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钢琴之王,浪漫先驱” 李斯特! [复制链接]

查看: 7020|回复: 42
1#
  钢琴之王:

提起李斯特,大家无疑想起他的钢琴之王的美誉,的确李斯特把钢琴音乐和演奏推上了一个无比的高度。其贡献是无与伦比的!

李斯特作为恒古朔今,擅长表演的最出色的钢琴大师。他同时也是指挥家,评论家,音乐活动家,并是十几位艺术家慷慨的支持者(特别是瓦格那)。

李斯特九岁开始表演,他的卓越天赋因此一鸣惊人!自此他开钢琴独奏会之先锋,小小年纪即独当一面,但却有着艰深卓越的技巧和精确深入的诠释,而受世人的欣赏和喜爱,据说贝多芬听了李斯特的演奏以后,曾上台拥抱亲吻了李斯特,这事已成为佳话!因此也震惊了全欧的音乐界,从此树起了一颗璀璨的明星,而雄居乐坛光芒万丈!

他的经历非常的丰富多彩,李斯特深受帕各尼尼巨大成功的启发,以辉煌的技巧,精湛的技艺,强烈的个人魅力,发展成与帕格尼尼一样骇人听闻的钢琴家而席卷全欧,风靡了贵族社会,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功。首先独创了侧对观众的钢琴演奏坐姿,他那清晰潇洒但丁式的侧影,令贵族少女们神魂颠倒,以至到了硬将他得手绢撕碎收藏的疯狂举动,实为罕见。他每到一处都受到高层社交界王子般贵族式的尊敬,这是古今音乐家从未有过的殊荣。

作为著名的钢琴家,他与乔治,桑,及“茶花女”的原形玛丽,迪普莱西等许多著名女性都有恋情。其中还有一位坡具文学和音乐修养的王妃相恋而居数年,并曾申请与王妃正式结婚,但未被教皇批准,一时心灰意冷,剃发为僧,终得神甫之职,后因肺炎去世,享年74岁。他父亲曾留下遗言“勿令女人毁了你伟大的一生”。结果一语中地。

李斯特随着年龄的增长,变成一个非常复杂的人——是天才,虚荣,慷慨,情欲,宗教,势力,民主,文学欲望和憧憬的混和。有人说他一半是拜伦,一半是卡萨诺瓦,一半是梅菲斯托佛尔,一半是圣方济。可谓复杂之及!

李斯特的钢琴演奏可谓出神入化,一个复杂的乐曲,他能够听一边后不用看谱立即演奏。他的视奏能力更是超群。一次门德尔松给李斯特看了自己写的《g小调钢琴协奏曲》,由于字迹潦草,似乎看不清楚,但李斯特一边看一边就弹了下来,而且比任何人正式演奏还好!

李斯特追求宏大雄壮交响性的音乐效果,他的两首钢琴协奏曲是很好的列范!他还改编了歌剧咏叹调和交响曲的钢琴改编曲,大大扩充了钢琴演奏的音乐范畴,并开创了十九世纪的钢琴演奏的玄技性风格,为十九世纪的音乐会上增添了无限光彩!

李斯特是一代钢琴的奇才,帕格尼尼式般的传奇式人物,开创了钢琴演奏的新纪元,在这个领域无与伦比!

他的钢琴作品有:《旅游岁月》,《瑞士游记》,《意大利游记》,《第三年》,《超技练习曲十二首》,《音乐会练习曲三首》(1849),〈音乐会练习曲二首:森林风啸,侏儒轮舞〉(1949—1863),〈叙事两则〉(1866),〈匈牙利狂想曲二十首〉(1851—1886),及大量的钢琴改编曲。两首钢琴协奏曲等。大大的扩充了钢琴应用的范围和技术表现力。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使用了四个乐章,虽然整曲不太严谨,但却成为了钢琴炫技曲的典范,在主题的探索上,在与大规模的结构上,大获成功,成为一部惊世骇俗之作。此曲结构宏大,雄壮,富丽堂皇,活力充沛,激情四射,在终乐章强烈的炫技表演中,使整曲在宏伟,喧闹气愤下,使人感到惊诧与乐趣!  四个乐章的结构,给勃拉姆斯的钢协创作,指明了道路!

