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說說超低音 [复制链接]

查看: 8039|回复: 49
1#
說說超低音 ( 第一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吳榮宗 主筆
  
前言
超低音 ( SUBLOW / SUBWOOFER ) 是一個影響人們心理上的感受,驅使腦部產生的化學變化去接受
這能量,從耳朵能聽到的,身體皮膚真正感受的,那種感覺不是每天 24 小時都在接收的。
在聲響心理學上,有人鑽研啞音域部份,應用在人類方面有很多的結果,例如有實驗者在一部平常
無什麼特別的笑話影片裡,不定時的加入聆聽不到的低頻率,在過程中不告知觀片的人,
不久即有人感覺不安全,有人不舒服之類的狀況出現。
啞音的頻率很低,也許 40 or 20 Hz or 更低,那絕對是人們聽不到的,身心在其內會逼出人類危機
意識的潛能,這是因為這種感覺對於人類而言是很陌生的,又頻率愈低就沒有方向性的問題,
當一個人掌握不到那環境事情焦點時,所謂的第六感危機意識即刻出現在生理及心裡反應上。
有趣吧,各位在電影院觀看一部星際片的時候,大戰艦出現時都會有低頻混蕩在環境裡,
以營造氣氛,這些氣氛的頻率大致上在 80 Hz 以下了,延展下去一直到喇叭單體對頻率的截止點。
就現場聲音支援系統內,在既有的可感覺、體會得到的低頻音頻裡,我們將其低頻音域增強時,
它會加強氣氛的營造。運用在音樂上,超低音是何等的重要!
_
  
現今圈內一般的系統操作者大多不清楚或不善用超低音的應用方法,也就是說 SUBLOW 的 know how
技術,因為市場的原因,從事人員無法常態的接觸超低音來使用,體會不到真正的意義,因此呢,
沒有因為各位多買了低音喇叭而瞭解使用它的目的為何?接到大型場子時,就拿出去充場面,
帶到現場去,系統沒弄好,業者啦,員工啦,反而嫌棄它佔位置,增加運輸負擔等等,索性投資就往
主喇叭方向去了。起碼隨處一擺都有聲音!比那只有轟隆隆的大箱子來得強多!真的是這樣嗎?
各位可別這麼的認為,來吧,盡我的力量,這篇文章就讓我們來說說超低音,讓它在一些同好的
認為裡,能有所改觀,瞭解其重要性。

就各位同好手中曾接處過的聲音系統中,甚至現在還是手裡的主力系統,它們大致上有分為兩種結構,
一為合併式的低音系統,一為分離式的低音系統。
所不同的地方是前者無法單獨由混音平台上調整低頻音域的電平或是訊號源,後者的系統是使用指數
較高的聲音架構。不過合併式的低系統並非不好,在系統要求投資經濟,或是簡單的音樂播放,
夜總會工程等,以合併式的結構即可滿足要求。當然啦,有人會問這兩種結構運用在 Live Tour 上,
到底有何不同之處?
我們簡單的舉一個應用來說明,以一個 Vocal 麥克風收音進入 Console 後,在你不去調整 Channel 上
的 EQ. 時,即便人的聲音無法延伸到 100 Hz 以下,但是麥克風它會呀,這種非刻意的噴麥、風聲、
現場噪音等,所產生的過多低頻能量,它會完全的顯現在你的低音喇叭上來增加單體、擴大器的負擔,
尤其是當這些聲音能量都是你不要的。
你可以 Low cut 呀!當然你可以 pass 這 70 ~ 90 甚至於 100 Hz 以下的低頻反應在你的 Vocal 麥克風
Channel 上,各位,請問一下,Low cut 的音程斜率頂多兩階半到三階罷了,並不能完全消弭,
又舞台上的 Vocal 麥克風並非只有一支,然後整體加總完了,你會發現尚有過多的一些低音,
通常就有人會去減少 House 的低頻 EQ. 或衰減 Vocal channel 上的低音來平衡現場聽覺的平衡值,
這兩個動作都已犧牲掉從前級輸出訊號的忠實度,就現場而言,是犧牲掉別的樂器的音頻空間。
大半的人沒有去體會現場聲響內容的原因是平常一般人沒有常常接受較大於嘴巴所發出來的音壓,
僅偶而接觸到大音壓的聆聽環境,首先的感覺只有大聲的印象,要來區別音場等化的能力明白度,
那一定是陌生的,不過做為聲音從事者的你,就必須擁有拆開聲音來辨別各音域的多與寡、
優與劣的能力。

