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种颠覆传统理论,大胆创新的音响产品--高清晰音响 [复制链接]

查看: 3581|回复: 18
1#
今天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一个退休工程师的博客,他采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思路设计了一款音响产品,号称用极低的成本实现极优秀的性能。有兴趣的特别是懂电子技术的朋友不妨浏览他的博客,了解一下他的创新功放电路。假如真的可行,对于缺米的烧友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喜讯!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4af5b70100r1bv.html
以下摘录一些他的设计理论:
长期以来,人们为追求优美的声音,音响界一直存在着胆石之争。至今仍是胆机古典而优雅,石机更加雄居市场。那么,石机的音色,能不能够超越胆机,更显优雅?有一次,我坐汽车长途旅行,当时车上的音响不堪入耳。就想:能把音色优美的胆机,抬到汽车上就好了。可是,电子管的灯丝和玻璃结构,那里耐得住汽车的颠簸和震动?那么,就把电子管拨掉,行不?其中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就是胆换石。那不成了已经淘汰的,早期的半导体收音机的功率放大器吗?那种声音,太糟糕了。但是,时代发展了!科学技术发展了!元件、器材发展了!如果可行呢?真的可行呢!不试不知道,试试就知道。经过多方面思考,发现胆石之间,有二点完全不同,一个是高电压工作环境,另一个是多了音频变压器。如果相似地,在胆机的工作条件上,使用半导体器件;把石机先进的理想放大电路,高保真技术用上。其声音效果,是否也能够展现,甚至超越胆机的美?如果真行地话,胆石之争不存在了。胆,石,殊途同归。胆机之迷,就不是人们一直认为的:器材上的胆、石差别。实质上,是电路问题。古老的已经淘汰的电路中,原来孕藏着美。美声的关键,在于高阻输出、在于高电压、超动态。谈到高电压,就联想到彩电。高清晰彩电,得益于大幅度提升行扫描电压的高压包,那么,为什么不用高压包去推扬声器?敢不敢用高压包去推扬声器,使声音变得更加清晰优美。这是一种全新的观念和大胆的追求。说干就干!在胆机上,拨掉胆、换上石、用高压包、用高保真技术。哇,真没想到,没有胆的胆机,它的声音竟是那样地美:清澈、透明、园润、甜美、弹性、质感……高山流水,重现大自然。
高清晰音响诞生了!
最后编辑cy795 最后编辑于 2011-03-12 19:05:46
分享 转发
TOP
2#

高清晰音响中的魔鬼电路(上)



朋友,您敢把电源变压器拿掉吗?电网220伏,直接向主功率放大电路供电。而拿掉的电源变压器,摇身一变,成魔鬼变压器、高压包,跑到了主机与扬声器之间。这就是无牛高压电路。

什么是牛?这里所说的牛,就是主功率放大电路用的电源变压器。电源变压器俗称“火牛”。GQX无牛高压电路,指的就是主功率放大电路,不用电源变压器。直接从电网220伏交流供电,经整流、滤波、洁净,获取高压直流电,供给主功率放大器使用。

问题的关键,无牛高压电路安全吗?

大可放心。GQX有魔鬼变压器,用高压包把电网与主机隔开,开辟一个高压区,与主机屏蔽、绝缘;通过输入输出电缆及电源线与外界连接,安全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如同计算机用的电源开关合,十分安全。高压区由整流、滤波电路及功率放大电路组成。功率放大电路内含推动高压包、功率高压包及高清音响管等。GQX产品的高压区,粘贴封条,明示:“高压、危险!非专业维修人员勿拆!”。由于输入电缆与推动高压包的初级线圈相连接;输出电缆与功率高压包的次级线圈相连接,经高压包,使电网与外界,完全隔离。有了无牛电路组成屏蔽、绝缘的高压区,GQX的使用是绝对安全的、可靠的。如果把魔鬼电路装到音箱中,可以省去一对昂贵的音箱线,那才叫“牛”。装在音箱中的整个屏蔽高压区电路,就是GQX魔鬼电路。

