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白头佬狂想曲 [复制链接]

查看: 13633|回复: 49
1#
先上图片: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8/30 0:25:4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

这个录音家喻户晓,大家都可能听过。这个录音浓缩了斯托克夫斯基的指挥艺术以及他的录音音响美学。具体内容就不多说了。这次主要简单谈谈这个录音的头版LP和CR复刻版的比较。

有几次去拜访黑胶烧友,我都带上这张唱片。我简单说说我在两位朋友家里PK头版和复刻版的情况。一般黑胶唱片的复刻效果都不理想的,但CR的复刻是例外,我认为是非常好的。先说在一位朋友家里听这两张唱片的情况,这位朋友当时用最高配置莲12黑胶系统。PK的结果是,头版和复刻版的差别很小,头版要好一点,声音质感要好一点,头版音乐味要好。声音更滋润,更有水分。我和这位朋友一致认为头版要好一点。而在另一位朋友家里PK这两张唱片,情况和上次不同。这位朋友的黑胶系统要比莲12便宜。但听这两张唱片感觉这两张唱片差别更大。头版声音要软一点,更有水分,而复刻版声音明显HIFI很多,两端延伸更大,这次PK可以说难分高下,风格不同。

这两张唱片价格是一样的,通过PK,我认为这是合理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

可能论坛正在维护,页面很难打开。
稍后我回复大家的问题。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

回万老:
在第二位朋友家里,我也比较了CD。这位朋友的CD系统也很不错的。
感觉是速度变慢了,声音鲜活感,密度感,音色都与黑胶有差距。而且差距很大。
我只比较过一次CD,其他不好说。
但我听到是怎样的,我会实话实说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

对白头佬这个录音,我只PK过一次黑胶和CD。
朋友的黑胶系统和CD系统价钱是差不多的。
这张CD是他90年代初买的,具体第几版我不清楚。
我对CD的版次不大了解的,因为我几乎从来不买老版CD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

我以前对《白头佬》这个唱片不喜欢的,那时对TAS不感兴趣,听《白头佬》这张CD,我只是听听《汤豪舍》序曲,对《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很少听的。但《白头佬》这个唱片版本极多,SACD版我是听过的,很久以前的事了。我当时是用音乐传真的SACD机和世霸落地箱听的,我认真分别比较过这张SACD的SACD层和CD层。SACD层是明显胜出的。主要表现在弦乐齐奏SACD更光滑绵密,而CD层弦乐齐奏相对来说颗粒感要明显。而SACD在其他HIFI性方面也要明显好过CD层的。音场立体感更强烈,乐器质感更好,动态更大。但我没有同时比较过这个录音的头版黑胶和SACD谁更好。如果是光凭记忆,我感觉黑胶音乐性要好,低频能量感更强,但SACD很HIFI,声音更加干净,背景更加漆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

如果开盘确实要好,我认为是值得玩的。尽管片源是个大问题。
但发烧往往是不计成本的,一般不讲性价比的,
东西在精不在多,好的一张唱片会胜过几十张不好的东西。
玩发烧都是在追求最好的东西。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

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这个唱片过贵,
其实不管是器材还是唱片,东西不怕贵的,就怕质量不好。
因为再贵的东西都有人买得起的。
比如我认识的姚大侠,他是用顶级马克和丹拿的。
我曾问他还要升级吗?
他回答说:他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升级,哈哈
尽管有些东西现在玩不起(象一些学生),但没有什么矛盾的,
将来肯定玩得起的,而且会玩得更好。
有目标、有梦想才会有动力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

我的朋友Rock兄曾经在周道先生家里听过《皇家芭蕾》的头版和CR复刻版,
他感觉头版声音要自然,而CR复刻版要HIFI。
这和我比较头版白头佬和CR复刻版结果是一样的。
所以,大家在购买RCA的一些黑胶唱片,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而选择不同的版本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