提起李斯特的名字就会使人联想想起《匈牙利狂想曲》,这是李斯特为浪漫乐派的钢琴创作的一大奇迹,它不受任何音乐形式的约素,任由作者的感情自由奔放及幻想来创作音乐。并为狂想曲这个音乐题材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

狂想曲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乐曲结构精练,乐思丰富活跃,乐曲的形式随着音乐不断的变化,但音乐形象却始终鲜明而质朴,体现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统一。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列入世界古典钢琴曲的文献宝库,流芳千古!

(以匈牙利狂想曲,改编的管弦乐曲,是管弦乐曲中的又一愧宝!在下喜爱之极!)

它是浪漫乐派的巨作!更给民族乐派树立了典范!无疑具有高度的前瞻性!

他在钢琴音乐的作曲和演奏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就是钢琴之王李斯特!!!--------------。   但我想说的还不仅是这些!

看下文!
分享 转发
TOP
2#


    嗬嗬,很高兴你能喜欢李斯特:)不过这些东西都说了多少遍了,没有新意。要是挑文章的毛病,我不看书就能指出很多。我觉得在168说音乐没多少意义,应该说唱片,比较版本。毕竟这不是音乐网站的论坛。好友贝多芬兄可以上这个网站发表高见 http://classical.net.cn/
        《我几乎不听狂想曲,因为它在技巧上是李斯特的,音乐的本质却不是我心中的李斯特的,根本就没有感情,不知道要说什么。》

        看paniszt兄的相片和签字,一看便知paniszt兄是喜爱李斯特的高手,在下拙文献丑了!我不是说李斯特的高手,也不会写伸磨乐评,甚至不知所云。由于对李斯特的喜爱还是想谈谈感想而已。在您面前发表可能是班门弄斧了!我不是伸磨乐评人,也没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写东西狗屁不通。这是事实。别说几千字的帖子,就是十几个字发言,要想找的话也会有许多纰漏!我写一些东西完全是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略谈感想而已。没有抗上之意(尤其对您老)。可您老就不一样了,您老的大作我也看过一些,有时几个字,有时一行话!确实不看书是挑不出伸磨毛病来的!您是论坛李斯特高人,还请您发表高见!!我等洗耳恭听!

我来168是一年前的事,早听说过168是在音响界出名的!经常路过后偶而发现168还有音乐与唱片(而非“版本与唱片”)的论坛,甚感惊奇,经过一翻游戈,觉得论坛的评论很不错!讨论音乐版本及收藏都很有见的!另外还有我敬佩的潘老,邝版等有见地的DX们,在论坛上有关版本和收藏的精彩,高深的阔论,使我受益非浅!大开眼界!到此论坛深感欣慰。毫不忧郁马上注册,加入学习的行列!
人对音乐的爱好,理解和兴趣不同,因此谈论感想就各有不同,我的修养不好,谈论不出高深之物,但我觉得一个人只要是真诚的,坦成的,是发自内心的,就值得交流。不知伸磨时候,此论坛变成了专门讨论版本的地方了?要谈音乐就得去“古典音乐论坛”!难道真是这样吗?我不知道此论坛的定位问题,还请邝版指教!如确实这样,本人可以永远不在发言!本身写东西也不是我的特长。我的有些发言论调可能冒犯了许多人,若了各位不高兴,在下敬请原谅!虽然我有时措辞激烈,但并没恶意,此论坛我来得时间短,大家都是我的前辈,还应海涵!          [特别是前几个帖子中,“回复”DX“zjije兄的回复中,有些冒犯,特此表示歉意!]


我是听匈牙利狂想曲,入门李斯特的。李斯特的名字除了和“交响诗”,分不开之外,另一个就是“匈牙利狂想曲”了。
我是第一次听匈牙利狂想曲的管弦乐版(用管弦乐队的各种乐器来代替了钢琴的各个音区),而一发不可收拾的。乐曲中歌颂了匈牙利民族,坚毅勇敢,热情豪放,炽热浪漫的性格和生活写照,极具匈牙利民族色彩。气势宏伟壮丽,又不乏活拨,欢快的气氛,乐曲表现了丰富的生活气息及浪漫色彩,很好的表达了匈牙利人民的生活,性格和伟大勇敢的民族精神!   他的匈牙利狂想曲管弦乐的改编版,是管弦乐曲中难得的好作品!喜欢大作品的人,非常值得聆听和收藏。
TOP
3#

   浪漫先驱李斯特!

