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少气盛弦上竞风流 ——昨薛伟黄蒙拉李传韵排练目击记(附照片... [复制链接]

查看: 6220|回复: 26
1#
年少气盛弦上竞风流 ——昨薛伟黄蒙拉李传韵排练目击记(附照片)

作者:杨建国  日期:2005.05.11  版次:14


年少气盛弦上竞风流 ——昨薛伟黄蒙拉李传韵排练目击记
    薛伟、黄蒙拉、李传韵3位小提琴家,昨天下午在上海爱乐乐团排练时,就“恶狠狠”地露了一手。在陈佐湟的指挥下,3人虽然是在与乐队合乐,但各自发挥精彩,令全体演奏员情不自禁为之喝彩和拍击乐器表达心情。一些演奏员兴奋地说:“明晚在上海大剧院的这台东方琴韵音乐会无疑是‘群英会’,这将是一台精彩绝伦的演出。”
    记者昨天走进上海爱乐乐团时,看到李传韵坐在小提琴声部里,正在仔细聆听乐队排练哈恰图良的《小提琴协奏曲》。这是他今晚演出的独奏乐曲,站在一旁的上海小提琴家黄蒙拉一脸兴奋地说:“你来迟一步,没看到他刚才独奏时的精彩场面,他的演奏太棒了!”
    技巧发挥高超
    李传韵是青岛人,但16岁就考入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师从曾培养过帕尔曼的小提琴教育家迪蕾。走上演艺舞台之后,他以对乐曲的大胆处理和高超的技巧发挥,迅速引起音乐界广泛注意。如今,还不到25岁的他,已成为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小提琴家。正持着那把1722年制作的意大利斯特拉底瓦里名琴练习的薛伟对记者说:“现在李传韵真不得了啊,我到世界各地去演出,遇到同行,他们都对他称赞不已。”
    指挥专业评价
    等到乐队休息时间,记者刚想采访李传韵,却在一眨眼之间,找不到他的踪影。正好看到陈佐湟从指挥台上走下来,他有点意犹未尽地说:“不得了,这3位小提琴家,各有特点。”细问之下,陈佐湟对3人来了一番评述:“黄蒙拉演奏帕格尼尼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不久前我与莎拉·张合作过,你看,乐谱上还有当时我做的记号,但黄蒙拉的处理大不一样,如第一乐章的最后,莎拉·张用三弓结束,黄蒙拉却一弓到底,干脆利索;薛伟拉的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很有苏格兰高原的情调,我曾与郑京和合作演出过,觉得薛伟的处理也有他的特点,非常细腻和舒服;李传韵演奏的哈恰图良作品,前一段时间我在莫斯科与一位墨西哥很出色的小提琴家一起演出,这部乐曲的情绪热烈奔放,李传韵拉起来奔放自如,有一种高潮迭起的精彩。”陈佐湟把3人的演奏特点作了一番比较:“黄蒙拉的演奏手法严谨,技巧非常规范,充分体现中国小提琴教育的特色;薛伟的演奏相当成熟,对乐曲内涵总是有自己的理解;李传韵的技巧是天生的,演奏时发挥十分灵活。”
    乐队阵阵叫好
    突然,听到另外一间排练室传来一阵叫好声。赶紧循声过去一看,只见乐团演奏员们把李传韵与黄蒙拉围得水泄不通,原来,两人正在合练萨拉萨蒂的《纳瓦拉》。年轻人在一起合奏,凭着年少气盛,经常会发生“斗琴”的趣事。前年,黄蒙拉与吕思清在大剧院演出“名琴音乐会”,黄蒙拉凭着眼花缭乱的高超技巧,在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很有与吕思清“较量”一番的意味。而当时吕思清则凭着老练和功力,以内涵与抒情另有一功。眼下这两人都是小提琴演奏家中的佼佼者,而且年龄都在20来岁,同拉一首曲,暗暗“斗琴”也在情理之中。
    合作非常过瘾
    小小的房间里虽然围着那么多观看者,两人却是不为所动,对着墙壁看着谱子,琴弓齐刷刷地挥动。《纳瓦拉》是出了名的高难度曲目,其中更有许多超常的技巧发挥。看到黄蒙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就知道他对李传韵也十分佩服。他告诉说:“李传韵是昨晚才拿到谱子,想不到却拉得这么好。”记者问道:“你们两人是否有较劲的意思?”黄蒙拉笑了,然后他说:“我们是在合作,而且,合作得非常过瘾。”在与黄蒙拉说话时,李传韵仍然旁若无人般,仔细看着乐谱在琢磨,脸色那么安宁。记得2年前,他来上海演出后告诉记者:“我很少练琴,主要靠听唱片和思索,来决定我在舞台上的发挥。”想起这句话,记者明白:李传韵又在音乐的情景中陷入沉思了。
    本报记者杨建国
    