[upload=gif]Upload/200471316262435397.gif[/upload]
這是一般簡單合併式的喇叭系統,分音器是直接用低音喇叭裡的被動式分音網路[upload=gif]Upload/200471316264726564.gif[/upload]
這是也是一般合併式的喇叭系統,分音器直分出各音域。
分離式的低頻系統就是改善了上述的問題,它讓整個系統活化起來,給操作者很多的使用空間的選擇性,
我們分析它的組織可以看出在主喇叭透過分音器所出來的頻率截止點不會一直延伸下去,
它可能會變成 ( 例 : 250 ~ 60 or 40 Hz ),
Sub low 的頻率則是 100 or 80 Hz 以下 ,這技術上是當你系統上有增加超低音的部份時,主喇叭的低頻
延伸點勿須那麼的低,如此可以減少時間 / 距離的抵消系數值,這個問題待會我會解釋。

[upload=gif]Upload/200471316272150695.gif[/upload]
這是典型分離式的喇叭系統,低音分音器與主喇叭的分音器是分開來的。
也因此必須多使用一台分音器。
分享 转发
TOP
2#

[upload=gif]Upload/20047131632867703.gif[/upload]
這是超低音喇叭俯視圖,觀看其內部的排列,
當多支的排列時,每支單體的距離組合起來時,
即會有陣列的物理出現。[upload=gif]Upload/200471316321822643.gif[/upload]
多支超低音喇叭組合後,觀理想的物理特性應該像是一支
喇叭,這是水平的擺法,垂直的堆疊也是一樣的意思。
room colouration 這個詞句咱們在前幾篇的文章就有淺談到它的感覺,這種效果它會佈滿在它能量
所及的範圍,然後各位會問它倒底是什麼聲音或怎麼體會?這麼說好了,500 cc 的杯子裡加滿原汁的
柳橙汁,另外 500cc 的杯子加滿 499cc 的水及1cc 的柳橙原汁,那這 500cc 的容積就是低音含蓋
範圍,500cc 原汁的就是你走近低音喇叭軸心中央的最有效散射點聆聽,另一杯就是聆聽位置在軸心
旁的地點或是較遠處,或喇叭背後,( 這較遠處並不是要很遠,依聽覺的感受,對著喇叭軸心點,
無論你向前延伸或是左右遠離,意亦或是在後方,在一個臨界距離的位置你會感覺到那直接能量
與房間色彩的交錯點,這個效應,當然的喇叭數量愈少開始發生的距離就愈短,另外環境、溫度也會
影響到這個問題。波長 = 音速* / 頻率 ( *代表著會隨溫度等因素有所不同 )你把任一頻率導入式子裡
就不難發現愈低的頻率波長值愈大,這就是為何環繞在舞台及喇叭的 apron of room colouration
會比較多了。依圖示 D, 四只喇叭垂直疊起時,能量將從既有的音壓增加 + 12 dB。
而由於其為垂直擺法,所以垂直面的有效能量會較多,那 room colouration 的效應角度就會比較窄了,
不過水平方面依然會得到較寬的 room colouration。[upload=gif]Upload/200471316325836541.gif[/upload]
超低音喇叭陣列的排法,依理想物理的增益,
它應該會有如圖示的說明。
  
四只喇叭水平排列 ( 無角度的 ) 時,同樣的能量將從既有的音壓增加 + 12 dB。那麼其物理效應就與上述
的顛倒。接下來就貪心一些了,成倍數的喇叭數量將得到 + 24 dB,的音壓外,在水平與垂直的
room colouration 將會縮小,別懷疑,它不可能消失的。數量愈多的定規擺設,將會增加有效能量直接
輸出的形成。那它的有效值當然大於這 room colouration,
( 一支音箱有氣氛產生,倍數音箱的增加即有強及有力的振幅含蓋角出現 )。