  在李斯特之前,由于古典乐派贝多芬的出现,使得在交响曲和协奏曲等很多曲式,都已经发展到了极至,形成了瓶颈。所以之后的作曲家的创作已无法继续为继,因此必须另辟稀径。李斯特用他敏瑞的音乐嗅觉和高瞻远瞩的洞察力,与柏辽兹和瓦格那一起,开辟了新式的,号称是“未来的音乐”的作曲构想,主张用标题音乐来构思,并成功的创造了交响诗这一新颖题材,把一个三或四个乐章的交响曲,改编成只有一个乐章的交响诗,并且使用可以无限发展的奏鸣曲式。每个交响诗都有一个主题或名称,来告诉听众交响诗描写的内容,以便易于理解和欣赏整部作品!

交响诗的创立,无疑开辟了一个新的伟大的音乐形式,他的出现非常适合浪漫主义自由奔放的意愿,深受作曲家们的青睐,从此交响诗遍如日中天,出现了一大批伟大的交响诗作曲家,写出了许多伟大的杰作,这就奠定了交响诗这种音乐形式,不可替代的地位。这种音乐形式立即风靡全球,受世人喜爱。从而也大大丰富了古典音乐的传统形式。在这一点上李斯特功不可莫!圣桑,在提到李斯特创造的交响诗时说:“这一光辉的创造,使他最有资格流芳百世!”

李斯特的交响诗规模宏大雄壮,带有贝多芬似的乐观的英雄主义色彩,音乐的色彩变化非常丰富,气势磅礴,他的管旋乐的技法和操控主题的手法一样具有创新。他着重与和声,动机的处理,庞大结构的创作思维,也是新潮而先进的。乐曲中经常出现那种荡气回肠,英雄主义和胜利在望的气愤和乐段,使他的交响诗始终充满者激昂,奔放,抒情流畅,活力四射的感情色彩,无疑是浪漫主义音乐中最壮丽的,也是音乐史上最具表现力的作品。

他的交响诗的题材,基本都源自于戏剧,文学和绘画。如:《哈姆雷特》出自与莎士比亚的戏剧。《普罗米修斯》则是取自与诗人德尔的作品。《玛捷帕》来源与雨果的同名诗歌。《匈奴战役》则出自与绘画等。李斯特的交响诗与同时代的柏辽兹,瓦格那不同,不用音乐直接去描绘人物,事件和场景。而不陷入烦琐的音乐解说,只注重音乐的内容和艺术形象的深刻的哲理性概括。它似乎更接近于贝多芬的《交响曲》的传承,保留了单一乐章序曲形式,用可以无限发展的奏鸣曲式, 把交响曲以套曲的形式浓缩在一起。达到了音乐统一的戏剧效果。

他一生写了十三首交响诗:1、山间所闻;2、塔索;3、前奏曲;4、奥非斯;5、普罗米修斯6、马捷帕;7、节庆的声音匈牙利;8、匈奴之战;;9、挽诗;10、塔索的悲伤与胜利;11、哈姆雷特;12、理想;13、塔索的丧葬凯旋;1(有人总结说是十四首:加一首:从摇篮到坟墓),最受欢迎的三首是:前奏曲,玛捷帕,塔索。其中最出色的是:“前奏曲”,是李斯特最著名,最有特色被演奏最多的乐曲。通过“前奏曲”,我们可以窥视李斯特音乐的精髓,由此可见一斑!

《前奏曲》,李斯特曾这样说过:“人生无非是死亡的一首又一首的前奏曲”。此曲作于1850年。

《前奏曲》,是根据诗人奥特兰的作品——《四大元素》所写合唱音乐的序奏,由李斯特将此曲改写成一首独立的作品,在拉马丁的〈冥想诗集〉中挑了一首诗,作音乐背景的标题。拉马丁的愿意是这样的:“人生是走向死亡的前奏曲”李斯特借用了原诗的“前奏曲”为标题。

虽然《前奏曲》与拉马丁诗的内容的确有某种联系,但李斯特的作品和他的诗在精神层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李斯特首先肯定了积极的人生观,在交响诗中表现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探索,好似风暴,艰辛,斗争,悲伤后,更加坚信和肯定了人的伟大力量,更肯定了人类光明的前程。《前奏曲》与拉马丁的诗有着相反的意义!
  
