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Revox A700四轨开盘机,新兵上岗。 [复制链接]

查看: 7227|回复: 39
1#




Revox A700四轨机,新兵上岗。

玩开盘主要受了Jeff同志的毒害,从第一次听到开盘,到最后决定上Revox A77四轨机,大概有半年的时间。

开盘机对于我来说几乎只有一个用途,播放原版商业四轨带,用来取代价格高昂的数码音源。(录音功能几乎从来没有用过。转录CD,广播什么的,在我看来也纯属茶余饭后的自娱自乐,玩玩也就腻了。)开盘代真实、自然、流畅的声音特点正合我的口味,外加我喜欢的音乐主要是古典、爵士和老的流行歌曲,原版开盘的内容正好能够满足我的要求。

A77到了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调整,DCS P8i SACD基本上被冷落了,一个月也想不起来听一次。2个月以后,决定暂时告别数码音源,卖掉DCS,回笼资金用于购买开盘原版带。到现在,四轨原版带也收集了差不多六、七百盘。我也知道两轨的声音好,但是考虑到高昂的价格和稀少的带源,对于我这种有软件收集癖好的人来说,从一开始就明智的放弃了。

A77这里享受到模拟的醉人音质以后,心里一直嘀咕,A77只是一个民用级别的机器,难道没有更好的选择吗?可是专业的Studer都是2轨机,听说过有定制的四轨机,但是这绝对属于中大奖才能碰到的,而且价格估计也会让人咋舌。看了论坛王兄的帖子,也查了一下资料,得知Revox还有一款更高级别的A700。好!就是它了!

但是哪里去买呢?网上搜索了半年多,这东西真的比较罕见。美国碰到一台,卖家要先款,而且不走paypal(类似淘宝),那岂不是肉包子打狗,美国人我还真的信不过。直到上个月一个德国卖家在出A700四轨, 是个专业人士,专卖Revox, Studer的器材,而且完全经过打理才出售。商议好价格,付款,发货。

但是有一个问题来了,东西太大,不能走邮局系统,只能货运,也就是说必须要面临海关查验。豁出去了,听天由命吧。4天以后,东西到上海。接到货运公司电话,要进出口公司报关提货。找了朋友的公司帮忙操作。到了报关的节骨眼上,出问题了,“录音机”和“旧家电”,这两个都是海关严禁个人进口的东西,何况我的A700两者都沾边。难道所有的付出和期待都化为泡影?

好在我们的制度是人性地、海关工作人员是灵活地。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能够用孔方兄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A700顺利出关,也不费我搜寻多时的苦心。

有朋友可能会关心A700的价格,这样说吧,基本上是A772.5倍。按照分量来算的也合理,这家伙非常重,差不多也要赶上两台A77了。体积也大了很多,从照片上大家可以看出来,原来A77单独看看也算比较伟岸的,可是放在A700简直就是小弟弟,灰头土脸的。

回想起以前Jeff同志提勒着A77走街串巷毒害发烧友的情景,如果要换成A700, 姐夫同志估计需要再去健身房进修两年才行。

回到正题,A700究竟比A77强多少呢,强在哪里?抱歉,小弟基本上属于技术盲,而且前面说过了,我只管放音,从来不录,所以说的一定很片面,论坛里面的大虾多多补充。

首先从外观上看,A700基本上具有了专业机的范儿,整个前面板全部是金属的(A77是塑料的),做工更加扎实,有条状散热孔,看上去很装B。机器两侧还是依照Revox的传统,有两块装饰木板。电源线直接作死的,不像A77是可以拆卸的。

从外观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A700的走带系统要复杂得多,实际使用下来走带更加平稳,没有噪音。相对而言,A77的走带系统就显得比较业余,虽然用起来也没什么问题,偶尔摩擦噪音大了一点。磁头组件没什么花头,A77,B77,A700使用的录音和放音磁头是完全一样的,抹音磁头有差别。

电平表头做的很漂亮大气,高A77一个档次。有一个多出来的功能对于我来说非常有用,那就是高音、低音衰减增益调节(trebel , bass)这样我就可以根据原版带的实际录音特点和状态调整出最合适自己听感的音色。A77碰上高频过亮的带子那是没辙的,这下A700有办法了。

速度选择3档,3.757.515IPS。多了一档15IPS,我从来没见过4 15IPS原版带,所以估计只有高质量录音的时候才能用上了。
A700回家那么多天一直没有接入系统,一个是想多通电两天,稳定一下状态,另外就是这几天实在是忙,虽然放假,但是比上班还累。

昨天晚上正式A700上岗了。用过Revox的朋友都知道,它们对RCA发烧信号线是非常不友好的。两个插头太近,几乎没有发烧线的头子可以并排插入(发烧线为了唬人,插头经常做得很粗大),A700则又多了一个问题,除了并排上的空间限制,还多了一个插头长度上的限制。我的一条RCA信号线由于插头和随后的热缩管太长,线身粗,难以弯曲,费了老劲才搞定。当然,原来的插头是不可能插进去的,不得不把外面的旋转固定紧固头拆掉,用铝箔简单作了个套子屏蔽一下。之前用Canare的散线作过一条可以用的小插头RCA信号线,但是实际效果和我一直用的信号线差距太大,还是用回来了。

