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威马咸菜试听记 [复制链接]

查看: 12721|回复: 65
1#
                                      前言
    这是一份迟到的报告。何故迟到,一因咸菜要煲;二因器材不够班怕结论有失偏颇;三是窃以为短时间的试听得出的结论总是不够全面的。因此,本人经长达半年的试听同时对器材进行了大幅度的摩改(摩改心得另文报道交流,今次仅略表部分摩改图片),才下决心把试听心得写出请诸位大侠指正。
去年八月底购威马银柳SE喇叭线,煲至九月中,又购威马银柳普通版讯号线及银柳2号SE电源线(已由威马代煲熟);
同期,从“威马器材用家专栏”得知广西网友dong33也刚购威马咸菜,交流心得,有同有异,商量之下,合发此帖。
注:与威马素昧平生,从未谋面,故此报告仅本系统及相应环境下的个人听感,任何褒贬,皆实事求是,无任何商业目的,在此表过;另,本系统仅为入门级,且目前咸菜尚未全到位,因此,声音表现和听感也难免偏颇,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大哥指正;同时,也请各位大哥出谋划策,把这套入门DD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
分享 转发
TOP
2#

总体听感和评价:中性、平衡、快速、透明、高析力、高密度、高频宽(银柳系列,下同)
中性是威马线最大的特点,(好象记得E版主测评某咸菜时,曾用过威马线作参考,高人自有高人的道理,愚以为即取其中性之理也)威马线本身不带任何“味”和“色”,(好“色”者免用)前端器材给她什么,她就给你什么。她没有TARALABS THE ONE的狂野;也没有ENSEMBLE的艳、Siltech的妖、CARDS的暖甜;比AUDIOQUEST清;比VDH爽……她不厚暖也不冷艳,她不丰腴也不苗条,属骨肉匀称型。若以数值1~10来表示声音的厚度指数,我觉得威马线声音厚度指数为6;TARALABS THE ONE为5.5;银彩为4.8;CARDS为8.0;AQ(CV6)为7.0;VDH为6.3。
平衡是威马线的第二个特点,普通版银柳不会强调或突出某一个频段。而银柳SE版则在高频段略为出彩,主要表现在高频段有一点光泽而显得较为华丽(高频过亮的系统可能会光辉);银柳的低频段则量感略少而线条很好、下潜很好。中频段的厚度则与TARALABS THE ONE相当,比VDH略瘦,中~低比AQ(CV6)清(或“轻”)了许多。但中频的质感比VDH强得多。
威马线的速度也是属快的一类,比不上TARALABS THE ONE的狂野,但节奏感、空气感、活生感、强弱对比、音乐的连贯性都很优秀。空气感、活生感、强弱对比胜过VDH THE FESTER。
动态:应该说威马银柳系的动态已很高,虽然强动态比不上TARALABS THE ONE的狂野,低音也达不到TARALABS THE ONE的权威感,低音的厚实、分量感不及AQ(CV6),但弱动态几乎不输给TARALABS THE ONE而优于AQ、VDH。
分析力:威马银柳系的分析力实在是很高。曾在PMC IB1+MI+PASSLABS X-1+MSB PLATINUM LINK PLUS+文豪的系统上AB比较过银柳普通版信号线与TABALATHE ONE,银柳普通版信号线的分析力略输TARALABS THE ONE,而同场比较了银柳SE电源线与VDH大主流,银柳SE电源线的声音明显比VDH大主流清晰,在另一朋友的TAD TSM300系统里AB比较的结果也是如此。且银柳SE电源线的高频泛音更丰富但略显华丽。
音场和透明度:威马线音场的空间感有非常突出的表现,这一点,除TARALABS THE ONE外,上列名线皆无出其右。最明显的听感是音场非常深而靠后,不会半点前冲,有一种于音乐厅中后排听音乐的感觉,我的入门级系统已经达到音箱完完全全、彻彻底底消失的境界,音场后排的解析力可说一时无两。威马线音场的空间感、透明度之好并非那种抽丝剥茧、铁戈银划而是呈高密度、多细节。
频宽:威马线高低两端的延伸也很优秀,即频宽好。
最后要说说威马线的不足:威马线的做工、外饰尚可加强。尽管有网友赞扬威马线的做工,我则不以为然。首先我的银柳普通版讯号线插头似乎是CADARS头,但无论插音源、前级、后级乃至MSB解码器,都感觉太松。比较过SILVER RIBBON上的CADARS头,其圆整度明显好;其次,讯号线插头上的透明热缩管,在实施最后的包皮环切术时把下面的导线外皮也切了个小豁,能看到里面的铜线心。喇叭线插头上的胶套管也有些松动,电源线插头上的黑胶热缩管也显得较“土”。银柳SE系列线在高反光下显得很好看,但在平光下则一般般。希望威马线在做工和外设方面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
威马线就其声音质素而言,个人认为堪称一代名线,且有较高的性价比,能让我等工薪族穷烧友用的起,希望威马线在做工上精益求精,能象声音表现一样与国外名线分庭抗礼,为国货扬威,为国人争光!
TOP
3#

CD22摩改之一:更换时钟为1ppm
[upload=jpg]Upload/200521817384183628.jpg[/upload]
CD22摩改之二:更换OPA之供电电容为MALLORY
[upload=jpg]Upload/20052181742916079.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21817445360399.jpg[/upload]
TOP
4#

龙神转世 在 2005-2-18 18:26:19 发表的内容
哈哈,好像是磨机机,而非威马咸菜试听记。


大哥:先略表一些摩机图片及系统配置情况,试听报告在后头呢。
TOP
5#

CD22摩改之三:更换电子管、输出铰链电容
[upload=jpg]Upload/200521817494122508.jpg[/upload]
家当电阻
[upload=jpg]Upload/200521817511044653.jpg[/upload]
CD22摩改之四:信号通道换上“家当电阻”
[upload=jpg]Upload/20052181754667861.jpg[/upload]
TOP
6#

前级:XINDAKAUDIO 3200SMKII
(换胆:TELEFUNKEN 12AX7 坑频12AT7滑频;级间耦合换用JENSEN0.47UF铜泊,输出交连换用2只HOVLAND MUSICAP3.0UF和2只TCC 2.0UF,电源滤波换用英国LCR+MALLORY; 阴阳极电阻及反馈电阻共10只全换上美国Caddcok且恢复至马底斯原设计阻值,机内线换用TARALABS方芯铜)
最后编辑wxs
TOP
7#

后级:V6I(尚未摩改,拟换后级输入电容及电源滤波电解等)
TOP
8#

前级摩改之前:
[upload=jpg]Upload/20052181894124356.jpg[/upload]
前级摩改之一:
[upload=jpg]Upload/200521818104939940.jpg[/upload]
前级摩改之二:(上家当电阻)
[upload=jpg]Upload/200521818115648383.jpg[/upload]
TOP
9#

音源:SPARK CAYIN CD22
(换60年代SIMENS CCA胆输出; 输出交连换用2只HOVLAND MUSICAP2.2UF;后又换上TCC1.0UF;晶振换美国1ppm时钟;信号通道上的电阻共10只全换成美国Caddcok;电源滤波电容换用PHILIPS\MALLORY等;OPA2604之输出讯号线换用TARALABS方芯铜线)
[upload=jpg]Upload/20052181730688531.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