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个怪老头儿和他不可思议的发烧史…… [复制链接]

查看: 9301|回复: 26
1#
最近认识了一位资深的发烧友,五十来岁的L先生是位七十年代已开始发烧历程,八十年代初就拥有了据说珠海第一台马克仔功放,并一直痴迷至今的前辈。
老L人非常好,很容易接近。他告诉我,每周6他都会去澳门与一班发烧友交流,多年以来一直是这样,周日则在家听音乐。
他家的器材有一大堆,音箱两对,一对是乐爵士的落地,(超低音内藏式,估计是八十年代的产品)一对是乐林书架箱,背后居然还有散热片的那款。
最引起我兴趣的是他收藏的LP,从八十年代开始,他每次去澳门都会买一大堆LP回来,那时的古典不贵,三十来块一张吧。我粗看看就有卡拉扬的贝多芬交响全集60年代七十年代各一套,有波宁吉指挥的舞剧,有天乐公司的著名发烧碟《1812年序曲》……总之好片很多,也有《黑教堂》《阿曼达》之类的发烧片。
但极为可惜的是,这些他自用的LP我打开一看,张张都花的利害。
后来他为我演示他的系统时,发生的事情更是让我瞠目结舌:他拿出那些很多现已是天价的宝贝,用一把刷鞋用的棕毛刷,放到水龙头下使劲地刷开了,那个动作就象在刷马桶……
您这是干什么?
我在洗唱片。
天哪!……这么多年,您就是这样清洗您的唱片的么?
他照洗不误。洗完后,拿出一个风筒打开热风对着LP就吹。
我这才留意到,那些唱片不仅伤痕累累,有的已变了形。
我急忙上去制止他。我告诉他这万万使不得。我虽然才接触了刚刚一年的LP,也顾不上谦虚了,把我知道的高密度棉清洗法,还有我自己发明的玻璃水清洗法都端了出来。
他对我的方法将信将疑。
后来他去了趟澳门,把我的玻璃水清洗法向他的同好询问,结果遭到了嘲笑,他们一致认为我在向他出馊主意。他们坚持还是刷鞋用的棕毛刷最彻底。因为这么多年不光是他老L,还有他们,都是一直在用这种方法。
我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我想不明白这件事:难道他们这个圈子是与其他发烧圈封闭的么?
我后来用了好大劲,终于使老L同意试一试高密度棉。我把自己仅有的一小块送给了他。我还再三交代他不要再用风筒吹唱片了,我说有点湿不影响播放,而且唱几分钟就干了。对后一说法他仍然怀疑,我的玩LP资历在他看来实在太浅。也许他认为宁可让唱片变形也决不让它湿着!
后来他打电话告诉我,高密度棉非常好用啊,原来能把唱片洗得那么干净。他还要我再帮他从广州带一些回去,那一块实在是太小了。也可能他是想向他澳门的发烧圈也推介一下。
我不想把这个贴子写太长。但最后我又想起一件事。
他说他最头疼的就是CD长霉的问题。他对他那长了霉的CD一筹莫展,最后只有把它们扔掉了。
我不该多事又问了句:您洗不掉那些霉菌么?
他反问道:CD也能洗么?
最后编辑阿龙
分享 转发
TOP
2#

对了,高密度棉在哪有买的?
TOP
3#

怪老头从这个贴子之后又换了好几套器材。他总是有办法搞到非常便宜的好东东,并以此为乐。
比如他用9000元就搞到了全新的(虽然也是二手货)单拿1.8。
他也会非常便宜地出手一些好东东,比如九成新以上的丹麦王子,前后级,他八千元就出手了。
不知道这老头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也许他根本就没什么目的,就图玩个开心。
老头还是摄影家协会会员,从业余的标准来看拍得也算是不错。不过这两年摄影器材都打入了冷宫,全力以赴玩HIFI。
去年在我的鼓动下,老头买了一台淘街出的洗碟机,结束了他涮马桶的洗碟史。不过那些黑胶洗不洗也就那样了。
最近还意外地发现老头存有一批品相较完好的飞利普早期银芯版。有机会也弄来听听。
TOP
4#

刘罗锅 在 2005-9-14 21:12:09 发表的内容
各位:CD也能洗吗?没试过啊。


刘兄您可太逗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