書寫至此我可以再進一步的將 room colouration 又比喻一次,會產生這些效應就是環境四周的反射物、
喇叭數量彼此發出聲音到聆聽者位置的不同距離時間、舞台左右邊的音箱擺設位置不對襯、
音箱與音箱間的角度溝過大、低頻輸出所須含蓋的現場聆聽範圍太大等,都會讓這現象產生。
又因為這直接音永遠是大於所產生出來的多次泛音,就聆聽位置的不同,即會有不同的時間差,
相對的大大小小的聲波抵消就會與直接音包含在一起佈滿在現場的表演聆聽區裡面。

在圖示裡的幾個英文字它們的解釋是這樣子的:

Wide ( 寬廣的 ):


喇叭的能量輸出是沒有含蓋角的,這 apron of room colouration 比值比較高,就是當你為了要使超低音的有效能量增加時,在你從 console 增加訊號電平給它的同時,apron of room colouration 也跟著增加,充斥在喇叭左右後方,也等於說這些效應都超過 180。了。


Narrow ( 狹窄的 ):


由於增加了喇叭數量,物理上倍增有效能量產生,使得有效指向值增加,這樣的效應會使那些超越 180。的 apron of room colouration 角度變小,因為倍增喇叭之故,低頻輸出能量足夠使用,console 訊號電平勿需再增加,相對的有效值大於這 apron of room colouration ,系統上,低頻就比較不會操作到迴授的臨界點。


一般的慣例:


* 大型的低音堆埵陣列,將會有更多有效的能量指向性形成。


* 更多有效的能量指向性形成。將使得 apron of room colouration 數值降低。


( 請注意!apron of room colouration 不可能完全消失的 )。


* 標準正常的低音系統,當你倍增喇叭數量時 ( 單邊哦 ),在遠處位置,你將會測得近 6 dB 的增益。


未完........................................
TOP
3#

[upload=gif]Upload/200471316282836704.gif[/upload]
這也是典型分離式的喇叭系統,低音分音器與主喇叭的分音器是分開來的。
也可以單獨調整低音部份的任何數據,不過只須同一台分音器。
此種電子分音器是目前的主流

又請問超低音的內容要放送什麼訊號在裡面?不知各位玩聲音至今,手上不知有無一份當今各項樂器的
頻率響應譜表,為求閱讀方便,我把它貼上來好了,
在近二十年的工作經驗,我個人在 Live 場子裡,會將聲音訊號加入低頻的有 :

Kick Drum


Bass ( 依現場狀況而定 )


Electronic Loop


CD DAT Line source etc.


Any synths. ( 依現場狀況而定 )


F / Tom ( 依現場狀況而定 )


簡單的說明一下,你可以注意到它是可以選擇的,這樣的過程可以增加音場的豐富感,然後利用
Console 上的任一組單獨的輸出來取決任一樂器的低頻氣忿多寡,如此才不會某些聲音的低頻不足或
過多。


時間 / 位置對低音的影響


當你在操做一個小型場子,其中加上一支低音喇叭時,你會感覺如何?這樣子問可能太廣泛了,
如果頻域太開,對音場反而沒幫忙而且又不好聽,假設這方面我們不考慮這問題,現場加上超低頻
音域後,聲音的美化與減輕中高音的負擔,它會使系統更安全,怎講?因為原先若沒有超低音域時,
你的主喇叭也必須負擔那些頻率,如此主喇叭的放大器就須要消耗那些頻率能量,
更當你的主喇叭是屬於 12” 的低音時,它跟本反應不了這些低頻域,造成浪費與折損,
你也只有衰減音場的等化器來修正此一問題,加上超低音後,藉由分音器來區分音域,整個音場的能量
與有效值就大大的提升。
這些解釋就是要跟各位說明當你攜帶 2 ~ 8 支那種 12”, 15” 兩音路 / 全音域的小喇叭做場子時,
別認為那是小案子小場地而忽略掉超低音部份,你反而更要將這個低音系統加上去,
即便是一支 超低音!它所得到的功效是大於你辛苦搬運它上車到運輸過程的。