如果还是使用电源变压器,家用音响,用500~1000瓦。效率低、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无功耗大;体积大;重量也大;电源变压器的磁场干扰更大;而其造价,相当于整个主机的二分之一强。大火牛本身,同属高压危险区,家用电器的烧毁故障,多发生于电源变压器。远不及专门开辟的屏蔽、绝缘的高压区,来得更加安全和可靠。

电源的供电质量,在于电源的内阻,越小越好,无牛电源根本不存在这些问题。其供电质量、供电效率、安全使用的可靠性等,绝佳。

全屏蔽、绝缘,不用大火牛的GQX产品。安全、轻便、体积小、节能、省钱、不浪费资源、供电质量高。用于高清电视等,效果会特别理想。

卢师傅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实做、对比,从中的感受:大牛比小牛做的音响,音色优美许多。无牛音响比用牛音响,音色更美。此时无牛胜有牛,无牛电路更牛。

魔鬼电路如图示:红线框内,为屏蔽、绝缘的高压区

1. 300伏的魔鬼电路:





电网220V交流电,由V1、V2端接入;经D1、D2、D3、D4桥式整流;再经C1、R5、C2,组成的π型滤波后;得300V左右的直流电,供GQX的功率放大电路使用。

2. 600伏的魔鬼电路:




3. 如果,我们把V2的接点,延伸;连接到C3 和C4的联接处。这是一个正负2*300V的双电源魔鬼电路。这个连接点,是双电源的中点电位。请看下图:
TOP
3#

高清晰音响中的魔鬼电路(下)


4. 是否可以实现1/2电网峰值的双电源?可以,需要加一只中间抽头的自耦变压器,请看下图:



因为中间抽头的自耦变压器,只起到了中点电位的分压作用。双电源的能量供给,还是由电网直接提供的。所以,上述电路,仍然属于无牛电源电路。自耦变压器的功耗很小,可以用小功率的电源变压器。如果给自耦变压器增加次级线圈,还可以作为前级推动电路的电源变压器使用。

5. 是否可以做出略小于电网峰值(>150~<300V)的单电源?也可以,需要加一只减压自耦变压器:




6. 是否可以做出略大于电网峰值(>300~<600V)的单电源?可以,仍需要一只增压自耦变压器:



7. 是否可以实现600伏以上的超高压无牛电路?理论上是可以的,这就需要采用多倍压、桥式整流的无牛超高压方案。十分遗憾的是,由于作者受时间、精力、资金、器材等多方面的影响,一个人的能力,终是有限。GQX之路,才刚刚开始,有心的读者,你们的担子,比我的还重呵!

    * 二倍压、600伏、桥式整流魔鬼电路。




    * 4倍压、1200伏、桥式整流无牛魔鬼电路。




    * 6倍压、1800伏、桥式整流魔鬼电路。




原广西科学院、广西计算中心、退休工程师 卢立立
TOP
4#

魔鬼电路的讨论



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功率放大电路、无牛电源以及音箱的安装和连接的组合关系问题。如何才能做到既节省、又安全、还高质量。我们试把音响分成如下五个组成部分:

⑴ 前级电路+音量+前级电源;

⑵ 前、后级的联接线;

⑶ 功放级电路+功放级电源;

⑷ 音箱线

⑸ 音箱+扬声器。

主机与音箱的连接,大概有如下三种做法:

1. 常规的做法:

    主机:含前级电路+音量+前级电源;前、后级的联接线;功放级电路+功放级电源等。

    音箱线、音频线,也称为贵族线。

    音箱+扬声器。

    常规的做法有如下问题:主机庞大;音箱线昂贵;传输损耗大、频率响应曲线产生偏移。

2. 把魔鬼变压器移到音箱去:

大多用于老石机的GQX改造;或者用于低电压、大火牛的低档次的GQX音响等。但是,采用高电压、 超高电压无牛电源的音响,把魔鬼变压器移到音箱去。整个音响的连接和安全,都是一个大问题。

3. 魔鬼电路:

    能否有一个既安全更高质量的组合方案?有,那就是魔鬼电路。魔鬼电路,十分简单。就是把前一章节所述的高压屏蔽盒,分别安置到左右声道的音箱内。这样一来,主机只剩下前级和功率推动电路部分。主机可以制作成小巧玲珑,也可以把主机部分安装到其中一只音箱中。

