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砍柴
- 论坛博士后
- 13816
- 14717
- 2004-06-03
|
1#
t
T
发表于 2008-12-17 17:18
|显示全部
现代化含义对于日常生活来说,主要意义就是不断产生新的便利。在无限的现代化之后,我们将拥有什么样的便利,这是一个很难想像的问题。至少到目前为止,知识的获得已经很便利,互联网让知识像奴仆一样随叫随到,看完就关闭也不需要记忆。甚至有人提出这样的设想,知识可以通过给大脑植入芯片而获得,人可以像购买奶粉一样选购任何一种或者多种知识,学校就是脑科医院,小学就是植入小芯片,大学就是植入更大一些的芯片。到时候没有专家,基本上人人都是博学的通才。清洁工人可以一边高声朗诵梵文的《法华经》或者拉丁文的《奥德赛》,一边用光轮大扫帚清除马路上依然由季节控制而不是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落叶。到时候,读书就是一种富丽堂皇的奢侈,抚摸纸品是一种和焚骨而卜一样的古老仪式,只有少数对古代人类行为学有兴趣的人还在偶尔实践着这一繁重而奇怪的行为。 不知道这样的便利是否就是现代文明之下人的理想归宿? 我个人反对便利的极端化,因为很多运动是生命的基本需求,任何事情都应该有底线。在文明时代,这种基本运动甚至可以包括读书。毫无疑问,方便的极端化或许将威胁到人的生存以及文化的含义,极端便利是有悖人道的。读书是一个有机过程,身体的多个部分与生活的经验都参与进来,而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于大脑之中的一个信息。知识还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就像不能用食物粉碎机取代牙床一样,知识与营养的吸收有一种天然的相似之处。获得知识过程的过分简易将大大压缩人的记忆能力与思想的空间,知识的价值和含金量也会降低,甚至失去价值,至少知识的有机性可能因此遭到伤害。 从个人经验来讲也是如此。20多年前,我用心读完一些书,其中包括司汤达的《红与黑》。借助一些评论文章的观点,觉得自己对这部大书已经理解了。一个小人物,在努力融入上流社会的时候,那个阶层将他的理想变成一颗鲜血淋漓的头颅。20多年后的一天我忽然想起于连的故事,霎那间心头为之一震,于连故事的悲剧含义这时才让我震惊。这个故事里有一种常态的真实的残忍,还有一种普遍性,而这种普遍性才是它的残酷性的根本所在。故事的残忍性是直观的,但是它的普遍性有更深的涉及面,的确需要更多的认知经验。 其实这20多年来,我没有再完整读过一次《红与黑》,不知道为什么于连会再一次出现在我的意识里。少年时代的“理解”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它作为一种知识存在着,这种知识是以后顿悟的基础。知识是认知层面的,顿悟是来自更深的层面。一个相同的故事,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我有了完全不同的体验,因此看起来,这20多年的人生经历也间接参与了阅读。这个阅读过程包含着三个阶段:20多年前的逐字阅读,20多年间其他经验的参与,20多年后的一次顿悟。 因此,我认为生活的阅历也是一种阅读行为,它参与了你之前的所有阅读,也预先参与了你以后的阅读,甚至后来的阅历也可能参与之前的阅读。这种需要生活阅历参与的知识的获得是任何一种“简便植入”都不可能取代的。智慧是隐秘的,阅读是快乐的,极端便利并不意味着更高的愉悦,而往往是对知识有机性的破坏。事物应有的复杂性保留了法则所需要的最后土壤,而极端的便利有可能破坏一切法则、愉悦和趣味。 看起来,读书固有的习性是难于改变了。古代社会形成的很多细节在信息时代依然有效而且不可更替,读书也确实应该永久保持着几千年来的那种习性,让它在便利社会成为一种不可取代的奢华。品读、翻阅、记忆、感悟、笔记、眉批、书签、个人签名或者印钤,还是会花费应该花费的时间。阅读成为一种文化,就像礼仪成为一种文化,不能为了简便而“无礼”。为了简便而让阅读失去其有机性,那么知识也将失去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