的再现,其实我看难说是原版压制过程造成了音染还是刻录过程改变了什么......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另贴讨论,关于刻录与原版的详细对比

原帖由 woow 于 2008-4-7 12:22: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appleblue2000 于 2008-4-7 9:39:00 发表
差别:总体来说,刻录对比原版比较容易在高频泛音,低频能量上有所缺失。
今天在朋友的ATC100系统上再次对比了两个刻录碟与原版,音质上的区别要比......

WOOW看反了,,我是说刻录碟比原版在高频泛音上的差距不容易做好,也就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原版的高频泛音总是好于刻录盘。

实际上番刻原版CD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复制。不理解的话可以仔细看看有关方面资料。http://forum.xitek.com/showarchives.php?threadid=352832 这个贴子从头看到尾就明白了。

我简单描述一下,贴子里有台湾烧友的实例,就是,把转盘的SPDIF数字输出接到有数码录音功能的声卡上,用电脑录音,分别播放原版和刻录盘,得到两个文件,另外有一个从原版抓取和一个从刻录盘抓取的文件,。在通过精确设置光驱偏移量等参数后,这四个文件的数字对比是100%相同。也就是说原版有哪些信息量,刻的盘。就算是比较差的刻盘,是100%和原版相同,,.

直接转一段过来
或许读者仍对于所谓资料正确但是音质受到影响感到疑惑,为了让读者对 jitter 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此提出一个实验结果。先准备一张音乐 CD ,然后复制成另外一张,并用抓音轨软体保证这两张 CD 的资料内容是相同的,可是放到 CD Player 中聆听,却发现两张 CD 的音质有很大差异。我们怀疑 CD Player 的读取机制不如电脑光碟机精准,因此准备了专业用音效卡 CardDeluxe 来做数位录音,将 CD Player 的数位输出 (SPDIF Out) 接至音效卡上。经过多次的比对,我们发现数位录音的结果与直接抓音轨的资料内容相同,也就是说 CD Player 读取并没有问题,影响音质的主要原因是 jitter 。单位时间资料流量不稳定的变动造成 jitter ,但这些资料内容本身并没有出错,因此不能单从数位录音的资料发现错误。一般来讲,除非设计上有瑕疵, jitter 要大到使资料内容出错是不可能的。

以上资料内容从台湾的LukeLo网友撰写的大作《关于数位音乐》中摘录,感兴趣的网友可以找原文观看,内容专业详细,很有借鉴作用。

  现在明白了,造成CD音质差异的原因,完全不是凭空臆想的所谓转换损失,刻录盘的本身介质差异,刻录机的精确度限制,注定了它和原版盘在物理上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这两张盘记录信息的凹坑(pit)和平面(land)绝对不可能会是一致的,它们的jitter也不可能是一样的(同理,盗版盘和正版盘,几种不同的刻录盘,甚至不同刻录机烧录的同一种刻录盘,都不可能一样)而压制正版盘片的工艺是玻璃母板制作,类似于印刷术,所以,同一母板在其寿命范围以内,制造出的盘片就有完全类似的凹坑和平面,它们的jitter也会有相当的一致性,这点和刻录的方式完全不可比。

  一个悖论:在模拟的世界里,信息经过多重成衍生复制,会一代代劣化,而数字的世界则可以精确克隆。那么这个精确复制下来的刻录盘,如果重新作为载体,进入光盘加工厂,重新制作玻璃母盘,重新压制CD,有没有可能音质超过这个源盘?我的结论是:如果经过认真制作,压制盘的工艺品质本来就超过刻录盘,在完全保留信息的基础上,生产出的盘片完全可以有更好的物理特性,具备更小的的jitter,在音质上超过原来的刻录盘和毫不奇怪。
最后编辑appleblue2000 最后编辑于 2008-04-07 15:10:15
TOP
3#

回复: 另贴讨论,关于刻录与原版的详细对比

原帖由 nrh 于 2008-4-7 16:10:00 发表
刻录盘用深蓝音乐人,用EAC抓映像文件,TEAC W540E烧机,原版稍显硬调,但层次感分析力更好,刻录盘柔和,味道要稍好,区别程度大约和更换线材带来的区别相似,甚至更小。

软件用的是杀
TOP
4#

回复: 另贴讨论,关于刻录与原版的详细对比

原帖由 sprs 于 2008-4-7 16:31:00 发表
to appleblue2000


或许,也并不是压片就完全比刻录好,LPCD不就是采用紫色染料的刻录盘来制作么,声音比压制的好了很多


想找那个紫基的刻录盘未遂!


太阳诱电的音乐碟有没有试过.
刚才新刻了腾格尔的精选,对比试听第8首的希拉草原深处,前奏第一段是两件拨弦乐器,反复比较刻录和原版发现,1.刻录盘在每个音符拨弦的力度(强弱音)还原上优于原版,更明显清晰,2.刻录盘在拨弦从手指触弦到拨弦到发声的几个关系交待的比原版准确纯净,原版相比有点含糊3.前奏第二段多乐器齐奏中有另一拨弦乐器,刻录盘比较清晰的再现出手拨的感觉,原版听起来又象是手拨的又有点象是击出来的(比如杨琴).........,4.腾格尔的演唱给人感觉更象真实的人
最后编辑appleblue2000 最后编辑于 2008-04-07 18:49:22
TOP
5#

回复: 另贴讨论,关于刻录与原版的详细对比

原帖由 远去的山庄 于 2008-4-7 18:56:00 发表
强烈支持楼主的寻求真相,不断尝试革新的精神,科技进步有赖你的动力,说实话,我刻的APE 文件动态与频宽就是比不上原版碟,这是我的经验。但是朋友玩的手提电脑,输出用USB线外加解码把下载的APE 文件转成WAV,输入......


LINN不就出硬盘播放机了吗.
TOP
6#

回复: 另贴讨论,关于刻录与原版的详细对比

原帖由 静听禅声 于 2008-4-7 20:34:00 发表
不知USB的HIFI声卡有哪些?

不是阿胆的胆机有这功能.
TOP
7#

回复: 另贴讨论,关于刻录与原版的详细对比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4-8 17:1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远去的山庄 于 2008-4-7 18:56:00 发表
强烈支持楼主的寻求真相,不断尝试革新的精神,科技进步有赖你的动力,说实话,我刻的APE 文件动态与频宽就是比不上原版碟,这是我的经验。但是朋友玩......

USB外接能超过2W的CD我看不可能
TOP
8#

回复: 另贴讨论,关于刻录与原版的详细对比

原帖由 6n6l 于 2008-4-8 23:18:00 发表
一个悖论:在模拟的世界里,信息经过多重成衍生复制,会一代代劣化,而数字的世界则可以精确克隆。那么这个精确复制下来的刻录盘,如果重新作为载体,进入光盘加工厂,重新制作玻璃母盘,重新压制CD,有没有可能音......


就说说数据内容和原碟是一样的.....
母盘是如何生产的?也是刻是??
TOP
9#

回复: 另贴讨论,关于刻录与原版的详细对比

原帖由 liysn 于 2008-4-9 19:45:00 发表
关于刻录碟,本人有一个实践经验:用电池对刻录机供电,刻录碟的重播明显优于原盘。贴出来后,到遭到许多“大虾“的围攻,我无语,呵呵。

历害啊,,不过很号电吧...这个不太具有实际意义 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