  ●黄蒙拉拉琴十分投入本报记者郭新洋摄
    李传韵(左)、黄蒙拉“斗琴”杨建国摄
    ▲李传韵琴艺高超郭新洋摄
    薛伟手持1722年制作的斯特拉底瓦里名琴郭新洋摄
[upload=jpg]Upload/20055121021810147.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5121023443222.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名琴上的精灵之舞——青年小提琴家李传韵的最新DVD专辑《弦鸣》

    
本站特约 杨圣捷



专辑名称:《弦鸣·名琴上的精灵之舞》DVD
演奏:李传韵/小提琴,罗伯特·肯尼/钢琴
出版:普罗艺术 2005年1月22日



2003年末,两位帕格尼尼奖获得者吕思清与黄蒙拉的名琴独奏音乐会在上海举行期间,美国Bein & Fushi公司主席、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协会发起人之一杰佛里·富什先生,也专程携六把造于17、18世纪,总价值超过2500万美元的天价名琴来到上海。在他口中,提及最多的不是鸿运当头的黄蒙拉,也非宝刀不老的吕思清,而是另一位早在1991年就获得维尼亚夫斯基小提琴比赛头奖却不太被炒作的李传韵,钟爱与推崇之情溢于言表。

1987年,美国《华盛顿邮报》有一篇评论:“…克莱斯勒的灵魂应该对李传韵的小提琴演奏微笑了,这名年轻的小提琴家虽还不是帕尔曼,但他潇洒地在令人眩目的音乐中翱翔…”这是年仅7岁的李传韵在美国演出后媒体给他的评论。一个难以想象的“小提琴神童”演奏疯狂而神奇,居然毫无技巧障碍。

李传韵的技术确实让人惊叹,跳弓、连顿弓、十度、双音等技巧,都完成得如此轻而易举,就像吃生菜那么洒脱流畅,随心所欲。香港著名指挥家叶咏诗女士评说道:“别的演奏家已经非常吃力的乐段,他还要不断加花;本来是单音的旋律,他在演奏中却即兴地改成了双音……”

2004年的10月,普罗艺术在北京世纪剧院,为李传韵录制了继《预言鸟》、《爱的致意》之后的第三张专辑《弦鸣·名琴上的精灵之舞》,精彩得令人晕眩。

在《十面埋伏》中令人窒息的大刀阔斧的和弦,在《木屐舞曲》里令人膛目结舌的快速左手拨奏,显然都并非李传韵琴声里的全部内容。肖邦的《夜曲》朴素清新、又兼具内在张力;《辛德勒德的名单主题曲》没有帕尔曼的“历史版”来得委婉、深情,但似乎比帕尔曼的演绎多了一分热忱和真诚;《流浪者之歌》中极其细致微妙的色彩和力度变化、以及对西班牙音乐风格的精彩把握,既表现出西班牙的热情奔放,又不失精妙抒情的处理……

