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不惑,觉是越来越少了,加之独自在外飘零,无眠的夜晚不自觉间便多了起来;读书、聆乐、喝茶、上网皆是消磨时光的好方式,聆乐则更沉于其他的背后显得无处不在了。既是消磨,心未必就驻足于一处,思绪也许会随流淌的音乐飘零,有如我飘零的生活;虽说不至因单调而显得乏味,也会心生虚幻的有些不着边际,心下茫然难免就有时会了。还好,音乐本就是亦幻亦真的,恰如国画艺术中的“妙在似与不似间”;这也算得是一种泰然的心境了,而这种泰然在无眠的夜晚于爱胡思乱想的我显得尤为重要了。
记得有同好说实在想不起听什么的时候就听巴赫的音乐,于我则是无眠时的大多的选择了;不否认确有偏爱,但更多的是习惯使然吧。当然有时也会听亨德尔、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萧邦、德彪西,会听管平湖、闵惠芬、李祥庭;自然也会有马连良、张火丁、孟广禄的声音回响在耳边了。平素里巴赫的音乐听的本就多些,习惯的力量在面对无眠的无奈时得以凸现是情理之中的;加之老人家有过疗人失眠的经历,潜意识里还是期望真能有些许的疗效,能招来些睡意。只是期望的结局未能脱出“天下事不如意者常十居八九”的窠臼,睡意全无也就不稀奇了。于是无眠接续着无眠,于是便让音乐在无眠的夜里一直回响,于是便极有可能“今夜无人入眠”了。
睡不着时听听音乐应该算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毕竟可以或多或少的平复因无眠带来的焦虑;如果你因此而有焦虑的话。想当初是因为失眠才接触音乐的,如今音乐又成了无眠时的一种乐趣,颇有些轮回的味道;不同的是没了当初的焦虑和不安,有了现在的平和与安然。年龄使然、阅历使然、还是音乐使然?或是三者皆备呢?其实这些都不重要了。幸运的是无眠时我可以享受音乐带给我的乐趣,在享受这一乐趣的过程中甚至会有些许的感受、感动、感悟,与我而言真称得上是上天的眷顾、造物的垂青了。有时候,我倒宁愿自己无眠了;我宁愿在无眠的夜里沉浸在无边的音乐之中。
并非所有的音乐都可以在无眠时聆听,至少于我是如此的;很少听的瓦格纳、马勒便很少会回响在我无眠的夜空里,壮阔和恢宏此时此地幻化出的更多的是激越和喧嚣了。且不说自己是否还有乐趣可享,邻居和楼层上下的是断不会默不做声的;彼时节,无眠的可能就不仅仅是我一个,而音乐之外,或许会有更多的激越、喧嚣乃至愤怒、投诉和谩骂了。不过事非绝对;如果实在想听这些,那就选择用耳机,让音乐只在你耳边回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