说声音表现吧,声底和A77如出一辙,噪音明显小,走带更加平稳,高频更加细腻。相比之下,A77中低频的比重更加多一点,A77相比较显得有点浑了,A700的低频更加具有清晰度和弹跳感。
差距还是摆在那里,打个比方,如果是CD的话,应该是10K VS 15K-20K的水平,也就是说水平的差距并不如价格的差距那么大。我不清楚当时A77和A700的价格到底差距是多少,知道的大虾麻烦告诉一下。

A700在经典的A77上还是有比较明显的提高,不愧是Revox 民用机中的一流产品。我给予4颗星的评价。
A77的结构和A700比,确实显得非常业余,重量和价格(现在的价格)也相差甚远,但其声音表现却并没有相差太多,正如楼上某位朋友说的,也许简单经典的线路才是好声的真正原因,A77不愧是经典,给予5颗星的评价。
(备注:A77,A700都是老古董了,无从确认真正的状态。但工作正常,磁头新净。实际播放效果非常好。此评论是基于这两台特定机器的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最后编辑kevinlove 最后编辑于 2009-10-13 08:36:26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10/6 22:21:02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10-4 9:11:00 发表
是老浦东和一帮上海老骨头们几十年前热衷的东西。

也顶一下古董。

呵呵------。

你NB的,那东西几十年前的价格抵上一辆上海牌小轿车。
LPD就是NB,不服不行。
TOP
3#

原帖由 aad 于 2009-10-5 11:00:00 发表
兄弟,这里玩开盘机的人少,还是到卡座论坛去显摆吧,哈哈

卡座论坛已经先于本论坛显摆过了,哈哈!
TOP
4#

上系统了,目前正在改装5芯线取代RCA信号线,据说效果更好。
TOP
5#

原帖由 沈摄影师 于 2009-10-13 9:10:00 发表
狂顶小何,牛b 机器,什么时候让我来**啊。

随时欢迎啊,不过你可能对模拟的不太感冒。
TOP
6#

原帖由 ericzhu88 于 2009-10-13 10:28:00 发表
嘿嘿,走上了模拟路的,基本没见过几个还能重返数码的。

错。我现在越来越多上网下载歌曲了,以后除了模拟就指望这些免费资源了。哈哈
TOP
7#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10-13 11:49:00 发表
请问A700比A77贵多少?比3万元的黑胶系统声音好多少?
是彻底打倒黑胶系统还是各有千秋?

A700可以买2台半A77,我自己没有LP系统,朋友那里听过5,6万的,我个人的主观感觉是总体效果开盘强于LP,但是LP的高频更加细腻,感觉上更加秀气。开盘则是真实、直接、大气,动态上来摧枯拉朽,感染力极强。两者选一的话,纯粹说音质,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开盘。(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但问题是LP的软件比开盘丰富的多得多,不要说1000张,10000张都可以收,而且很多都是CD里面的名版绝版天价版,到了LP这里也就百十来块钱。这是LP的巨大优势。所以可能我最终LP也要上的,只是最近手头紧张,而且受了周围同志们的毒害,不到EMT930这个档次,据说也难以感受LP真正的实力。(二手6万多,小弟没钱啊)
开盘的优势在于,如果你喜欢模拟的声音(注:有人确实是不喜欢模拟声的),一台几千块的四轨开盘机就可以上路了,简单,便宜。CD玩到4,5万,还不停折腾,这玩意儿就不用折腾了。缺点在于软件价格较贵,1-200/盘,种类比LP少,但是收个1000张,还是没有问题的。
TOP
8#

原帖由 沈摄影师 于 2009-10-13 12:12:00 发表
模拟关键是弄好,我们现在大多数cd的母带还不都是模拟录音后转换成数码的么,ADD 的效果还是略比DDD好些,DDD还是显得没有生命力,比较呆。我家里最喜欢的一盘cd居然是AAD的。最接近模拟效果了。

小沈同志,我觉得数码录音最近几年(2000年以后)有不少好CD片,用上高规格SACD.DVD-A或者蓝光技术的,那就更加NB了。
如果是ADD,那大部分比模拟介质的有很大的差距,因为经过太多道手续了,没办法的。
数码技术的生命力在于新录音新技术新规格,模拟已经到头了,就等着看啥时候被完全超越了,希望别太久了。
TOP
9#

原帖由 挠挠 于 2009-10-13 12:25:00 发表
看当年索尔地在Decca听自己的录音回放的时候,录音室James Lock用的就是开盘母带。问题是,七十年代末以后,这帮人全用专业DAT了。现在数码化,数字硬盘等等。高清录音文件混音处理后直接放在网上卖了,哪里找母带去?

听母带,你这个要求太高了,哈哈。
一般原版开盘带2轨、4轨和母带的差别也是很大的。
听源头文件唯一可能实现的是在数码时代,技术已经不成问题,解决盗版问题就好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