虽然这并非现场音乐会录音,但16首演奏曲目中的大半,李传韵都是一遍而成,几乎就是一张现场演奏录音。不过幸好台下没有观众,否则台上的琴声掀起的一股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浪漫热潮,以及如此兴奋、如此炽热、如此狂野肆意的演奏,如此不可竭制、所向披靡的表达,不是把台下观众挑逗得死去活来,就是掀翻屋顶让人产生精神革命的冲动。

李传韵在这张专辑使用的三把总价值超过1500万美金的稀世名琴自然也是另一亮点。两把斯特拉迪瓦里琴Bello和Ries分别制作于1687年和1693年,是斯特拉迪瓦里早期制作的经典,选料及油漆非常考究,琴体纤细狭长,发声洪亮且极具穿透力。另一把瓜奈里琴Balokovic,是德尔·杰苏的早期作品,体积略大,低音共鸣效果强大。除了魔幻般的音色外,提琴本身就已经是一件极为精致的艺术品。

这一切在人们眼前所展现出的,完全是一种成熟的音乐表现力。李传韵已不仅仅是为了机械地炫耀技巧,而是为了一种更加情感化的宣泄与释放,他是一枚精灵,在提琴上的任何舞蹈都能让人兴奋。[upload=jpg]Upload/200551210294854370.jpg[/upload]
TOP
3#

[upload=jpg]Upload/200551210311774651.jpg[/upload]

唱片中文名称:预言鸟·李传韵小提琴演奏专辑
唱片英文名称:PROPHETIC BIRD
艺术家:李传韵
唱片代码:POLO NMS-10020-2  
唱片类型:原创经典
音乐类型:古典音乐
总时长:71:38
唱片中英文曲目:
    01 爱的致敬Salut d'Amour
    02 辛德勒名单Schindler's List
    03 塔兰泰拉舞曲Tarentelle
    04 追忆Remembrances
    05 乘着歌声的翅膀Song of Wing
    06 进行曲March
    07 练声曲Vocalise
    08 思乡曲Nostalgia
    09 吉他Guitare
    10 沉思Meditation
    11 野蜂飞舞The Flight of the Bumble Bees
    12 圣母颂Ave Maria
    13 前奏与快板Prelude and Allegro
    14 预言鸟Prophetic Bird
    15 随想曲La Capricieuse
    16 茨冈Tzigane
    17 恰尔达什Czardas
    
    

唱片详细介绍:
    荣获波兰维尼亚夫斯基小提琴大奖冠军
    获得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最高奖学金
    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迪蕾与林耀基及小提琴演奏大师帕尔曼的亲传弟子
    让你亲炙音乐的至上魅力与崇高境界
    
    李传韵的演奏自始至终充满着完美和无法阻挡的动力。他在炫技表演的同时,用人声般的细腻和美妙去阐释音乐的内涵。就像海菲兹和奥依斯特拉赫一样,梦幻般的精巧乐句摇曳着优雅的旋律,但结构却异常地严谨端庄,音乐也保持着始终如一的完美,弓弦所触,仿佛是溪流中岩石与流水的对话。

小提琴:李传韵

李传韵年方三岁,就由父母启蒙小提琴,五岁参加北京儿童小提琴大赛即夺奖。他一九八六年来港定居后,成了叶氏儿童音乐实践中心的中坚分子,后回北京随中央音乐学院的林耀基教授学艺。 李氏十一岁参加第五届维尼亚夫斯基国际青年小提琴大赛,获二十位评判一致推许,成为该项比赛十六岁以下组别最年轻的冠军。

一九九六年,李氏获茱莉亚音乐学院预备班授予全费奖学金,到该校随德莱及普尔曼学习。 一九九五至二 OO 一年期间,他均参与艾斯宾音乐节,九六年更在艾斯宾举行的仲道小提琴协奏曲比赛胜出。 一九九九至二 OOO 年,李氏继续在辛辛那堤大学音乐学院进修,后又获金宝儿基金会资助,在纽约市深造。 现时他用以演奏的乐器,是一七八四年制于意大利都灵的瓜达尼尼小提琴,由史塔第发利学会长期借予使用。