这首曲子共分四大乐段,来呼应奥特兰诗中的四大元素,并与拉马丁的诗中的分节非常相似,有异曲同工之秒。乐曲使用的是较自由的奏鸣曲式。

因此,主部主题是:由乐曲的引子由两个拨弦和音开始,在C大调上由柔和的弦乐奏出,似乎在向人们提示或疑问:人的一生遥不可期的前景将是如何呢?。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引子来源与主题!
副部主题出现了及丰满而又轻快的圆舞曲式的旋律,代表着爱情的甜蜜,副部主题温情而真挚,表现出拉马丁诗中“春天与爱的心情”这是一种春的信息,代表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情感,寄托的向往和真挚的心声!

发展部描写的是“暴风雨中的人生”,人的生命被暴风雨无情的吹打着,人们用顽强的毅力战胜风暴,驶向光明的彼岸。此时暴风雨平息。出现了和平的牧歌,好似歌唱着美好浪漫的爱情与幸福的回忆!

接着再现部:音乐用雄伟,壮丽和辉煌,来庆祝军队奋勇杀敌的英雄场面和胜利凯旋的激动和喜悦的心情。最后音乐在那荡气回肠,胜利在望的气纷,结素全曲。

这一乐段充分体现了李斯特,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强烈的乐观主义精神。再现部的出现是浪漫主义乐派中,最美好非凡的乐章!!

听完了“前奏曲”。-------------。我仍然还沉浸在壮烈的乐曲当中回味着------,这部伟大的音乐作品!
我认为《前奏曲》完全可以代表着李斯特那独特的伟大的音乐体系!此一曲,是透视李斯特音乐的最佳窗口,领略他那宽大无比的胸襟和过人的英雄气质!

         只有匈牙利民族(我国元朝匈奴的后裔),那粗犷豪放,勇敢顽强,激情洋溢,热情豪爽,气惯山河的伟大的民族,才能培养出和诞生这样的音乐家。

        贝多芬之后的音乐家中,我觉得只有李斯特和勃拉姆斯的作品中,带有雄壮宏伟的气势和英雄主义气质,也最接近于贝多芬,但我感觉李斯特的音乐中更为坚定!

如果喜欢大作品!千万不要错过李斯特的交响诗全集!虽然是浪漫乐派鼻祖的开山之作,但其音乐的形式,结构,曲式,都很有新异,古典乐派之后的开篇之序笔!精彩无限!岂能错过!

        
           待补充!
TOP
4#

      各位DX有喜欢李斯特的音乐的吗!肯定有很多人喜欢!能了一了吗!都有那些收藏!
TOP
5#

   paniszt兄过谦了!李斯特是您的最爱,我写此贴是抛砖引玉,目的就是要向您等熟知李斯特的乐友,发表高见才是,令我长见识的同时,领略李斯特音乐的伟大之处。

  您有您的观点,那很好!在下就是想听一听各位对他音乐的理解。以充实自己。

   您有空之时,在一起了了李斯特,一定看到您现上的美文!

   谢了!!
TOP
6#

      audio   大“博士”说话就是幽默。让您见笑了!

   本人喜欢所有大作品,而奏鸣曲我的收藏较少,只有海顿,莫老,贝老,舒伯特,萧邦,德彪西,普罗的。听他们的时间也少。以后静下心来好好听吧!
TOP
7#

       谢谢!!
TOP
8#

    
    
     不用道歉,只需用张李斯特的CD表表心意就好了,呵呵

zjize兄这是有点敲诈之嫌呀!还是您拍我两砖,就此摆平吧!
  哈哈!希望您能喜欢李斯特!正向您说的,他和他的音乐真是太伟大了!不能光听爱之梦,他的大作品才是他音乐的精华!如:钢协,交响诗,狂想曲等。他的泡妞本事,现代人也不如!
TOP
9#

  wp兄是老前辈呀!幸会幸会!不过我们也算老朋友了!我的帖子您经常近来交流,非常感谢!

   另外想问paniszt兄:不知到布伦德尔的李斯特如何?他的李斯特钢琴作品全集,值不值得购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