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空说说莫扎特的小奏吧。其实我今天之所以来观看穆特演奏的莫小奏,原因之一是莫小奏现在上演的机会并不高,恐怕远低于贝多芬,弗兰克等人的。很多人也会忽略莫的小奏。就今晚来听人,我可以肯定半数以上对这些小奏根本不熟悉。其实莫的小奏成就很高,地位也比较特殊,莫扎特从小表现出的小提琴天赋是尽人皆知的,虽然最终莫对钢琴的兴趣更大。在莫扎特那个年代,小提琴在奏鸣曲中,经常沦为钢琴的伴奏,而不是我们今天听到的大部分小奏中钢琴处于稍低的位置。而改变这一事实的正是莫扎特,他写了大量优美的小奏,而且题献给了当时比较著名的一些小提琴家(当然,一些还是会写着小提琴起伴奏的作用),甚至一开始只提供小提琴部分的曲谱,钢琴部分只有莫扎特自己知道。这样才慢慢改变了小提琴在奏鸣曲中的地位。所以在莫的小奏里面,钢琴和小提琴的地位基本是均等的,有时候还是交错上升的,每件乐器都充当着主角和次角。之所以说这些,是我刚看到有人说当晚Lambert Orkis的钢琴部分太强,我认为这恰巧更符合当时的流行状况。
今晚演出按照顺序分别是上半场F大调KV376,降E大调KV481,G大调KV379,下半场E小调KV304,降B大调KV454。这些分别对应的莫扎特小奏的序号是24号,33号,27号,21号,32号。从这5首的曲目安排上,可以说费了一些心思的。莫扎特的音乐,我最熟悉的感情色彩有几种:欢快的(比如土耳其进行曲),忧伤的(比如20,21钢协),雄伟的(比如41交,24钢协)。当晚这5首小奏,恰好涵盖了这些情感。开场的第24号,洋溢着欢快活泼的气氛。接下来第33号,有着一些壮丽雄伟的色彩。而第27号则有着神秘和忧伤的气氛。到了下半场,第21号虽然只有两个乐章,第二个乐章确有着巨大的悲伤,而且非常动听。最后的32号则比较平和一些,也有一些愉悦的色彩,所以总的顺序是活泼-雄伟-忧伤-悲伤-平和。这在曲目编排上我相信是动过一番脑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