李氏曾与多个乐团合演,如鹿特丹爱乐乐团和指挥格尔基耶夫、底特律交响乐团和指挥约菲等。 O 三年九月,李氏临危受命,代替温格罗夫与冰岛交响乐团演出,只在事前五天接获通知。

在二 OO 二年,李氏替陈凯歌的电影《和你在一起》录制小提琴独奏音乐。《华盛顿邮报》的评论为:「 …… 整出电影洋溢着李传韵这位小提琴奇才的乐声。 到最后,你很难说得清是什么令你眼泪盈眶,是片中温馨的一刻,抑或是李传韵仿如天籁的琴音。 他为这出电影添加美极动人的音响背景。」

李氏先后于二 OO 二和 O 四年为普罗之声唱片公司灌录了两张唱片,名为《预言鸟》和《爱的致意》。

「如果中国希望可以出一位伟大的小提琴家,他们已经拥有了 …… 在技术上和音乐感上,他的反应十分快 …… 那是与生俱来 …… 他有很丰厚的气质 …… 」 ─ 小提琴家拉兹亚罗.历治
TOP
4#

那天排练KEVIN应该在吧,把他抓来问下
TOP
5#

[upload=jpg]Upload/2005512103191792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5121032659168.jpg[/upload]
TOP
6#

再补上一点李传韵的

中国第一琴!李传韵  (http://www.mdown.com/bbs/dispbbs.asp?boardid=31&id=1758)

--  作者:molland
--  发布时间:2002-12-18 15:40:50

--  中国第一琴!李传韵
我今晚看了二十三年以来最精彩的一场小提琴音乐会,每个走出音乐厅的人无不挂着一脸不置信的表情:天才,我们看到了天才!

李传韵,1980年出生,五岁参加北京少年儿童小提琴比赛获第一名,被林耀基教授收为学生;
十一岁参加第五届柴可夫斯基国际表年小提琴比赛,被20名评委毫无分歧地评为冠军,是该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得主;
96年赴美国茱丽亚音乐学院,师从多尔茜·迪蕾及伊扎·帕尔曼;
98年获NAKAMICHI小提琴协奏曲比赛第一名。。。。。。。

如果你仍然对这个名字一无印象,2002年,他为电影《和你在一起》录制了全部小提琴音乐,或许通过这部片子,能唤起对他的琴声的记忆。

今晚何其有幸听到这位MADE IN CHINA,中国第三代小提琴家的演奏。我对小提琴是挑剔的,这把结构简单造型优美的乐器,何其有灵性、何其难以驾御!音准、音色、右手弓法、左手机能、音乐感、节奏感、表现力(内在&外在)。。。。。。所有元素平衡发展,才能让听者眉头舒展。何况要做得出色?!

李传韵做到了,超乎任何人的想像力。他选的曲目说起来并不十分吸引人:巴伯和哈恰图良的小提琴协奏曲,我猜想他的意旨在于两部作品的第三乐章----用以表现他炉火纯青的技术。
音乐伊始时,小提琴总是不着痕迹地“潜”入乐队,他的琴不好,但出来之音色却极为圆润,美丽而不张牙舞爪;演奏完全没有压力,高难度的片段他如履平地。放松的肢体,不时在一米见方的范围内随音乐走动,让我想起一个马戏团小丑的话:把自己想像成一只很旧的袜子,放松、再放松~~~收放自如的音乐表情、偶尔的恢谐滑音、加上强烈的节奏感和身体语言,我突然觉悟他玩起爵士来绝对会赛过Stephane Grappelli。
加演的《吉普赛云雀》,极尽炫技之能事,原来外国之云雀确实不与中国一样,狂野、凄婉、调皮、好斗、妩媚,直叫人目瞪口呆。音乐结束,李传韵的弓毛已断落三几根,观众疯狂地鼓掌、乐队兴奋地不停跺地,音乐厅仿佛要被掀翻开来。
又加演一曲帕格尼尼随想曲,白玉无瑕,他曾于93在香港一口气演奏完二十四首,并录制CD,实属惊人之举。