[upload=gif]Upload/200471316292417297.gif[/upload]
各式樂器的頻域延伸範圍與鋼琴頻譜對照。
若有人須要此份資料 A4 版面的哦,請 mail 給我,網頁上,我就不提供下載了在此說明。  
低音喇叭的音箱結構有那麼一些不同,通常各位都會看到正面式或反射式的,每個結構原理優缺都各有
擁護者,我們的主題不是探討這方面的,所以跳過。
圖示 A,一只低音喇叭放置在平面上,假如以 0 dB 為依據,圖 B,會增加 3 dB,圖 C,會再增加一倍,
不過別高興太早,實際上,反射回來的時間差與直接音會影響到有效值的,我們不用說到那麼深,
取我們做節目所須的知識來談即夠了,看圖示你可以看出低音喇叭擺設所增加的能量說明,
超低音無論其為正面或是反射的,當你垂直的疊高或水平的排列,數量多寡會決定你現場音壓增加的
多寡。同時間藉由音壓儀錶,你可以修整擺設的角度、位置、距離、時間等,它會在即有的功率下再幫
你提升出能量,但是後者的過程往往是大家所忽略掉的,尤其是時間差的問題。
同系列的箱子與單體垂直的疊高或水平的排列,你觀察一下,
它們單體線圈軸心 ( axis ) 彼此都是等距在前後左右,
因此你的排列方式即會決定今天的低頻效果。
一只低音就是一只,兩只、四只、八只…….的 SUBWOOFER
音箱組合也是一只喇叭的意思,只不過在擺設的過程若將
箱子與箱子間的距離改變一下就會有些問題出現,我們現在
就慢慢的來剖析這些物理現像。
依圖示來說明,一支超低音喇叭放置在舞台任一邊,除了它
本身往前所放射出來的低頻能量外,在其擺置的周圍以軸心
垂直水平向後 180° ( 左 90° & 右 90° ),低頻也會散佈在這
喇叭箱位置的左、右、後方,頻率愈低的就愈多,
那種不清楚的泛音感覺,我們稱它為 :
room colouration ( 房間色彩 )
[upload=gif]Upload/200471316295162714.gif[/upload]
各超低音喇叭一般的簡圖。
TOP
4#

說說超低音 ( 第二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吳榮宗 主筆
  
一只低音喇叭因物理特性,在沒有所謂無限障板的條件下,能量依軸心方向散射外,在其音箱後方
( 超出 180° ),其頻率會散漫在其中。而這些充斥頻域的高低將依製造商所設計出來喇叭的的
容積、寬深度、單體特性而定!
又以前聊過的,沒有那麼大支的喇叭可以單獨得到超大能量,因此就須組合起來,光在堆砌這些
箱子時,老外規矩就一大堆,真的咱們學不完,簡單的其中一項就是那個要擺放喇叭位置的結構或
接觸面,它必須是扎實的沒反彈性的,接觸面可以標準的提供不變形的堆疊與排列。
然後安全要求很高,我提這一點是在台灣咱們比較能做到,但是都不徹底執行,大家一定要改善,

ok, 組合同型的喇叭來產生大能量的過程裡,我們就要注意這箱子彼此間的呎吋啦、角度啦,
有的人為求含蓋面大,會把超低音的排列呈有角度的灣區狀,這樣並不是不可啦,只是你要清楚
的是箱子間的角度會影響輸出波瓣的多寡,深或淺,即使你得到較寬的含蓋面,確也使得到
” 五花辮 ” 的低頻音場也大大提升。


現在我們來看圖說故事了,各位看這個天文學的公式先,


Main coverage angle = 2 x arcsin ( 0.61 x λ / N x d )


這個 Main coverage angle 就是從喇叭軸心算起在其左右兩邊的角度。


0.61 的導入值是喇叭單體在音箱與音箱間,任一頻率角度的負值。


arc sin = 箱子與箱子間的彎角距。


λ = 音速 / 頻率的值。


N = 低音喇叭的數量。


d = 任兩支喇叭單體軸心間的距離。


這個式子在告訴各位的目的就是看下去!哈哈……….


