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停止刻录CD-R!(绝版除外) [复制链接]

查看: 16388|回复: 73
1#
在这不是要推广大家买正版,只是说说感受。
因为经济能力所限,以前刻了一大堆CD-R。在没对比之下还是听得津津有味的,不过很多时在别人那听的感觉不同,就把问题算在系统上。碟片也用过很多种:要不冲,要不蒙,最难的是密度!最近经过与同版本的正版比较,没一张的密度能与正版相比。

虽然是没米,但打算每月抽二百左右来买碟。好的就买一两张,国产的也可以买四五张了。

哈哈~今天上班时偷鸡去买了十元刮刮采票,竞然中了一百(其实是九十),下班又给李源刮去了。
最后编辑hy3000
分享 转发
TOP
2#

老浦东 在 2007-1-1 22:23:11 发表的内容
改玩PC-HIFI吧,今晚朋友带来一张“鲍比达和陈洁丽”,听的同时就录在我的硬盘上了-----------也中了50元彩票!


这张“鲍和陈”一定要买的。
新年头都“好彩”!
TOP
3#

eric 在 2007-1-1 22:38:18 发表的内容
刻录盘一、两年后开始声音发蒙。


不要说一、两年,刚刻的也一样。
TOP
4#

后街男孩 在 2007-1-1 22:55:10 发表的内容
用多媒体音响听,根本听不出分别。但贝多芬、莫扎特照样精彩!
--------------------想想看


唉~就前天去府上拜访前,我与苏兄就对比了很多张碟。只要听十来秒已经很明显。还对比了“香港06音展”的SACD及LPCD的分别。
TOP
5#

后街男孩 在 2007-1-1 23:27:47 发表的内容
hy3000 在 2007-1-1 23:09:50 发表的内容
后街男孩 在 2007-1-1 22:55:10 发表的内容
用多媒体音响听,根本听不出分别。但贝多芬、莫扎特照样精彩!
--------------------想想看


唉~就前天去府上拜访前,我与苏兄就对比了很多张碟。只要听十来秒已经很明显。还对比了“香港06音展”的SACD及LPCD的分别。


看来还是没有理解------
我是指电脑"卫星音箱"------一大两小那种。哈哈,同样听得出库钢和大卫的分别。


怎会不明白,我电脑上的7.2(一套2.1再加一套5.1)就是这样听,看片的效果还像模像样的。不过用来听歌仔还免强,听交响就不行了。
TOP
6#

面包 在 2007-1-2 10:18:42 发表的内容
另外,向hy3000致歉,老哥的理念小弟甚是赞同。
上次问过现有搭配,LZ不语,可否在此稍作介绍。


回面包兄,不知兄弟在那问过我的配置,在此道歉!说出来只是破烂一堆,CD机是老掉牙的菲利浦951。功放是大家看不起的新德克XA6950。箱子是D2.1SE。功放电源线是至高1500,音箱线是:用了两对不同的线搭配的,一对是散银彩(可能是流的)DIY,另一对是散线贝尔金diy的(也可能是流的),这两对线各自的风格偏差很大!银彩的中高频很顺滑、质感强。通透,但欠低频。而贝尔金就两端延伸好,中频干。所以在反复常试后就将银彩接在高音单元,而贝尔金只用了负极接在低音元,正极不接。又用银彩作为跳线将高低音单元连接。信号线是苏兄用怪兽的(Studio Pro 1000)DIY的。这就是我的机器了,谢谢面包兄关注!
TOP
7#

谢谢松香味兄!刚看了两编,要慢慢消化啊。
TOP
8#

等我发了就不再刻录了,,,,买正版 :)


又吹牛~你穷?当老板的叫穷,还有人敢说话?!哈哈~:)你现在的正版还少?
我就是前几天听你的《皇家芭蕾》及那张绝版EMI的小提琴才觉悟的。小提琴的质感、光泽、实体感是最容易分辨原版跟CD-R的。当时你也一样有强烈的分辩力啊~哈哈。
TOP
9#

DTS-GZ 在 2007-1-2 22:39:36 发表的内容
雨果的LP-CD就是刻录的,
CD-R有一种专用做CD母盘的碟,特别硬身的深蓝盘,


他的CD-R不好买吧,就算有也不会便宜。他用来刻录的鸡鸡也不是枪出来的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