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陈伟良的一个观点--<<音响市场低迷的背后…>>
音响市场低迷的背后…
广东电台“城市之声”节目主持人–陈伟良
显然,2005年的音响市场巳经跌到了有历史以来的最低点,不少业内人士对此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问题还不是就市场而谈市场的那么简单,由于我在电台做节目和消费者交流得比较多,所以一些看法或许与众不同。
其实,音响市场消费的低迷除了这样或那样的种种原因之外,还和现在的音响消费主流群体,即新生一代年青人的音乐文化底蕴不足有关,所以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因为它涉及到我国青少年从小接受音乐、艺术素质培养方面的教育制度问题。
和西方欧洲相比,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已将文化艺术素质的从小培养和熏陶排斥在外,青少年学生一直在尖子班、火箭班的主科高分竞争下长大成人。那些原本最能体现人类精神世界的东西,都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中被电脑、游戏机、卡通、流行歌曲所取代。所以前任副总理李岚清也发出过–“我们中国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接受中国的民族音乐和西方的古典音乐…”的感概。
必须面对的现实是,今天的时代是一个躁动的时代,在这股巨大的惯性中人们想获得一份身心上的安静并不容易。在高速运转的生活节奏中,人们要保持一副好心情、好心态着实很难。也许我们的生活水平比以前提高了许多,但是精神文明却没有同步增长,这就好像住房的面积大了,但人们的胸襟却未必会更开阔一样。一个好心情也不是可以用金钱买到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忽视了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位韩国友人曾恭维中国的文化是“所有该有的东西都有文化,而美国的文化是一些该有文化的东西却没有的文化”。但作为中国人扪心自问:果真是这样吗?那如何解释“现在很多中小学生、大学生都唱不好国歌,甚至连歌词也记不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的确是丰富了,但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精神文明却大不如以前了,一些人更多呈现的是空虚和孤独。对于精神文明的东西,年轻的一代人匮乏辨别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鉴别能力,甚至你给他好东西,他都不领情!他们只相信市场上的广告和传媒的推介,似乎只有那些东西才是最好的。
音乐的审美也是一种文化,你要了解整个民族的灵魂,才能把音响做得更好。从民族感情上来说,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很反感日本,但是撇开民族观念这一点,你看看小日本,他们把最好的东西、最经典的东西留给自己用,二流的东西卖给欧洲,三流的东西才卖给我们中国。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懂!这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民族感情问题,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日本,学习日本,而这才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最根本。须知,日本人研究中国,要比我们不少中国人研究自己透彻的多。
艺术也是这样,为什么中国的青年钢琴家朗朗在北京不被国人看得起,但人家去了美国以后却大受欢迎,这显然还不是一句简单的“墙内开花墙外香”就能自圆其说的。因为大多数的中国人还不懂得生活,不懂得欣赏艺术,我们的一些同胞可以在麻将桌上一掷千金而脸不变色心不跳,但你要他买一套好一点的音响听音乐试试,他会一百个不愿意。
y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