[upload=gif]Upload/200471316351288628.gif[/upload]
圖示 A,是一組低音喇叭所散發出來的低頻能量,各位先別管什麼頻率,左邊它是一個四支低音
陣列組合,水平 or 垂直各位就一上圖例來瞭解,此圖則是在告訴你當少量的低音組合,
它除了產生有效的指向能量外,在其軸心垂直水平向後 180° ( 左90° & 右90° ),
同樣的也會有 apron of room colouration 的能量產生。
右方則是大型的低音陣列組合,高能的指向產生大大消滅掉 180°後的能量。
各位看倌要清楚的是這圖例僅是一個單一頻率,如果它是一個 20 ~ 160 Hz 噪音產生器時,
那圖形就不會像圖例那麼好看,因為每一個頻率的波長都不一樣,組合在一起就有不同的波辮,
總知你要清楚一點就是以上面的式子去求任一頻率,
喇叭數量愈多,調整的角度愈少,你所求出來的角度影響值就愈小。
超低音喇叭抵消 ( Subwoofer Cancellation )

我們經常會被問到有關超低音喇叭抵消
( Subwoofer Cancellation ) 的問題,尤其特別的是在外場
的應用上。有時歸咎一個特定超低頻域點無法抑制其共振
的問題,使操作人員受到責難,在某些聽眾區表現的
不是很好。
這強調出問題是堆垛位於在舞台的每一個側面
的超低音喇叭之間的相互作用。只要我們有讓揚聲器位於
在舞台的兩個側邊,假設它們是載著相同的訊號時,
在它們之間就永遠是會有干擾的問題。
在上面一大串的說明主要就是訴諸一個事情,當一堆喇叭
組合起來時,那些箱子與箱子之間的距離數據就會讓
低頻音場有所影響。再看這圖例:


圖 B 是一般場子喇叭的擺設的正視略圖。圖 C 是俯視圖,
超低音喇叭發出 100 Hz 的能量散佈圖,音箱彼此之間是
很理想緊密堆疊。在黃色區域一直到淡藍之間的距離,
大約是 147 dB ~ 117 dB 的差別,你可以看出此 100 Hz 的
低音散佈圖沒有花瓣出現,因此當聆聽者身在其中時,
取其任一角落都會得到很勻稱的聆聽品質。
不過你發現到如果把這散佈圖的圓軸畫出,180°依然擁有
apron of room colouration。

[upload=gif]Upload/20047131636077527.gif[/upload]
圖 B
是一般場子喇叭的擺設的正視略圖

圖 C
是低頻能量散佈略圖 ( in 100 Hz )。  
當舞台另一邊的低音喇叭也開啟時,若聆聽者不是站在正中央平均點的位置,而是偏左 or 右,
那就好玩了!就如同在插圖上所看見的那樣,當聆聽者對兩方的距離是相同時,從那兩方所發出的
聲音就同時到達聆聽者了。
如果聆聽者是接近到一邊並與另一邊距離較遠,則近的一邊的聲音就比遠的聲音先到達聆聽者了。
這就是時間到達的差異所產生出的「梳形濾波效應」 ( Comb Filtering Effects )了。
當發出 2 個訊號時,就其中之一與另一個而論,它是即時延遲的話,聆聽者的位置會決定梳形濾波
效應的比值大小。

我看不懂了:(
TOP
5#

[upload=gif]Upload/200471316304261672.gif[/upload]
圖 A 超低音喇叭位置。[upload=gif]Upload/20047131631277718.gif[/upload]
圖 B 超低音喇叭位置。[upload=gif]Upload/200471316311675031.gif[/upload]
圖 C 超低音喇叭位置。
TOP
6#

玩超低音喇叭的心得

文·【梁仔】  
  

世上很少人会象发烧友一样,喜欢自找烦恼,故意去「发烧」!若不幸惹上超低音喇叭,更是伤痕累累。

超低音喇叭就是大家所熟悉的Subwoofer,它有能力真实地重播超低音(30Hz-20KHz)。

市场上有许多卫星式分体喇叭称为超低音喇叭根本无法重播超低音,最低的频率一般只能下到40Hz左右,因此没有资格称超低音喇叭。

真正的超低音喇叭都是昂贵的庞然大物,为何如此?因为要准确的重播超低音,需要较大的单元,直径以十寸以上为佳,大单元更胜于小单元,因为它推动大量空气的能力更好。

喇叭箱也随着单元的体积而增大,制作大喇叭箱十分困难,必须考虑到谐震对低频的影响,箱子的材料、木皮的选择等等,如何有效的控制大单元所产生的谐震是最困难的,因此没有廉价的小型超低音喇叭并不稀奇。由于制作成本高昂,再加上大多数的超低音喇叭都设有自己的扩音机,使到价钱方面没有什么可以商量的。