十多束鲜花将李传韵和指挥张国勇埋在花丛中。中国小提琴界三位耀眼演奏者,陈曦、黄蒙拉、李传韵,如果说前二者将来的造化还有待观望,那么李传韵已经成“大师”了。180元票价的李传韵,比起1000元票价的帕尔曼何如?我的结论:差距太远,李传韵,优秀一倍!

今晚难得的另一件事,是林耀基专程从北京飞来看爱徒的演出!李传韵在谢幕时向观众介绍这位坐在观众席中央的恩师,他说:没有林老师,就没有今天的我的一切,也没有我的艺术生涯。大家齐刷刷向林教授致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马思聪算第一代的话,林耀基是第二代,而他作为音乐教育家的丰功伟绩,较之作为小提琴演奏家的成就更为隽永、高远,他培养的学生薛伟、胡坤、陈美、陈曦、杨晓宇、李传韵,无不在国际乐坛大放光彩。这位精神矍铄的老师,亲切和蔼,我心里由衷地向他老人家致以最高的敬意。古典音乐在中国,是很艰难的!
TOP
7#

弦上虽竞艺彼此却关照 小提琴家“群英会”洋溢激情魅力

作者:杨建国  日期:2005.05.12  版次:15


弦上虽竞艺彼此却关照 小提琴家“群英会”洋溢激情魅力
    本报讯 (记者杨建国)昨晚在上海大剧院举行的上海之春“东方琴韵——中国小提琴家群英会”音乐会,让全场听众始终处于激情的音乐享受之中。薛伟、黄蒙拉、李传韵这三位小提琴家,与陈佐湟执棒的上海爱乐乐团合作,各自充分发挥弦上技艺,让音乐会充满亮点。
    音乐会的上半部分,黄蒙拉首先出场,帕格尼尼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是他的拿手好戏,拉来潇洒自如,也使得全场听众在演出一开始就被他牵入音乐情境。李传韵的出场,则让现场掀起高潮。这位年轻人已经把小提琴“玩”得随心所欲,他演奏时的神态如同旁若无人,虽然有点大孩子般的可爱,却是非常投入,演到忘我处,甚至信步在台上走来走去。哈恰图良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本身就有热烈的特点,从李传韵的挥弓和精妙的技巧发挥中,却让人感到音乐中的那种奔放和热烈,是从他心底流淌出来的。而薛伟演奏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显然充满了成熟的魅力。作为三人中的大哥哥,他在演奏方面的功力十分深厚,轻重缓急总是处理得恰到好处,听起来非常过瘾。
    随后,薛伟与黄蒙拉演奏了埃尔加的《爱的致意》、与李传韵演奏了蒙蒂的《查尔达什舞曲》,李传韵则与黄蒙拉演奏了萨拉萨蒂的《纳瓦拉》。看得出,薛伟与黄蒙拉对李传韵相当照顾,薛伟帮李传韵翻谱子,黄蒙拉处处让着这位比自己稍小的演奏家。这让李传韵也十分感动,每每一曲终了时,总要主动与对方拥抱庆贺。显然,通过这次合作,他们已经成了好朋友。
TOP
8#

chopin 在 2005-5-13 10:44:26 发表的内容
L版,我对这张预言鸟·李传韵小提琴演奏专辑很有兴趣,请评价一下下。另外其中的思乡曲是马思聪的吧?我很喜欢同名的朝鲜乐曲,可惜遍寻无着。


我没听过这张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