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英国声为什么在国内成为热? [复制链接]

查看: 22490|回复: 71
1#
我以前也说过,思奔达、乐爵士是“提鸟笼”一族的所爱----它们韶华已逝矣。
我认为,思奔达、乐爵士之所以在国内成为热,是发烧文化在大陆混沌初开之时,受香港非典型风气所影响矣。终日蜗居8、9平方的地方,思奔达、乐爵士之流温情、小家碧玉式的风格,对中香港胃口。受香港人的影响,久而久之,思奔达、乐爵士就成了广东人眼中的人间极品。就象当初香港的流行歌曲一样(对不起,那时应该美称时代曲吧?),广东人对它佩服得五体投地,众多内地歌手以模仿得象为荣。
更为可笑的是,不知什么时候起,思奔达、乐爵士成了监听、参考标准,高频好一点、分析力高一点的,被说成嘈耳,不耐听;低频爆得,被说成嘈厌巴闭,顶心顶肺。
好在,我们的发烧友、特别是90年代后“不幸”发烧的朋友,有了自己的主张:香港时代曲,见鬼去吧,为什么要唱你们的口水歌?英国声,我就是不喜欢你!
分享 转发
TOP
2#

对不起,你应该理解错了我的本意。我对老派英国声不感冒,但对新派英国声并不反对。
我之所以在这里对老派英国声提出异议,是因为有人将老派英国声捧过了头,比如于建兵先生所说的什么“有文化内涵、有艺术修养”的声音啦等等,好象除了英国声,其它的声音就是市井之音:粗俗、肤浅、苍白…….
英国声就是英国声,美国声就是美国声,北欧之声就是北欧之声,它们各自以独特风格演绎着音乐,不明白何来修养、粗俗之分?
TOP
3#

yabao 在 2003-6-24 10:16:02 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这个问题与文化层次、年龄层次有关吧!
不知是不是指有文化层次的人才欣赏英国声呢?
如果真的说涉及到文化层次,英国声更应该早些走向灭亡,就象英国的文化陨落一样。为什么呢?说到文化层次,只有在沙士比亚及蒸汽机时代,英国才有引以为敖、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所谓文化。到了近代特别是当代,英国文化已经日落西山,英国文化真的没什么可以拿来借鉴和崇拜。当代经济工业,英国不是领导者的角色,至于文化产业,只有《哈利坡特》才让人想起英国还有位作家-------对不起,那只不过是儿童的偶像……….说到涉及年龄问题,是不是指儿童和返老还童的人才喜欢老派英国声呢?
TOP
4#

更重要的是,新一代发烧友有了自己的主见,靠自己的判断,不会人云亦云,也不崇拜所谓的“权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