这时候的主机与高压屏蔽盒的连接,也就是音箱外的连接,已经不是传统的音箱线(音频线)的连接,而是信号线的连接。

高压屏蔽盒与扬声器的连接线,也就相当于传统的音箱中,接线柱到扬声器的连接。这样一来,所谓的贵族线,拜拜啦。

有些读者会问:把主机装到音箱去,市场上的产品不是很多吗?传统产品虽然也有把主机装到其中一只音箱去,但是,另一只音箱是空的。主机到另一空音箱的连接,是音频线。而魔鬼电路的连接却是信号线,这就是差异。

魔鬼电路,大致有如下多种好处:

1.  安全;所有的带火点和高电压部分,全部屏蔽于高压屏蔽盒内。且置于音箱内。产品的用户,所能接触到的,是音箱外部,无带火点。

2.  省钱;贵族线,用不着了,没了。

3.  频率损耗,更小;所谓的频损,就是指音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和引起频率响应曲线的偏移。因为音箱线的连接,已经不是音频线,而是信号线。唯一的问题,是信号线的屏蔽和抗干扰的小问题。

4.  在当今房地产市场、寸土寸金的形势下,小巧玲珑的主机,甚至连主机都不占地(主机部分安装到音箱内),那简直:爽。

这样的组合有两个名称:产品称为高压屏蔽盒,电路称为魔鬼电路。
TOP
5#

魔鬼变压器的远程安装及高压传输


从音响到音箱之间,需用一对音箱线。但是,音频驱动的线间,存在着严重的线间损耗。

线间损耗:η=(RAB+RCD) /( RAB+RCD+RL)。如何才能够把这种线间损耗,降到最低?其中最愚的方法,就是花高价购置贵族音箱线。较聪慧的方法,就是把魔鬼变压器装到音箱中,音频输出采用高压传输方式。

如图:






1. 常规连接,魔鬼变压器留在机箱。

输出阻抗为8Ω,RL=8Ω。

选用普通的、低价位的音箱线,若音箱线的线间电阻(RAB+RCD)为1Ω左右,η=1/(1+8),损耗大于百分之10。

选用贵族的高价位音箱线,若线间电阻(RAB+RCD)为0.1Ω左右,则η=0.1/(0.1+8),损耗也大于百分之1.2。

2. 高压传输方式,把魔鬼变压器装到音箱中去。

输出阻抗为10KΩ, RL=10KΩ。

若音箱线的线间电阻(RAB+RCD)为1Ω,则η=1/(1+10000),损耗只有万分之1。

若线间电阻(RAB+RCD)为0.1Ω,则损耗十万分之1。

超长远距离(100米)传输的线间电阻(RAB+RCD)高达100Ω时,η=100/(100+10000),损耗小于百分之1。

音频传输,其高频部分,极具集肤效应。传输损耗,受影响最严重的,就是高频。各种不同价位、不同品质的音响线,对声音频率的提升补偿,不尽相同。因此,传输损耗,十分严重的影响到音响的频率曲线、音色的清晰度和不同频率的音量大小。

高压传输比起普通连接的线间损耗,整整低了一个数量级。

朋友,电网的高压传输吗?这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了节能。

音箱线很贵。纯铜、单晶铜、镀银线、银线等。国产音箱线,价格数百元;进口音箱线,动辄数千元,据说还有骇人听闻的万元线。其实,不管用些什么线,都不及采用高压传输方式来得精彩。高压传输方式那怕是用最普通的照明花线。所达到的音色效果,都远胜于常规连接所用的贵族线。花线的价钱,仅数元人民币而已。

那些大的音乐场面,例如:机场、广场、车站、商场、剧院、电影院、大型演唱会、愽览会、奥运竟枝赛场等。大功率,超长远距离传输,采用高压传输方式,意义更是非常重大。

GQX的输出,多是采用高压传输方式。就是把魔鬼变压器装在音箱中。但是,一定要十分注意到高压传输的安全和屏蔽的措施。

当然,更理想的就是魔鬼电路,绝了。
TOP
6#

GQX的基本电路


GQX的基本电路,就是在任意放大电路的任意工作点的输出电流通路上,串联接入一个共基电路,或者接入,多个串联的共基电路,或者接入,采用倒置达林顿复合的共基电路,或者接入,无限多个串联的采用倒置达林顿复合的共基电路。

