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此“莫扎特第二”? [复制链接]

查看: 3570|回复: 11
1#
今日电话中父母告诉我看到一则新闻,说近来有一留德的中国孩子(其实也不小了,18岁),名叫沈文裕。他在电话采访里说“莫扎特也是神童,他是有史以来最天才的作曲家,而我是最天才的钢琴家”(来源: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50707/xw/rw/200507070037.asp)。他认为自己现在的演奏水平已经超过了很多前辈大师。他还认同南非报纸评论送给他的“莫扎特第二”的称号。

由于这位“沈大师”在美国这边尚未出名或者没有名气,所以我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在网上搜索一下这位“大师”的情况。用“沈文裕”这个中文名字搜索,的确发现了很多雷同的消息,内容和上述没多大差别,都是很狂的言论,还有一些新闻,说他的获奖情况。

后来搜索英文的情况,用英文名“Wenyu Shen”搜索,在Google上只搜到一则关于他的消息,是一个巴西的网站上关于他的演奏会的预告。

假如按照中文新闻里面那些记者很热情洋溢的引用外国报纸的片断的报道,沈大师的知名程度应该不算小的。所以现在可能性只有两种:大师在国外尚需努力,火候未到,国内报纸断章取义;或者是大师不喜欢汉语拼音,改了个洋名字了。

这里先不论这位大师的真正实力。我觉得奇怪的是,既然沈大师这么认同通过外国人的国际钢琴比赛成绩来证实自己的实力,那为何不把自己在国内媒体上的“狂言”(或者礼貌一些,“有自信的言论”)在国外媒体发表一下呢?比如说,打电话给纽约的各大报纸,把在《南方周末》采访里面的那些言论翻译成英文说给洋记者们听呢?

既然有机会去卡内基音乐厅演出(其实近年来,每年在卡内基演出的新人用“过江之鲫”来形容不为过),那么假如自己在国内说的是问心无愧的,为何在国外却不敢说?是怕“欧洲人不喜欢中国人这么强”吗?——我觉得这只能是他自己的偏见。因为我并不觉得欧洲人或者北美地区的人会故意压制中国人,还有我很多在这边的朋友都没有这种感觉。正确的是:只要自己奋斗,懂得争取,并且礼貌待人,就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正所谓“孤掌难鸣”,沈大师有被“歧视”的感觉,或许一定程度上有自身的原因。

其实在美国各大城市,经常都会有很多在国际大赛上面获奖的年轻艺术家登台表演。各大权威报纸的评论家们每天送出的赞扬的话加起来已是一筐筐的。不信的话去纽约费城呆上几年就会知道的了。国内能够唬住媒体,在国外就难免班门弄斧了。

沈大师有天赋,很有发展的前途,为国家争光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沈大师今后事业假如顺利不出差错的话,演奏生涯会有几十年之长,造诣加深是必然的事情,何必现在就把自己的定位定在顶峰位置呢?我们国家能够出国际知名的艺术家本来就不是太多,所以更应该好好珍惜,虚心学习,再接再厉啊。这么小就在言辞上锋芒毕露,这只是幼稚的表现。

沈大师请勿用尼采作为榜样,他很知名,但他后来精神分裂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