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八种版本 [复制链接]

查看: 4162|回复: 6
1#
理查德·哈塞尔  录音:1955年   时长:13'09"
哈塞尔的“月光”像流水一样轻柔,和阿什肯纳济(DECCA)和巴克豪斯颇为相似。这是一种很私人的月光,连微风也没有,只有情人轻轻注视的目光。整体轻快而谨慎,第三乐章力度略嫌不足。

巴克豪斯  录音:1958年  时长:15'13"
键盘狮王的“月光”居然是这样的轻声细语,有些出人意料。似乎是一种散在临睡床前的月光,半醒半梦,若隐若现,似在似无,尤其是第三乐章的一些颇为奇突的处理,弥漫着诡异的气氛。

肯普夫  录音:1965年  时长13'50"
肯普夫版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立体声版)经常被视为立体声时代改曲目教科书式的版本,中正典雅的德意志风格。“月光”也是如此,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从容不迫,是智者的月光。

吉利尔斯  录音:1981年  时长:15'34"
吉利尔斯版有一点和肯普夫版相似,即显得相对内敛,甚至有些书卷气。他的琴音更为饱满坚实,明净爽朗。尤其在第三乐章,暴风骤雨般的触键,使一个天才型钢琴家形象呼之欲出--无可挑剔的音色,节奏的变化,及其表达的充分程度,听起来痛快淋漓。

巴伦伯伊姆  录音:1983年  时长:16'34"
巴伦伯伊姆把第一乐章弹得美伦美奂,诗意盎然,描绘出一种真实的月光。如果不是第三乐章显得有些凌乱、拖沓,这可能最迷人的"月光"版本了。巴伦伯伊姆的成就更多来自于磨练,也难怪近年来他更热衷于指挥。他在DG录的这个版本要优于早年在EMI录的那个也是全集版中的。

波里尼  录音:1991年  时长:15'49"
波里尼的“月光”充满着冥想。整体流畅,强弱过渡更讲究自然一些。较之于早些时候同在DG录制的“汉马克拉维亚”,手法似乎显得更丰富,更有内涵一些。在历届获肖邦大奖者中,波里尼的声誉恐怕是最牢固的。

布伦德尔  录音:1994年  时长:15'36"
不论是和布伦德尔本人七十年代同在菲利普录制的同一曲目相比,还是和其他版本相比,老布这个新版都是最细腻的。其细腻更见于节奏感与细节的处理上,丰富而且感人,给月亮和心灵都留出足够的空间。

电子版“月光” 录音:1984年  时长:14'52"
收进这个版本绝非凑热闹。Don Dorsey的指法恐怕比某些古典钢琴家的都要更好。我甚至怀疑它是用第一著名版本处理成电声而已。电子琴的音色不仅可以提供一种聆听参证,它本身也独具欣赏价值,除了第二乐章处理得过于不安之外,其他都很动听。
分享 转发
TOP
2#

Dr kuang 在 2004-7-21 17:38:45 发表的内容
《月光》的第一乐章如果在演奏时加强低音部,会引出一种和惯常完全不同的感觉,好象这种演绎也更符合乐圣的性格,和后面两个乐章的发展也更符合逻辑。


也许。在下没有注意过这种可能的方式。
只是感觉第二乐章的过度好象极少人能做得很好,包括吉利尔斯的,可能他们都把乐曲中那种骚动不安的因素表现得太突出了。
TOP
3#

好帖。不过可能写得较早。如科瓦塞维奇的已经出齐,在下有幸买到整套9张装。
有朋友问我印象如何时,我曾感觉其有点沙龙气,嫌华美、秀丽了些,但当时的这种印象可能更正在细听肯普夫有关。
现在看来,科瓦的新颖与华美应该是他的魅力之一。
TOP
4#

况版对第一乐章的看法很有见地。
象马勒5也是如此,前两个乐章与后三个乐章很难协调的很好,包括新版的拉图尔也不尽如人意,只有阿巴多93现场版做的很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