卢师傅认为:共基电路具有在电流通路上的可溶性。

因为:共基电路的电流放大倍数略小于和接近等于1,又因为共基电路的输入输出同相,所以,在任意工作点输出的电流通路上,溶入一个或者多个串联的共基电路,不会改变原放大电路的电流特性。串联电路,电流不变。由于共基电路具有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高、电压增益大、比原电路还要小一个数量级的失真度、更宽的频率响应、非线性失真低等的优秀电路特征,将其广泛使用于任意电流通路上,与任意放大电路直接复合,效果都十分理想。所以说,串联作用于电流通路上的共基电路具有可溶性。

卢师傅认为:在任意电路中、任意工作点的输出通路上,广泛地、全面地、无限插入共基电路,可以增加各工作点间的电压增益;可以抬高插入点上的电压绝对值;可以提高插入点上的输出电阻。输出电阻的增加量即是溶入的共基三极管的e、c极间的内阻Rec。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GQX电路中的高阻、高压、高增益的三高难题。

注意了:在等电压的条件下,溶入过多的共基电路,必然会造成电路速率的严重丢失。但是,如果同时大幅度地抬高工作电压,电路的速率反而会有所提升。

为什么说:在任意电流通路上,最广泛地、全面地、无限溶入共基电路的任意放大电路,就成了GQX电路?卢师傅积35年的音响发烧,成千上万次的研发实作,提出的电声还原R公式,证明了这一点。

1. 质点,声音粗细的变化率,是输出阻抗(电阻)的倒数:D=1/R;

2. 音质,声音点的变化率,是输出阻抗(电阻)的开平方:Z=;

3. 清晰度,声音在微秒时间,点的变化总含量,是音质,乘,速率:Q=Z*SR=*V/μs;

4. 透明度,声音的通透、明亮、空气感,是输出阻抗(电阻)与输出功率之比:M=R/P;

5. 音色指数,与8欧姆音响的音质比,也是魔鬼变压器的扎数比:N=/=;

6. 美声公式,GQX的整机音色质量:

Ωq=K1Q1 * K2Q2 * .…… * Kn-1Qn-1 * Qn ;

Ω是各级电路以及电路中的各个任意工作点之输出阻抗(电阻)所产生的清晰度,乘,各级、各点的转换系数(下一级电路对上一级电路的匹配、放大的转换率)的总乘积。它直接影响了整机的声音质量。全面提升GQX电路中任意工作点的输出阻抗(电阻),对于整机音质Ω的提升,意义非常重大。上述Ω公式,回答了GQX电路为什么要全面地、无限追求高阻输出:就是为了电路中任意工作点的清晰度都全面有所提高,并最终整体提升音响的清晰度和音色质量。卢师傅的大量实作,证明了上述R公式是成立的。而Hi_Fi电路中,大量使用的渥尔曼电路,即共发_共基电路,就是GQX电路在高保真电路中的使用特例。在R公式指导下的GQX基本电路,即共基电路的大串联实际应用,产生了GQX音响管:蚂蚁电路及蚂蚁管、龙管、小龙管等。为GQX无限追求高压工作、高阻输出,提供了器材保证。
TOP
7#

高清晰音响甲单电路与Hi_Fi甲类电路的比较


关于Hi_Fi甲类功放,在网上,百科名片,是这样定义和描述的:甲类功放(A类功放)输出级中两个(或两组)晶体管永远处于导电状态,也就是说不管有无讯号输入它们都保持传导电流,并使这两个电流等于交流电的峰值。……。甲类功放使三极管始终工作于线性区,因此甲类功放几乎无失真,听感上质感特别好,尤其是小信号时,整个声音通透细节丰富。
  
以上的文字,基本上表达了传统观念,对Hi_Fi甲类功放的认知。我无意评论文字的对错。只是想请读者,以此所表述的传统观念,和GQX甲单电路做一个比较。

为什么要实施甲类功放?主要有两点:

1. 最佳的线性工作状态;

2. 克服交越失真;

