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04回顾-家有劲浪初啼声 [复制链接]

查看: 5422|回复: 22
1#
新房装修快结束的时候,一个朋友-本地出名的老烧,参观过新房后,开始热烈的向我鼓吹家庭影院如何震撼、HIFI音响如何美妙。
起初我并不感冒,架不住这位老兄常来常往,几番推杯换盏、称兄道弟、甜言蜜语、豪气干云后,酩酊迷离中我终于同意从装修预算中,挪用“一点”,随便由他给我攒一套音响,不然怎对得住朋友一番古道热肠?
酒醒后,我思来想去,觉得花这么多钱岂能糊里糊涂攒一套?
于是开始上网发贴、搜索… …从AV169到HIFI168,从家电BBS到威虹、三越以及23HIFI,在各路大侠版主的热心指点中获益匪浅,从随便玩玩到温度迅速上升……
终于,装修结束了。劲浪826S领着其他大小法兰西姊妹风风光光站在客厅最现眼的位置,号称“AV兼顾HIFI”的安桥701和“AV强劲且性价比不俗”的YAMAHA750,一前一后乖乖的钻进了器材架。
AE500投影机、美视120寸幕、何氏TA100低音炮、飞利浦DVD963SA陆陆续续、羞羞答答地先后蹭进家门,
配置基本到位。

PS:以下图片因本人摄影技术极菜,且借用摄像机的数码拍照功能也不强,请诸位看倌鉴谅。
分享 转发
TOP
2#

开始热身-都是慢热型的,不热身难出好声。
好了,开声。

《Here’s to ben》-慵懒温暖、明晰甜美地人声从826S中飘了出来。择仙花的歌喉洋溢着慢得似乎要让时间停止的动人感觉,每个拉长的音符都好像产生了直入心田的深沉颤动,那种“烫伤”听者耳膜的穿透性,弥漫在空气中。
《Paganini for two》-古典吉他尼龙弦的温暖中频、小提琴浓郁的松香味、木质感扑面而来,让人顿觉清风拂面。沙汉姆的吸气声清晰可闻,苏尔赫的吉他密如雨点,尤其是第四段小提琴发出的极其通透的高频泛音,听来轻松过关,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声嘶力竭的尴尬。闭上眼睛,似乎看到沙汉姆站在左后方,而苏尔赫的吉他琴腔位于右方偏左一点,二位大师珠联璧合地演绎,使整套系统的空间感与定位感凸现而出。
《La Fille Mal Gardee》-由兰贝奇里指挥的柯文特花园皇家管弦乐队演奏,听来场面庞大,干净甜美,动态强劲,活泼轻松、层次分明。其中第四段表现尤其令人击节赞赏,木管弦乐把音乐的律动感凸现而出,而最后的暴风雨声以强烈的动态撼人心弦,音效非凡。
《狼》属于那种第一次聆听就会让你心灵产生震动的音乐,每一个音符都铿锵有力,仿佛发自原始旷野的悲泣呐喊,尤其是《飞鼠溪》,堪称一篇以音符串成的史诗。溪流声、风雨声衬托出大自然的空旷与生命的自由,长笛、德西玛琴、铙钹、战鼓、大提琴和法国号的此起彼落,更使音乐透射出活灵活现的神韵,仿佛看到狼群在风中奔放出热烈而无羁的生命力。
TOP
3#

从各个频段来看,系统表现出的是一种比较扎实、密度较高的声音,全频段都拥有良好的分析能力。
听者可以轻易地分辨相近频带间各种声音成分的强弱与变化,呈现出比较丰富的层次。
这不是一种过分“修饰渲染”的声音,尽管经常有人评价劲浪的声音添加了味精。
在高频段的表现方面,钛金属高音的确飘逸华丽,清晰且有一定的厚度,欢快嘹亮,热情似火,中频浓淡相宜,低频下潜深,弹跳力、节奏感非常突出,声场虽谈不上深远庞大,但也算中规中矩。结像力和定位感可圈可点,把各种乐器和人声的定位非常清晰地表现出来。能量感还算充沛,空气感可谓迷人,气势和动态显得游刃有余,基本没有紧迫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826S的低频,尽管量感不多,但质感非常优雅斯文,在播放低频信号较为丰富的曲目时,很容易让人放松,产生舒适欲睡的感觉,我戏称其为“低频按摩”,尤其是一天劳顿后放上一曲,小憩片刻,真是心旷神怡。
不足之处首先在于高频多少还是有点偏亮,这与斯巴克CDT-17A有一定关系,尽管换成6922EH金脚管后对声场和音乐感表现有明显提升,但斯巴克校声技术显然未能彻底解决解析力提升与高频偏亮的矛盾。
我目前的解决办法是把PM14SA的高频调谐旋钮稍微降几个db,基本消除了听感中的毛刺,虽然不是什么好办法,但也聊胜于无。
尽管马兰士PM14SA中高频温暖顺滑,味道浓郁,但对低频的控制力的确有待提升-肥厚有余而清晰不足。
因为听过更好的劲浪搭配组合,我对这套HIFI系统的综合表现定为及格,相对我的投入而言,六成以上的表现已令我非常满意。若要发掘剩余四成潜力,恐怕在音源、功放和线材方面的投入得三倍于音箱,来日方长,不急。
TOP
4#

ggyy76911 在 2004-12-27 21:02:30 发表的内容
好贴上个劲浪826S 的大图看看

这是劲浪网站的图,我用DV拍不出这种效果,仅供参考。
[upload=jpg]Upload/2004122721311411114.jpg[/upload]
TOP
5#

