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声精彩,难道就男声失败吗?非也!小银灵在中高频的表现有特出的优点,自然对系统播放人声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听张学友从早年的《真情流露》到中期《不老的传说》,再到算是新近的《雪狼湖’05》,同时也是他近廿年歌手生涯的最佳代表,在各个时期声音特质随着年岁增长而产生的变化在这里可以感受得到。同样地,连带到歌曲中配器的交代也是清清楚楚,可见解析能力也具备相当水准。所以在听小编制的古典作品,如奏鸣曲、室内乐之类,不难感觉到演奏者划弦的技巧、触键的力度……
交响呢,大编制的“爆棚”作品呢?音场的营造、所谓“3D”效果很明显地摆开在你的面前,而且纵深感很好。却偏偏到弦乐群奏时,又或者是所谓“高潮”部分总嫌模糊且不“过瘾”。有关器材乎,抑或近期个人心情乎?真的,近来忽然不甚有耐心去大型古典作品,只想轻松地听听“歌仔”,不知缘由了。
或许,如果那位最终物主愿意的话,就继续让这四支小银灵留于我处,由’06听到’07,应还有更上一层的表现。“威马的线是要煲的”,他总这么说的。
以上文字仅是代表个人口味的些许感觉,多谢垂注。 [em3] [em3] [em3]
[upload=jpg]Upload/200611240102026517.jpg[/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