可惜了,Hi_Fi的发展都经历了数十年,鲜有单端功率放大电路的产品问世。朋友,您知道吗?单端功率放大电路,是天生的甲类功放。用不着刻意地去追求大电流的静态工作。我曾经用GQX甲单电路,刻意去追求静态大电流工作,多次实验证明:

GQX甲单电路,当静态电流I=15~30mA;其音色富于质感、弹性、爆棚;当静态电流I>30mA;其音色开始呆滞;随着静态电流的不断加大,当I>100mA;其音色已经淡而无味、无细节、无动感。因此,其静态电流,并不是越大越好,只需要微电流<30mA就足够了,这不过是为了解决晶体管的输入阀值而已。

GQX甲单电路,在微电流的静态工作条件下,轻轻松松地就做到了:最佳的线性工作和无交越失真;而Hi_Fi纯甲功放,别看它耗电巨大,它的音色最大缺陷,松软无爆棚力。

其实,在电声还原中,声音美不美的关键,是R,是音响的内阻和输出阻抗R。而最佳的线性工作状态和无交越失真;还不是美声的关键因素,只是影响因素。

Hi_Fi纯甲类功放:

工作电压,正负50伏;静态工作电流,I=2安培。无功耗:W=IV=2*100=200瓦;双声道,400瓦;静态内阻:r=V/I=100/2=50Ω;输出阻抗:普通高保真R=8Ω;Hi_Fi旗舰R=25Ω;

GQX甲单电路:

若工作电压,V=300伏;静态工作电流,小于0.03安培(I<30mA)。无功耗:W=IV<0.03*300=9瓦;双声道,18瓦;静态内阻:r=V/I=300/0.03=15000Ω=15KΩ;

请看GQX甲单电路与Hi_Fi纯甲类功放,音色美的比较:

⑴ 当魔鬼变压器最小取值N=10,R=N*N*8=800Ω;

GQX与高保真两者间的音质:sqrt(R/8)=sqrt(800/8)=10;相差10倍;N是多少,相差多少。

GQX与Hi_Fi旗舰间的音质:sqrt(R/25)=sqrt(800/25)≈5.6;相差5倍;

⑵ 当魔鬼变压器适中取值N=20,R=N*N*8=3200Ω;

GQX与高保真的音质:相差20倍。

GQX与Hi_Fi旗舰的音质:sqrt(R/25)=sqrt(3200/25)≈11.3;相差11倍。

⑶ 当魔鬼变压器较大取值N=40,R=N*N*8=12.8KΩ;

GQX与高保真的音质:相差40倍。

GQX与Hi_Fi旗舰的音质:sqrt(R/25)=sqrt(12800/25)≈22.6;相差22倍。
⑷ 静态透明度:M=r/W;

    GQX甲单的透明度:M=15000/9≈1666.67;

    Hi_Fi纯甲的的透明度:M=50/200=0.25;

    1666.67/0.25=6666.67;透明度相差了6千倍;

⑸  Hi_Fi甲类功放,需要精选配对的音响管;GQX的甲单电路,完全没有必要。

    Hi_Fi甲类功放,无功耗高达数百瓦、近千瓦;GQX无功耗小于20瓦。

    Hi_Fi甲类功放,其重量须壮男士双手抬;GQX甲单可掌上舞。

Hi_Fi纯甲功放产品,数万元、数十万元、上百万元;GQX产品,数百元、上千元。

Hi_Fi纯甲功放的音色,肥厚、平淡、粗糙、背景模糊;GQX的音色,“高山流水、重现大自然”。

GQX平民的音响超贵族的享受;Hi_Fi老石机,垃圾,拜拜了。
TOP
8#

在音响领域搞创新并且拥有专利的达人也有不少,起码在本论坛上就见过几位,但最后的结果都是开头风风火火,最后消声匿迹,是什么原因呢?是吹牛,是侵犯了传统音响厂家和商家的利益备受打压、还是缺乏发展的资金呢?其实还是哪句话,是马是驴拉出来溜一溜就知道了!说真的,我也觉得现在的HIFI市场的确需要变革啦,我骨子里头还真希望这些技术都是可行的,都是真的!
TOP
9#

另类的东西很难成为主流,但真理在成为真理之前,往往会被人认为是歪理斜说,这种疯狂的设计是突破还是瞎搞,看来只有时间才可以验证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