配置如下:
主箱:  劲浪826S        
中置:  劲浪CC800S      
侧环绕:劲浪705S        
前环绕:博良环绕            
低音炮:何氏TA100        
DVD:
1.飞利浦963SA    
2.步步高971
CD机:斯巴克CDT-17A      
AV功放:
1.YAMAHA 750
2. ONKYO  701
HIFI功放:马兰士PM14SA  
拖    板:WINKLL WT100
电源线:WINKLL WD300  
喇叭线:WINKLL WL800    
信号线:WINKLL WX400(RCA)
        BONA   TN008 (XLR)  
色差线:CANARE L-5CFB
同轴线:CANARE L-4CFB
光纤:  秋叶原
投影机:松下AE500            
投影幕:美视 120寸(4 :3)    

转眼到年底了,初配器材的兴奋逐渐转为平静,器材经过煲练也逐渐进入状态,自己也该对自己做个年终总结了。
TOP
6#

古古 在 2004-12-27 21:21:52 发表的内容
        楼主已经不是初烧了。
----------
欢迎光顾成都新经典电器: http://www.xjdhifi.com/bbs/
        琴谱音响: http://www.chpo.cn/
        天逸音响: http://www.tonewinner.com/index.asp

汗!胡乱学了些皮毛而已,不值一晒。
TOP
7#

《HIFI篇》
先从HIFI开始吧。
烧友们常说“劲浪吃胆”,就是说胆机与劲浪音箱搭配起来最容易出彩,自然想到的就是国产合并胆机。这就需要老烧的帮忙了,老烧的朋友圈子里玩胆的很多,他的面子也不小,不是把人家的胆机借回来,就是跟我抬着箱子到人家那儿试听,幸亏有车,但以826S的体积和重量,还是把我和老烧累得够呛。
从斯巴克的AT88开始,然后是欧博的M100、R5.5、R6.6,一个本地高手DIY的土炮2A3,从KT88/6550,到EL34/300B/KT66,最后是2A3,老烧觉得跟劲浪搭配有可能让我满意的各色合并胆机,基本上是试听了一遍。
总体感觉,上述胆机与826S的搭配可谓各有千秋,但是,都不全面。
斯巴克的A88T,力大却失之于细腻,欧博的M100(EL34)爽朗但失之于清淡,欧博R5.5(300B)通透但味道尚欠火候,欧博R6.6(KT66)味道浓郁却动态欠佳,2A3土炮音色美艳不可方物但推力太小。
听来试去,终于明白:用台中等价位的国产胆合并机,全面性的推好826S这种三分频四单元落地箱,纯属梦想,基本没戏。
期间也试听过别人的欧博1.1+钟神JA50推劲浪907BE,感觉总体表现好过一般国产胆合并机,但性价比实在不能让我满意。

最后还是回到晶体管合并机,基本想法是:
1最好是可以前后分级;
2推力不低于100W X 2/8欧;
3音色厚暖,适度中和劲浪略显单薄的中低频;
4万元左右,性价比中等。
选来选去,马兰士PM14SA终于入围,基本符合上述条件,经过试听,推826S能达到及格标准的,我实在找不着其他选择了。
CD机从雅俊73、马兰士17MKIII、斯巴克CDT-17A中比来选去,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国货。斯巴克CDT-17A虽然因机芯档次有限常被人诟病,但全平衡/RCA胆输出还是有其魅力的,最吸引我的还是可以通过换胆、电容进行调声,好玩!
线材几乎全是网友WINKLL大侠DIY的作品,从拖板、信号线、跳线、电源线到喇叭线。对我来说,有节制地的烧点线材还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性价比高。品牌线如AQ、VDH、银彩、敏力、超时空乃至怪兽、宝韵等当然不错,然而一分钱一分货,全面采用的话,性价比就无从谈起。
斯巴克CDT-17A换成6922EH金脚管,马兰士PM14SA跟机电源线改为美式插座,直接焊接到功放变压器上,17A采用BONA平衡线输出到马兰士PM14SA平衡信号输入端。

马兰士PM14SA的电源被摩改成美标。

喇叭线和跳线。
TOP
8#

嘿嘿,瞎折腾。
TOP
9#


1 我闭嘴,免得扫楼主的兴。
2 说句希望你不要在意的话。这箱子比老的劲浪差一节

交流嘛,各抒己见而已,没关系的,呵呵。
826S的HIFI性能也不过是入门而已,比9系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我心知肚明,但玩到9系,音源和功放的投入可就大了去了,所以还是妥协一下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