第一次接触超低音喇叭是在Marina Square的Audio Suite。当时试听的喇叭是Spice TC-50,它给笔者的感觉是音扬宽阔、中音定位很强,最擅于重播女声,但是爆棚起来却不够自然,有压缩的感觉,不够effortless,真是美中不足!代理连忙上前接上Kinergetics SW100超低音喇叭来助阵。Spica TC-50与SW100几年前在美国曾风靡一时,天书TAS更是特别推荐此喇叭,要了解它们为什么这么受欢迎也并不难,因为它的表现是一流的。全频平衡,爆起棚来自然,瞬变极快,是一套可以与价钱贵两倍的喇叭争得你死我活的系统,从此笔者对超低音喇叭就十分地有兴趣。

第二次接触超低音喇叭是在Regent Hotel试听Wilson Watt II/Entec。Wilson Watt的音色与空气感不错,定位的表现也不俗,可惜低频欠奉。一旦加上Entec就知道它对整体表现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小喇叭一向来都是笔者所喜爱的,尤其是以精美木皮制作的更是爱不释手。听过的喇叭不计其数,其中以Spice TC-50,ProAc Tablette,AE-1的印象较为深刻。读者们一定以为笔者所用的肯定是其中的一对吧?真可惜,笔者用的只是JM LAB MICRON。在Audio Innovations胆前后级的推动下,郑怡与伍思凯合唱的一曲「我和你」令笔者听出耳油来,於是当场便下了订。Micron喇叭不止定位好、音场广,立体感与空气感不俗,总之是拥有许多Mini-monitor的优点,男高音的音色更是靓、大提琴韵味十足。

要Run in喇叭,唯一的方法就是播放音乐。拿出雨果的金碟,怎知「小刀会」的大鼓一击,那四寸单元差一点就往我脸上扑了过来,令人惊心胆跳。听Organ又好象漏风,一点kick都没有、不够爽,茶饭不思了几天,后来灵机一动,想起了超低音喇叭。

恨不得周末快点到来,那几天在兵营朝思暮想真不好受。周末一到,笔者把Micron带到Audio Suite去试听,效果十分理想。加了超低音喇叭,低频也好不到那里去,比一对Epos 11的超值表现还逊色,於是以发烧友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崇高精神,说服了代理让笔者在家中试听。

结果如何读者们不用猜,更没有奖。苦苦的等了好几天(好象几年啊!),新的kinergetics SW100.5终于上门了!当时兴奋得像一位向父母亲撒娇奏效,而得到一套不知心痒多久的玩具枪!马上使出浑身解数,以最快的双手(如果脚也能助阵,一定也派上用场),把SW100.5安装好。一开声,不得了!难听死啦。当时呆若木鸡般的坐了五分钟之久,才想到到机还没煲熟,只能耐心地等,足足煲了一个星期之后,结果前级在最紧要关头,不知发什么疯,坏了!

真要感谢Reference Audio的Kevin在这期间借出一部Acurus L10来代替出了毛病的B & K。

原本Micron的摆设是挺随便的,一旦加上了SW 100.5之后,麻烦就来了!又得花上一整天重新寻找最佳的喇叭位置,Micron的喇叭脚是重量级的,当晚因为劳累、腰酸背病而失眠,摆来摆去过了一周,当然也背酸、失眠了一周啦!当时恨不得把SW100.5劈了!

读者们应该注意超低音喇叭的音圈必须与主喇叭的音圈成一线,全频才会in-phase,喇叭线也该和主喇叭的一样,以确保最佳效果。

发烧最过瘾的当然是调校得好声,自从有了SW100.5,是我发烧了六年里最过瘾的一段日子,今后会玩到什么地步,谁也无法预料。

朦胧间,VTL仿佛在远处向我招手...。

连做白日梦也忘不了胆机!
TOP
7#

前几天看到有出2手PSB 12寸,价格应该K元多点。国产我没什么印象呢。
TOP
8#

最好的连接方法就是你的前级有2组输出,可以同时控制音量,能比较好的衔接。
TOP
9#

比尔 在 2006-2-15 15:32:55 发表的内容
谢版主,一进来就感到168论坛的温暖,新手上路其它论坛很少有人睬.


大哥都用MBL了,大家多讨论啊!!MBL超低可够贵哦!
最后编辑leslie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