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贴]“阿玛迪斯”时代的终结 [复制链接]

1#
◆周焰

    在古典乐迷心目中,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组一直是高雅、自然、脱俗的室内乐演奏典范。当年曾有记者向上海音乐学院丁芷诺教授询问哪套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录音最具权威性,她毫不犹豫地回答:“阿玛迪斯!”。

    成立于1947年的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组的成员包括三位因二战流亡到英国的奥地利音乐家——小提琴家诺柏特·布莱宁、西格梦德·尼塞尔,中提琴家彼得·希得洛夫以及英国大提琴家马丁·鲁维特。

    上月在英国去世的诺柏特·布莱宁是这个四重奏组的第一小提琴手。这位德高望重的奥地利音乐家曾求学于维也纳音乐学院。当年他与两位音乐家同胞在怀特岛拘留营经英国作曲家沃恩·威廉姆斯和女钢琴家迈拉·赫斯保释后,曾在伦敦随马克斯·罗斯泰尔学艺。起初他们三人都是小提琴手,但彼得·希得洛夫随后开始涉足中提琴。在马丁·鲁维特加盟后,布莱宁弦乐四重奏组成立,战后更名为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团。

    四重奏组用了莫扎特的名字,在演奏中也力求富有光泽、优雅和谐的莫扎特风格。事实上,这正是他们作为维也纳乐派权威诠释者在室内乐艺术追求上的具体表现。多年来,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组几乎很少在爱丁堡艺术节上缺席。英国作曲家布里顿曾将其最心爱的弦乐四重奏——《第三弦乐四重奏》题献给该团。

    虽然布莱宁领导四重奏组长达40年之久,并在贝多芬诞辰200周年之际成功录制了全套贝多芬弦乐四重奏,但他们四人在演奏中,从不刻意突出哪个声部,以保持以“朋友之间的对话”为特色的弦乐四重奏的艺术本质。他们在艺术合作上高度默契,在日常生活中也愉快相处,他们经常一同分享美食,倾心交流。旅行演出甚至已经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1987年彼得·希得洛夫去世后,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组宣告解散,转向夏季学校的教学工作,间或以三重奏组名义演出。因为他们在成立之初曾经约定:如果四位中有哪位离开了,这个重奏组决不会换人。

    如今,诺柏特·布莱宁也已去世,这似乎宣告了“阿玛迪斯”时代的终结。

    

  ●阿玛迪斯四重奏组第一小提琴手诺柏特·布莱宁
[upload=jpg]Upload/2005651958870607.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买过一张中期四重奏,百听不厌~~~

[upload=jpg]Upload/20056522492380684.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6522494067033.jpg[/upload]
TOP
3#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6-6 13:47:53 发表的内容
不知JU兄对L'Archbudelli印象如何:)

没听过,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